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五推動”創新基層網格化治理新模式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南沙獲悉,欖核鎮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大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從2020年的4月份起,欖核鎮網格調整為100個網格,實行每格配備一名專職網格員,構建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多元化參與的社會治理網格化體系,進一步提升了全鎮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欖核鎮通過“五推動”,推動網格化管理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初步探索出了“街坊有呼、網格響應、部門聯動、成效顯著”的基層治理體系。

南沙|“五推動”創新基層網格化治理新模式

南沙欖核推動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的工作理念。進一步夯實來穗人員基礎數據,強化落實“人來登記 人走註銷”,確保網格員盡職盡責,防疫工作“不漏一人 不失一戶”。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全鎮建立“1+7+100”工作模式(即一箇中心+七大工作站+100個基礎網格),中心抓全局、工作站抓具體業務、基礎網格員負責基礎事項採集業務,層層壓實責任,村(居、農場)幹部包片與“三人小組”網格員共同做好防疫防控走訪摸排工作,做到無縫對接。同時,網格中心建立疫情督導檢查工作組,採取實地隨時飛行檢查機制,以檢促進,以檢壓責,以檢防漏,以檢補缺。

推動承諾誠信機制:發動出租屋主把好自家大門

為加強出租屋主的防範意識和處置能力,網格員當好“宣傳員”的職責。網格員上門與出租屋主宣傳防疫知識,讓其響應疫情防控,進一步防止謠言的傳播,網格員發動出租屋主簽訂《承諾書》,讓其自主把好自家門,讓承諾誠信彰顯。

推動多方力量,實現公共資源高效整合,進一步提升網格化社會基層工作。針對基層事務“散、雜、細、多”,探索利用條塊結合,把政法系統的綜治中心、公安的A網、鎮村級視頻監控設備等各種平臺整合形成一個系統、一個平臺,堵住“各自為戰”的漏洞,補齊侷限和短板,將“單兵作戰”轉向“融合作戰”,減少資源浪費,簡化多頭管理,發揮資源整合的聚集疊加效應,逐步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

南沙|“五推動”創新基層網格化治理新模式

推動黨旗在網格中飄揚

欖核鎮讓網格員中黨員發揮“領頭雁”先鋒模範帶領作用。在100個網格中建立黨小組,發揮網格黨員的引領作用,把骨幹力量向社區下沉、向網格延伸,構建“黨建引領、網格聯動、群眾參與”的網格化治理工作格局,做到“小事不出網格、矛盾不上交”,實現管理的全覆蓋,將網格打造成為服務群眾的重要載體和維護社會穩定的前沿陣地。不斷提升網格員“守土盡責”的能力和使命感,把網格員隊伍和網格黨小組打造成基層社會治理的中堅力量,讓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創新數字化管理模式,在疫情防控中,使用無人機巡邏、利用市來穗系統、“好管家”等手機採集端收集信息,推動信息互聯互通、集成共享。另一方面,利用“網格工作群”讓信息傳播暢通無阻,政府的工作指令能直達每位網格員,實現指令諮詢“零時差”,網格員反饋信息快速處理,把社會治理的觸角直抵基層末梢,打通聯繫基層、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依託社會治理平臺的智能化、智慧化、信息化、科學化的社會治理服務新領域,通過網格化黨建構建黨組織領導,形成多方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架構。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耿旭靜 董業衡 通訊員:陳玉萍 彭楚倩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耿旭靜 董業衡 通訊員:陳玉萍 彭楚倩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龍嘉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