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過書法的孩子,有哪些明顯的優勢?

越來越多的家長引導孩子

通過各種途徑學習書法

練書法不僅是為了

練一手好字

更是為了在其他方面

取得更多的優勢

練過書法的孩子,有哪些明顯的優勢?

很多家長在孩子

長期練習書法的過程中

能明顯感知到

練書法和不練書法的孩子

內心深處有著較大差別

一起來看看

長期學習書法的孩子

和沒有學過書法的孩子相比

有哪些明顯的優勢

練過書法的孩子,有哪些明顯的優勢?

1、想象力不一樣

練過的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還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練習書法的過程中,孩子們可以隨心所欲地、不受限制地去思考字本身的姿態、神態。因此能夠更好地豐富他們的想象力,激發出更多的創作靈感。

沒練過

想象力普通;有些孩子缺乏跳躍性想象力,或思維方式缺乏藝術性,缺乏異想天開的思路與勇氣。

練過書法的孩子,有哪些明顯的優勢?

2、審美力不一樣

練過的

學過書法的同學應該都有這麼個體會。在臨摹字帖的時候,會逐漸培養對細節的掌握能力,並從這些之前察覺不到的細節中,發現不一樣的美。

審美的能力是花錢買不來的,也不是一個月的速成班能夠學來的。審美品位是靠孩子從小的生活環境,藝術修養薰陶而來。

沒練過

多數孩子只喜歡花哨漂亮的物體,長大後也難以深刻理解對比、衝突、雄秀或高古之美。抑或說,一個從小隻看電視、玩遊戲的孩子,在長大後的氣質上會明顯遜色。

練過書法的孩子,有哪些明顯的優勢?

3、造型能力不一樣

練過的

何種書體、風格的作品作品,都需要一定的造型基本功。有了造型能力,就能更好的表達。

沒練過

多數孩子對造型能力沒有太大概念,或只能理解某種形狀,或能理解理性的組裝概念,造型能力相對機械式。

練過書法的孩子,有哪些明顯的優勢?

4、觀察力不一樣

練過的

臨摹鍛鍊能夠加強孩子的觀察能力,學習任何書體,都需要讓孩子們儘自己最大努力去觀察。因此,在臨摹的過程中,孩子會不斷地用自己的視角去觀察世界,並融入到書法練習中。學書法的人和不學書法的人看待世界的角度也會不太一樣,學書法的人更加註意一個東西的細節、質感,更能觀察、欣賞到世界的美。

沒練過

藝術觀察力普通,難以觀察到細微的藝術變化,或線條表達。心裡理解不了漢字何以為美,也較難理解古人於書法表達的意趣。

練過書法的孩子,有哪些明顯的優勢?

5、忍耐力不一樣

練過的

學書法是一種可以使人靜心的興趣愛好。選擇學習書法的同時,也是選擇了去鍛鍊自己的忍耐力。

沒練過

沒練過

忍耐力普通,有些孩子面對練字表現出浮躁。

練過書法的孩子,有哪些明顯的優勢?

6、記憶力不一樣

練過的

書法的語言很形象,形象的積累也靠記憶。所以背臨字帖,學習某些風格都是在不斷強化記憶。

沒練過

記憶力不出色,建議通過包含書法在內的一些藝術訓練,提升記憶力。

練過書法的孩子,有哪些明顯的優勢?

7、感受力不一樣

練過的

毛筆是柔軟且有彈性的,在一個柔軟的狀態中怎麼樣去把握提按,這本身就是一種感受力的提升。毛筆中很微妙的調鋒都會化成微小的電波傳到我們的手指,所以是不斷訓練感受力的方式。

沒練過

寫字是一種特殊的感受力,對於筆觸與紙面接觸的這種彈力與火候的感受力和打球、鋼琴不一樣,只有練習過才能感受到。

練過書法的孩子,有哪些明顯的優勢?

8、思維能力不一樣

練過的

在長期的書法創作過程中,孩子們能夠積累豐富的感性知識,並進行積極的形象思維活動,從而斷打破原有的思維和定式。增強大腦的思維能力。

沒練過

培養思維能力的方法很多,但是同時培養感性與理性的思維能力,書法有獨到效果。

練過書法的孩子,有哪些明顯的優勢?

9、分析能力不一樣

練過的

不管是臨摹還是創作,都需要去不斷地去分析。分析經典碑帖的特點,分析別人的成功經驗,這樣才能夠從整體和細微等方面做出準確的判斷,並寫一手好字,從而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沒練過

對漢字美學的分析與感知能力較弱。

練過書法的孩子,有哪些明顯的優勢?

10、概括能力不一樣

練過的

書法學習離不開漢字,漢字有其獨特的結構美。處理字形結構、作品章法,都需要一定的概括能力的。長期訓練,孩子的概括能力也會隨之增強。

沒練過

藝術概括能力普遍一般,這種能力依賴於文字表述,而文字表述,這與書法章法通篇佈局本質相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