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碗鹹湯面,該如何走出陝西?

說起早餐,人們印象深刻的大都是包子、豆漿、油條……但在銅川市耀州區,人們喜歡的早餐,當屬鹹湯面了。

這碗鹹湯面,該如何走出陝西?

耀州城裡的特色面

在這座小城裡,有很多賣鹹湯面的店,但好吃的幾家生意非常興隆。每天早上六點鐘,就能看到三三兩兩的食客坐在大堂裡,“吸溜,吸溜”地吸著麵條,等到七八點鐘,就開始排起了長隊,時常能看到有人端著碗夾著包蹲在店門口吃,這也成為耀州一道獨特的風景。

這碗鹹湯面,該如何走出陝西?

還記得小時候,每次上街總要吵著讓母親早點走,就想吃那熬到鍋中間的湯“套”的面,其實這個習慣還是受到了父親影響,“剛開始的湯太淡,最後的湯太鹹,就中間的那個湯,最有滋味。”

後來,這個習慣也就一直保留了下來,每次都是掐著點進店,那湯的味道,絕不會有錯。

這碗鹹湯面,該如何走出陝西?

一碗好的鹹湯面,必須要做到生薑黃、蔥韭綠、油辣紅、豆腐白,湯底也是有講究的,八角、桂皮、桂圓、生薑、香葉、小香、當歸……等十多種調料粉加入湯中。

“藥食同源”,這些調料混合在麵湯中,就讓麵湯具有了舒肝理氣、溫腎壯陽、健脾和胃、補血化瘀的功效。有食客來時,在老碗裡放入一把現扯的鹼面,澆進熱湯,再倒出,反覆幾次後再澆進湯,放些蔥花、韭菜段、油潑辣椒和豆腐絲,好吃的難以言表。

這碗鹹湯面,該如何走出陝西?

老舍先生當年途經耀縣,吃了鹹湯面,盛讚“小小耀縣,竟有北京飯店”,現如今,也還有“不吃鹹湯面,不算到耀縣”的說法。

這碗鹹湯面,該如何走出陝西?

走向三秦的困難重重


雖然鹹湯面可以說是最符合銅川地域特色的一道美食,但和名滿三秦的岐山哨子面比起來,鹹湯面則知名度小得多,只在耀州區當地受歡迎,並沒有打出銅川、走向三秦。

在耀州區,鹹湯麵館隨處可見,但是在相鄰的王益區,卻沒有幾家,在西安,更是遍尋不著。


朋友們開玩笑說,住在西安想吃鹹湯面,早上六點半開車回耀州,咥完一碗麵回西安,上班還來的及,就是這碗麵成本有點大

這碗鹹湯面,該如何走出陝西?

細究原因,有三點


一是鹹湯面顧名思義就是鹹,比起岐山面的酸來,鹹在口味上更難讓人接受,並且太鹹對身體不好。


二是岐山面要加肉臊子,附加值也就高,雅俗共賞,而鹹湯面則是純粹的素面,附加值較低,是一種典型的街頭食。


三是岐山面的麵條是擀的,宜於規模加工,而鹹湯面面條是扯的,現吃現扯,吃的人太多了自然就忙不過來。

這碗鹹湯面,該如何走出陝西?

如果說這三點是鹹湯面無法走向三秦的原因,那和鹹湯面相似的武漢熱乾麵似乎又讓鹹湯面走不出三秦有了其它原因。


同做為鹼面,同做為早餐,同做為素面,熱乾麵卻居於“中國十大面條”之列,而且從一種普通的傳統小吃,到武漢著名的小吃,再到全國各地都喜愛的街頭美食,在時代的洪流中,熱乾麵已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

這碗鹹湯面,該如何走出陝西?

為徹底解決產業化生產帶來的味覺標準無法統一問題,武漢下了大功夫


據《中國紀錄》新媒體發佈,武漢企業可將熱乾麵生產線根據不同銷售地群體口感需求,控制麵條生熟度。和麵、壓面等工藝在傳統工藝上進行了升級改良,口感相比以往更爽滑且更富嚼勁,風味和特色鮮明。

這碗鹹湯面,該如何走出陝西?

同時,武漢將醬、蔥、蒜等調味料按差異化口感需求標準化生產,統一的原料採購、加工和物流配送體系的健全,在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時,更好地保障了食品安全,武漢真正做到了保證每一碗的熱乾麵口感和質量,向全中國展示了現代化工藝保障餐飲食品的安全與營養的典型案例。


從表象來談,熱乾麵不過是中國傳統小吃的一種,但從熱乾麵品牌產業化流程打造的全過程,我們看到了科技創新、智能製造、“互聯網+”等當前國家重點推動的“中國製造2025”、“工業4.0”的典型特質。


同時,也看到了中國傳統小吃從家庭作坊式向大工業規模化轉型的成功樣板,這也不禁讓我們深思,銅川的鹹湯面,是否可以形成自己的產業鏈條。

這碗鹹湯面,該如何走出陝西?

未來的產業鏈發展


筆者以為,地方特色美食產業化鏈條的打造,必須通過集團化與規模化來實現,這個過程中,資金、人力、信息、管理、成本、市場因素都是十分必要的。


我們的鹹湯面,要通過政府引領、政策引導等方式吸引投資,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同時,通過市場調節整合資源,加強創新、發展壯大小吃行業市場主體,努力改善食品企業發展的社會環境,通過評選認定名小吃、名店、名廚等方法,樹立一批企業和產品品牌

這碗鹹湯面,該如何走出陝西?

從政策支持方面來說,有關部門可實行優勝劣汰的機制,對在品牌、規模等方面做的好的經營者予以扶持,對差的進行淘汰。


另外,餐飲業屬於服務行業,在一定程度上能吸納一部分人就業,相關部門應積極溝通協作,拓寬用工渠道,搭設傳統小吃企業與當地高職、中專院校合作的橋樑,培養專業化人才,降低企業的用人成本,同時利用各項就業政策,吸納各高校人才,為鹹湯面產業化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軟動力。


在各項政策的扶持下,以企業作為載體,通過發展壯大企業,最終使整個行業產業化發展,實現做大做強。


在食品行業規範化領域,經營者可根據目前鹹湯面發展的實際情況,積極尋求新路子,在經營模式和生產方式下功夫,使經營與發展跟上現代社會的步伐。

這碗鹹湯面,該如何走出陝西?

在擴大規模的過程中,要不斷提升產品和管理方面的要求,對操作員的進入、退出和麵條的質量、價格以及操作過程中的衛生、環保等事項制定標準,嚴格按照標準執行,以增強產業的整體運行效率。


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經營者的監管力度,從原料購進、生產、清潔等環節入手,嚴把食品安全衛生關。

這碗鹹湯面,該如何走出陝西?

對於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老字號鹹湯麵店,要藉助他們的品牌文化親和力,應用現代科學手段和現代化管理方法,使每份麵條的克重、粗細、軟硬、長短都得到統一。

還可以在口味上下功夫,要符合不同地域的口感差異,鹹淡皆宜,最終成為標準化出產的、便於物流運輸的方便鹹湯面

這碗鹹湯面,該如何走出陝西?

在品牌打造方面,鹹湯面經營者要注重“特色”宣傳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更加重視美食的品牌和特色。


經營者要學會挖掘鹹湯面的文化淵源,再給它加上更深層的意義,例如在養生城市的早餐裡,中藥是怎樣應用等,使人們在享用鹹湯面的同時,能接受到銅川這座城市的文化薰陶。

這碗鹹湯面,該如何走出陝西?

而且要賦予鹹湯面多樣化元素,例如在銷售時給予不同的風趣解說,配合相關的表演,使鹹湯面在品牌上更具文化特色,更具生命力。同時,在鹹湯面的製作方法上,可以根據不同顧客群體、根據不同時節變化作出不同的改變,並給它加上健康、環保、文化等概念。


此外,可以在固定店門經營的基礎上,製作出一些附屬產品,例如熱乾麵的售賣可加上麻醬、蘿蔔乾等產品,鹹湯面也可以加上耀州油潑辣子、宜君豆腐等產品。


鹹湯面不應該只是旅遊業的附屬品,它更應該成為一張有著獨特香味的城市名片

這碗鹹湯面,該如何走出陝西?

來源:銅川視線直擊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