《红楼梦》反映了什么?写了什么故事?

五金员工陈可为


翻开《红楼梦》读了几节,便深深入迷。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红楼梦》以宝玉和表妹黛玉、表姐宝钗三人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要线索,展现了一幅封建大家族由兴而衰,直至灭亡的历史画卷,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批判。

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宝黛之间爱情的忠贞不渝。

对林黛玉而言,她从小父母双亡,又寄人篱下,她感到自己的世界有多么的孤独,为了保护自己,她只能用刻薄的语气去对待他人,这也是她养成生性猜疑的情感的因素。林黛玉在凄凉中死去,身边只有服侍她的一个丫鬟在默默的为她哭泣。这时我也想起了她那被预言的悲惨的一生。她“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自卑、自尊、自怜。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她“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 !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红楼梦》从这部文学作品问世以来,就有人专门研究它。而对这部作品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这部作品塑造了众多的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因此这部作品是对女性的讴歌;有人说它展现了一个封建家族由盛到衰的过程,这个家族是封建社会的缩影,它预示了封建社会灭亡的命运;有人说书中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叛逆者的形象,他身上已有了民主思想的萌芽……。其实这部书讲述了一个生动的因缘故事。


谋略秘籍


《红楼梦》从一家一族的兴衰枯荣入手,昭示整个社会的衰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关系和精神文化。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落的历史、大观园众多女性的悲惨命运来展开叙述,但是曹雪芹并没有局限于社会的一隅里,而是把对个人的世界的刻画与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红楼梦》可以算是经典中的经典,它继承了《金瓶梅》网状的特点,达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小说艺术高峰,它的文化含量非常的丰厚。不论是四大名著,还是《红楼梦》,对于很多人来说,接触这些名著,读起来会很困难。单看《红楼梦》,它的故事情节不是特别复杂,但是描写十分的细腻,读起来需要耐心,很多人都匆匆略过。我们读这些名著,一定要静下心来,慢慢品读。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

曹雪芹说的这句话,和《红楼梦》关系很大,我们读《红楼梦》,看一看他的创作历程是很有必要的。曹家本来是豪门家族,但是由于上层政治的牵连,受到了一系列的打击,曹雪芹的一生也就经历了曹家由盛转衰的历程。这种家境的败落使他深刻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对社会的认识也就更加的深刻。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开始了创作《红楼梦》的历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的《红楼梦》只留下了80回,最初以手抄本流传。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小说有120回。所以,我们现在所读的《红楼梦》是由曹雪芹的前80回和高鹗的后40回组成的。大约是在曹雪芹去世后的30年左右,很多人认为,其中的后40 回是由高鹗续写的。


故事里的文字-理清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得从林黛玉和薛宝钗进贾府说起。贾家是身份显赫的贵族,有荣国府、宁国府两座府。林黛玉的母亲贾氏去世以后,她的父亲林如海就把她送进了荣国府。外祖母贾母非常的疼爱她,但是她的性格并不是活泼开朗的类型,总是带有淡淡忧愁。她和表兄贾宝玉相处得十分愉快,可以说,贾宝玉是她在荣国府不可缺少的伙伴。林黛玉进荣国府后不久,林黛玉的舅母的同胞妹妹薛姨妈,因为家里发生变故,她带着儿子和薛宝钗也住到了荣国府。薛宝钗家里是皇商,在外人看来,她和贾宝玉十分的登对。


过了一段时间,林如海生病了,林黛玉也就回了老家。荣国府的管家少奶奶王熙凤被请去协助管理宁国府。因为一件退婚案,竟活活拆散了一对美满姻缘,还断送了两条人命。宁府丧事办完之后,林黛玉的父亲去世了,无所依靠,又被接回了贾府。中间还有很多情节,比如王熙凤和贾宝玉突发疯病、元春送礼物、贾宝玉和林黛玉感情升温等等。


好景不长,家族的盛世就开始衰微了,贾府上下追求享乐,但经济状况已经不同过去了。在荣国府,王熙凤扣住小姐、丫环的月钱不发,用来放高利贷。在宁国府,年底黑山村来交租,折银2500两。在此期间,还迫害了几个人的性命,就不再讲述了。


最后,讲述一下悲惨的结局。一年过后,贾母夸赞宝钗,王熙凤也极力撮合宝钗同宝玉成亲。黛玉知道之后,病情加重。宝玉失掉了通灵玉后,神志昏迷。贾母、王夫人见宝玉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决定让宝玉和宝钗结婚来冲喜,宝玉以为是和同黛玉成亲。宝玉成亲那天,黛玉去世了。过了几天,宝玉知道林黛玉已经去世了,非常的难过。不久之后,各种事情都被官府调查,贾府彻底衰败了。贾母去世,王熙凤命丧黄泉,宝玉丢下了宝钗,出家当了和尚。



故事后的文字-文本反映

《红楼梦》不像一般的文学作品,想要真正的去评价主题思想,到底反映了什么?很难完全的概括出来,争议也很多。这里,我推荐大家去看蒋勋讲红楼梦,他的理解要更为透彻,比一般的书评要好很多,文学价值也高得多。《红楼梦》这本经典大作,我个人觉得,自己读了有所收获,仔细回味,就是你所得到的价值。


第一条主线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可以说,造成这种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还是封建社会对个人自由的束缚,正是封建家长骗贾宝玉成婚,导致了三人悲剧。贾宝玉不满婚姻,出家了;林黛玉也被这一事情,加重了病情;薛宝钗也一个人,孤独度过了一生。最重要的是,《红楼梦》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表现了一种人生的追求、爱情的追求。


《红楼梦》还描写了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落的历史、大观园众多女性的悲惨命运。反应了封建社会残酷的阶级压迫,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和腐朽,显示了这种社会必将走向衰落的历史趋势。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它在批判封建社会的同时,也歌颂了封建制度的叛逆者。



结语:在四大名著里,我最喜欢《红楼梦》,也觉得《红楼梦》是最难读的。它的难,不仅体现在环境、人物、动作描写的细腻,也表现在人物关系非常复杂,文本揭示的主题也很深刻。如果想要读《红楼梦》,我建议大家,拿一个小本本记录着人物关系,读到后面才不会觉得复杂。(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上是我的分享,想要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关注花生会阅读哟!


花生会阅读


一、反映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产生于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鼎盛时期,康乾盛世的末期。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体现出繁荣与衰败并存而逐渐向衰败演进的特征。

统治阶级在物质上极度挥霍:把从劳动人民身上剥削来的财富“珍珠如土金如铁”般的浪费掉。到了“入不敷出”时,依然摆排场,讲阔气。秦可卿死了,一个祭棚就搭了三四里长,元春要看父母,便建造起一座大观园,连一个丫头袭人回家一趟,也是大小车几辆,包袱行头一大堆,小丫头和老婆子六七个跟着。劳动人民饿殍载道,贾府却一顿饭花的钱,能够庄稼人过一年的;吃一种茄子菜,得十几只鸡来配,一方面劳动人民赤身裸体,另一方面贾家拿高级绫罗糊窗户,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统治阶级在精神上腐朽透顶:柳湘莲说“东府除了那两只石头狮子干净罢了”。岂止贾珍父子,西府同样是肮脏的,整个封建社会都是这样。贾母提及贾琏玩弄鲍二老婆时说:“是什么要紧的事儿?小孩子们年轻馋猫儿似的,哪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

揭露了以贾家为代表的贾史王薛四大贵族官僚家庭的破败,揭露了贵族的腐朽性,揭露了地主阶级必定灭亡的规律。

二、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故事从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贾府内初次相识,在成长中相知,以“木石前盟”为信念相爱。宝玉却终究在半清醒状态下,娶了长辈眼中“金玉良缘”的薛宝钗,而黛玉只落得焚稿断痴魂,宝玉清醒后还是以出家来断尘缘、酬知己,而薛宝钗最终怀孕守空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