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紋身(刺青)的文化

很多藝術形式的流行曾今都會以一種邊緣形式來開始。一些懷有使命感的藝術從業者有意或者無意地推動著這種藝術方式的發展進程,

這樣的努力不只是一代人完成的,而刺青這種形式就慢慢開始了這樣別開生面的轉身。

講述紋身(刺青)的文化


許多文明流域出土的若干代表人類遠古文明的器物證明,紋飾的誕生遠比文字要早。而當圖騰,符號,圖畫與文字的載體從陶罐,獸骨,竹簡變為人的肌膚時

紋身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藝術形態,又被稱為刺青,扎青等。最開始基於原始的求生目的,人們仿照異種在皮毛上豔麗的色彩和紋飾,用骨針和不溶性植物汁液刺入皮膚,留下和動物類似的紋路,以隱匿叢林。這就是最早的紋身,後來伴隨文明程度的提高,紋身也被賦予了裝飾,圖騰崇拜,紀念等的含義。此乃後話。

另一種說法是紋身起源於人的動物性崇拜,遠古的人們羨慕異種在皮毛上有豔麗的色彩和紋飾,用五彩顏料模擬自然中各種美麗的事物用花紋來裝飾自己。後來刺上圖騰以美化裝飾身體,表示對圖騰的崇拜。

繼石器時代後,紋身首度出現在埃及和中國。那時紋身被視為財富和社會地位的象徵。後來成為部落的身份標誌,原始的裝飾,宗教的吉祥物。

紋身在埃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前,埃及金字塔內存放超過4000年的木乃伊,男女貴族身上刻有明顯的紋身傑作,埃及人用紋身劃分階級,用來表示特定的行業;另外,埃及是世界上最早把紋身用於美容的民族,從古埃及法老墓中出土的白玉雕像上可以看出,古代埃及人已經有文眉和紋眼線的習俗。作為圖騰,埃及人稱自己為“鷹的子孫”。

講述紋身(刺青)的文化


在中國可以上溯到3500年前,當時被用於刑罰,即“黥面,墨刑”。如《水滸傳》中的豹子頭林沖被髮配滄州時,臉頰上所刺之字,即可算為刺青。更不消說我們所熟知的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再說圖騰,我們總自稱為“龍的子孫”,龍是中華民族的獨有圖騰,它那無可比擬的形態和被賦予的神奇魔力,一直廣為崇拜。龍作為許多兇猛動物的體,也表達了我們希望獲得自然界的神奇力量,以強壯自身。

講述紋身(刺青)的文化


後來,紋身隨著航海史的發展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新西蘭的毛利人地位越高,紋身圖案越多。

2500年前由中國帶到日本,日本在浮世繪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紋身藝術,是東方紋身藝術的代表。

講述紋身(刺青)的文化


中國自周朝開始有黥面之刑。

1619年航海者把紋身帶回歐洲,從此,紋身在歐洲落地生根了......

由最開始的原始的求生目的,紋身漸漸演變成作為美化自身的方式,用於美容,迷信,紀念。

在古代,紋身被作為標示犯罪的符號,,在近代,紋身往往與宗教的信仰,權位的象徵和犯罪幫派有關。這些都含有紀念區別的含義。

二戰後,歐洲的紋身得到了極大發展,在戰爭中痛失親人的倖存者,往往要求刻上至愛之人的名字,或是其生前最喜歡的事物,以這切膚之痛,來永恆的思念愛人。女士們往往會在潔白的肌膚上紋上花,玫瑰等,紀念和美化之效兼得。

講述紋身(刺青)的文化


紋身也可以用來激勵提醒自己,如表達自我英雄意識,發奮激勵,追求美感,辨認宗族。

伴隨著新的意識形態,紋身現在代表著個人崇拜,個性的顯現,及對某事物的偏愛:如夏日女孩子肩頭的一隻蝴蝶,胸前的一朵玫瑰,那些圖案小巧精緻,曼妙迷人,紋身又被賦予了追求時尚,裝點生活的意義。

紋身在美國NBA中更有不同的意義:湖人隊羅德曼的跳躍的鯊魚,奧尼爾的超人形象,開拓者隊斯塔德邁爾的一隻老鼠......這些你都知道麼?

紋身是一種以暴力手段進行的美感重建,

從繡花針和刀片直接刺刻到電動紋身機,紋身已經大大降低了人們的痛感,僅僅需要“忍得住”的耐力就好,速度快痛苦小。而且紋身顏料的主要材料是植物,色彩鮮豔且無毒無害,想玩一把的初學者大可放心。

其實紋身不侷限於身體的某幾處部位,從理論上講你可以在全身任何地方紋身,只是痛感不一致。

就初學者而言,肌肉豐滿,皮膚堅實的地方易紋色彩長久且痛苦小。比如肩部和手臂最為普遍,一是易紋痛苦小,二是肩部和手臂隨著設計趨勢的變化,已經越發的被視為人的另一個性感帶,肌膚裸露,更能滿足刺青者的表現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