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你哥哥都死了,你為什麼還和他過不去?

劉邦最終打敗了項羽,成了大漢的開國皇帝。

江山坐穩了,下一步就是分封功臣。外族人分封完了,自己家族的人不論功勞大小自然要封王的。他有兩個哥哥,大哥早逝了。他二哥封為代王,小弟封為楚王,堂兄和當年情婦生的兒子也封了王。

劉邦:你哥哥都死了,你為什麼還和他過不去?

封完之後,劉邦的老爹一看不願意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他說,自己的大兒子儘管英年早逝,好歹也應該封個侯爵,不應該什麼都沒有。

另外大兒子也有兒子,也應該封個侯爵啊!劉邦不理,他老爹一看,兒子當皇帝了,老爹的話也不聽了,只好苦苦哀求。

最後,拗不過老爹的求情,總得給老爹一個面子,劉邦就封死去的哥哥為武哀侯。封他的兒子劉信為羹頡侯。

劉邦為什麼和死去的哥哥過不去呢?就是因為年輕的時候,他不務正業,遊民一個,總想去哥哥家蹭點好吃的打打牙祭。大嫂有時看他飯點去了都不敢吃飯,還冷言冷語,哥哥呢也不像親哥哥,和嫂子穿一條褲子。這事雖然過去多年,劉邦卻耿耿於懷。

按理說劉邦當了皇帝,一國之君,不該和死去的哥哥計較了,可是他還真計較到底了,這小心眼也沒的說。給他侄子封的羹頡侯的羹頡是吝嗇的意思。時刻提醒他的侄子你爹是多麼的吝嗇。

劉邦對他老父親當年對他的瞧不起也耿耿於懷。一年的元旦,他舉行了朝中盛宴,他爹作為太上皇自然參加了。酒席上的劉邦想起了當年他爹總說他是不務正業的小子,心中泛酸。於是就問他爹:記得在家時,父親大人總說我不務正業,還總說我不如二哥,父親大人,現在你覺得你兩個兒子誰的產業大呢?”眾人面前,他爹被問的很尷尬,只是笑笑,什麼都沒說。

劉邦在對待哥哥的小心眼上,甚至普通人都不如, 這就是人性複雜的地方,大英雄讓我們看到的都是光輝的一面,其實只要是人,就有人性的弱點,只是很多時候光環掩蓋了弱點,只有在他親人面前才表現出人性的真實面目。有一句名言忘了誰說的: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我們在跪著。

另外越是想出人頭地的人,越是介意別人的看法,別人的瞧不起會在心裡留下陰影。可能親人的瞧不起傷害更大,也許這是劉邦小心眼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