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高仝才作品:大湾的楼窑大湾的人


今年农历二月初,二楼一来自韭菜庄乡桦树梁村的老者找我理发时跟我叨啦起他前五十年给集体赶大胶车时经常在大湾村党狗小老人家住店,提及党狗小老娘娘蒸的莜面饸饹一根赛似一根,没有两根饸饹沾在一起的。为了能吃到党狗小老娘娘做的莜面饸饹,他们赶胶车到清水河县城方向时宁可走河槽乱石滩便道也不走109国道。老汉还说到了自己曾在党狗小老汉的楼窑上可多住过。

河槽大湾村是我姥姥家所在的村子,我们村和大湾又是一个大队接畔种地,我小时候曾在大湾小学读过一年半(三个学期)的书,对大湾的楼窑和大湾的乡亲们情有独钟。

出清水河县城,逆清水河而上10公里,首先映入眼睑的是满滩的绿树与一抹平的农田,这就是城关镇大湾村,因大湾与麻湾两村间隔不过500米,所以外面的人们称其为麻大湾。

大湾村不同于麻湾村,麻湾村下面有一天然小石架,这个小石架似一道天然石河工保护着整个村子不受河水侵袭。大湾村却不同了,很久以前受河水的冲刷,形成一个巨大的簸箕湾,村民们在这个巨大的簸箕湾的湾壁上挖土窑洞而居。由于湾壁崖头之高,家大人多的农户便在原有土窑洞之上再挖出窑洞居住,以缓解家大人多居室不宽敞的困惑。大湾村的楼窑很多,现存完好的楼窑有姜世宏老人的三孔楼窑,已故党狗小老人留下来的三孔楼窑,这六孔楼窑都是在原有窑洞上面开挖出来的,楼窑小院特窄小,以四十四级石台阶与下面的窑院相连接。村民赵巧凤和郭文的楼窑也是在原下面的窑洞上面挖出来的,门洞巷道与下面的窑洞相连接,巷道内以石铺台阶倾斜而下至下面窑洞的堂屋。


作家高仝才作品:大湾的楼窑大湾的人

姜世宏老人闲置的三孔楼窑


小的时候不理解这大湾村的人为什么爬高拾低挖楼窑住?长大后通过向村里的老人们咨询才懂得了其中的秘密所在。原来大湾村簸箕湾内的崖头高,具备挖楼窑的条件,村前紧临清水河畔,旧时每当雨季来临大湾村常常会遭河里山洪的侵袭,再加大湾村南北都被大山所控,村周围可耕种的梁地很少,村民所耕种的梁地大都在村西北方向与五良太乡的善旦窑、水泉窑、后阳坡等村子接壤,梁地距村子较远,村前的水浇地便成了村子里的宝贝,村民们爱惜土地,不舍得占用滩里的水浇地建房砌窑洞而居,所以先辈们便发明了在原有窑洞上面再挖窑洞而居的这一独特的建筑艺术。楼窑与下面窑洞通过倾斜巷道相通连的这种居室在旧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用来逃避兵匪,当夜深人静一旦有兵匪入侵,家里人可迅速从楼窑窗口爬出去躲藏起来以逃脱兵匪的袭扰。

大湾村民爱惜土地是与生俱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大湾村滩内没有地上建筑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滩内建筑物只有学校的房舍和集体的牲畜棚圈,但这些集体公有建筑物都是占用靠近高崖下的非耕地面积,后来县农林局在大湾村滩内建了苗圃,并征用了大湾滩的部分水浇地用于苗木栽培。再后来大湾大队紧靠学校的房舍砌了两间石窑洞,一间为学校教师办公室,另一间为大队办公室和合作医疗站的药房。1976年大地震之后,政府为大湾村砌了两排几十间石窑洞,可都是占用非耕地面积。改革开放后,大湾村已成家的年轻一代村民在村东靠近公路边的原集体饲养场和大场面里建起了一排排石窑洞或砖混结构的平房,建筑用地都是不可用做耕地的沙石滩。

大湾村民不仅爱惜土地,也特别的勤劳,每年的春耕夏锄秋收,山头上的高家山、忙乱沟村的人们才从家里往地里走的时候就瞭见大湾村的人们已经走了五六里山路来到地里开始干农活了。保守的说大湾村的乡亲们每天要比高家山和忙乱沟村的人们早起两个小时吧!

勤劳的大湾人也特别的善良,村里正头半月唱戏的时候,村里有红白事宴的时候,不管剧团唱的好赖,鼓匠师傅吹的好赖,从来听不到大湾人嫌好道赖的,偶然有饮酒过量的人说些嫌好道赖的醉话,村里的老者们准会及时站出来劝说制止的。如此淳朴善良的村风在别处是很少见到的。

大湾村在全村委五个自然村中算得上一个大村社,村民们和睦相处,团结一心,为大湾村的富裕发展奠定了基础,村里谁家有个大凡小事的全村人总会帮忙度过难关的。

记得十几年前,村里一年轻人骑摩托车到清水河县城为病危的父亲买药返回时不幸出车祸,村里的年轻人乔召小、姜义、姜利军、武利权、武二成等十多个年轻人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送伤者到县医院急救,可终因伤者受伤严重抢救无效走了,家中只剩危在旦夕的老父亲和照顾病夫的老母亲,大湾村的村民二话不说就帮忙料理死者的后事,时隔两天这位卧病在床的老父亲得知儿子遭不幸的噩耗后也匆匆离世,父子俩都走了,剩下一七十多岁的老奶奶这可如何是好?是大湾村的村民们伸出援手无偿地帮助安葬了苦命的父子俩。

村里每年冬季的杀猪季节来临,大湾村里总有一批为村民义务杀猪的志愿服务队,村民秦有明、姜继仁、乔召小等首当其冲地冲在前面为村民们解决杀猪难问题,志愿服务队里的其他队员便是“瘸胳膊打鼓板——尽自己的材地”,有艺的耍艺,没艺的卖力,各尽所能。全村几十户人家几十头猪在短短的十来天便宰杀完毕。

作家高仝才作品:大湾的楼窑大湾的人

已故党狗小老人留下的三孔方形窗口楼窑


大湾村虽然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很多,可留守在村的也不算少,可是这样的大村社竟找不到一家麻将馆,因为村民们懂得勤劳致富,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赌博是违法行为。前十几年,大湾村民受大湾苗圃启发,种杏树苗、油松苗及沙棘苗发家,提前进入脱贫行列,可村里仍有许多留守青年在不懈的努力着。强人党建军就是勤劳致富的带头人。党建军从小父亲犯事,母亲弃家出走,党建军自己还是一个心脏病患者,可是父母双双离家后,六七岁的党建军就担负起照顾卧病在床的奶奶的重任,做饭,打鸡喂狗等家务活儿全是党建军自己做,奶奶去世后,爷爷也因患严重的哮喘病丧失体力劳动能力。苦命的党建军又担当起照顾爷爷的事务来。爷爷去世后,党建军感觉自己的心脏病也越来越严重,便到呼市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了手术,术前善良的党建军便通过医院的引荐与呼市红会签订了若手术不成功自己倒在手术台上的话志愿捐献遗体供医学解剖的协议。这一举动迄今为止在清水河县尚属首例。好在好人有好报,党建军的手术很成功,这些年,党建军在自家为数不多的滩地内种植各种应季蔬菜,还在梁上的旱地里栽植旱地葱,优质土豆及小香米谷子等作物,此外还以养羊、鸡、鸭、鹅等增加收入。党建军卖菜这些年,清河街上的好多人都知道他的名字,知道那个说话姑娘声气的卖菜小伙子。党建军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勤俭持家的作风告别了贫穷,身患心脏病的他不但不给政府添麻烦,有时还做公益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人们都说党拴明是原杨家窑乡范围内食用菌栽培的引领者。这话一点也不假。

十几年前,党拴明就在自家院里搞起了平蘑栽培,蘑菇长出来后党拴明每天都要骑着摩托车到清水河县城推销自己的平蘑,几年后靠平蘑栽培彻底脱离了贫困线。党拴明种平蘑发家致富确实给当地新型农民起到了引领作用,后来石峡口食用菌种植基地,大湾村委的林下蘑菇种植无一不是来自党拴明的启发。这几年党拴明又瞄准了养蜂业这条致富路艰苦创业勤劳致富。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回顾大湾村民在历届村干部的领导下,改河造田建设家乡,使家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过程,八九十岁的老人们感慨万千,上世纪七十年代,大湾大队党支部书记姜继明,主任武宏世带领全大队社员群众在朔州窑到麻湾的南滩修河工,在河工的北边滩内打围堰利用山洪淤土造田,十年后在全公社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干苦干之下,硬是在原有河工的南侧又修起了一条东起朔州窑滩西至大湾东的一条河工,将祸害大湾多少辈子的清水河乖乖的逼到了南山脚下,河工北边的乱石滩慢慢的变成了良田。沙石突出土层浅薄不宜耕种的河滩慢慢的变成了小森林,又过了几年,县水利局在大湾滩修筑拱水坝一座,拱水坝北边一道长堤与大湾河工西端相连接,拦截了河床内的大水,保护了大湾村庄,村民的财产及滩内一方沃土。一条混凝土槽防渗水渠从村中穿过,为大湾村民和大湾苗圃灌溉田地提供了方便。

大湾村的良好村风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好儿女,众所周知的有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八路军,建国后转业到包头钢铁公司绿化处担任处长的乔有恒老人,有曾任清水河县委常委,后调锡盟西苏旗任旗委书记的姜云忠老人,他们都是从大湾村走出去的革命前辈。大湾村或学业有成或在外打拼的年轻一代遍布祖国各地,不管身在哪里,战斗在哪个岗位,他们都会发光发热的,因为家乡的楼窑精神在他们心中永存。

作家高仝才作品:大湾的楼窑大湾的人

作者简介:高仝才,1962年出生于内蒙古清水河县杨家窑乡高家山村。高中文化。1990年不幸坠沟,致腰椎骨折,下肢瘫痪。1991年离异。1993——2011年先后在村小学和杨家窑小学做民办教师。成为全县唯一坐在轮椅上教课的民办教师。2016年开始写出怀旧乡情散文40余篇,多发表于《活力清水河》、《清水河微生活》、《清水河生活》,今日头条《中国阴山作家网》等平台,也有少许稿件发表于《呼和浩特晚报》。现仍笔耕不停,为弘扬家乡文化做贡献。为清水河县作协会员。



作家高仝才作品:大湾的楼窑大湾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