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萬富翁們想把工廠搬到太空去

億萬富翁們對把工廠搬到太空非常認真。“太陽系可以支持比我們地球上大10億倍的工業。”

億萬富翁們想把工廠搬到太空去

空間的行業

這聽起來像科幻小說,但將重工業移出地球的想法似乎遠沒有以前那麼遙不可及。

據《發現》雜誌報道,從其他行星或小行星上收集資源,而不是用盡地球上僅剩的一點資源,可能是確保人類生存的關鍵。

中佛羅里達大學的行星科學家菲爾·梅澤爾在接受《發現》雜誌採訪時表示:“太陽系能夠支持的產業規模是地球的10億倍。”“當你進入一個更大的文明世界,超越了一個星球所能承受的範圍,那麼文明所能做的事情類型對我們來說是無法理解的。”

投資在太空

隨著地球資源的減少,人口也在增加——而且必須有所付出。至少,這是過去10年左右湧現的一批新公司背後的論點,它們試圖成為空間資源收集的先驅。

例如,行星資源公司(Planetary Resources Inc.)已經籌集了數千萬美元資金,用於開發小行星採礦技術。但財務問題意味著該公司不得不無限期推遲其首次小行星勘探任務。

億萬富翁藍色起源(Blue Origin)和亞馬遜(Amazon)首席執行官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也都加入了。

“在我看來,我們必須進入太空的原因是為了拯救地球,”貝佐斯上個月在他的太空公司宣佈登月計劃時說。

“一個非常基本的長期問題是,我們將耗盡地球上的能源,”貝佐斯在會上說。“這只是算術。它將會發生。”

甚至美國宇航局最近也選擇投資數百萬美元在技術概念上,以幫助我們探索月球板條箱和開採小行星。

不僅物質資源可以成為一個負擔過重的星球的解決方案。太空中的太陽能發電站可以將近乎無限的能量傳回地球——中國已經在努力將這一計劃付諸實施。

綠色和平組織2.0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一樣的:一組科學家共同簽署了一項提案,呼籲保護太陽系85%以上的區域不受人類開發的影響。

“如果我們現在不考慮這個問題,我們將繼續我們總是,幾百年來,我們將面臨一個極端的危機,比我們現在的地球上,”馬丁貓王,高級史密森天體物理天文臺天體物理學家和作者的建議告訴《衛報》。“一旦你開發了太陽系,就沒有其他地方可去了。”

在太空製造和採礦成為現實之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因為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只是朝著這個未來邁出了漸進的一步。就在五年前,一家位於加利福尼亞的太空創業公司成為第一家在零重力條件下3D打印物體的公司。

這家公司在2018年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簽訂了一份開發“用於太空探索的混合金屬製造系統”的重要合同。他的想法是用鈦和鋁等航空級金屬打印零件。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最近成功地將其隼鳥2號宇宙飛船降落在一顆小行星上,甚至向其表面發射了一顆子彈——並投擲了一顆炸彈——以收集樣本。

然而,這些努力與小行星採礦能夠支持人類在深空文明的未來仍相去甚遠。我們甚至還沒有弄清楚哪個國家將擁有這些資源——這個問題肯定會引起一些政治上的不安。

但是時間已經不多了——氣候變化和資源的快速消耗迫使我們把目光投向地球之外。希望我們能在為時已晚之前完成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