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解封即日,日记在美出版,请问你现在还敢说信的道守住了么?

武汉解封即日,日记在美出版,请问你现在还敢说信的道守住了么?

​3月25日,方方的最后一篇日记《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结尾是这样写的: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这句话来自《新约全书 · 提摩太后书》第四章第七节。这句话的背景是晚年的使徒保罗,因传播福音,被下到监里。在阴暗的罗马监狱里,他预知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在等待处决时,写下了这最后的话,其实后面还有一句: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永存。方方在引用时没有写完整,但她心里肯定为自己加上了公义的冠冕。

与新冠肺炎疫情相伴相生,方方的武汉封城日记高调现世,先在微博上掀起了阅读潮,禁博后转移到二湘的公众号上,从七维空间到十一维空间,屡屡变更面目才连载完。

居家期间,笔者浏览过部分方方日记。大多也是絮絮叨叨一些封城后的生活琐事,偶尔指责一些政府做的不好的地方,再加上一些道听途说的事。引起轰动,不是她的文采有多好,故事有多生动,大多的因素是城外的人们很想了解城内生活的好奇心使然,但不得不佩服方方的文字驾驭能力,不经意间就可以把人带偏。

大灾来临,只唱赞歌,不听诤言,肯定是不行的。有的时候,批评是清醒剂,也是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一种,政府大可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来对待之。所以本来也不想凑热闹来评价封城日记,包括前两天有网友挖出一个大瓜,说方方把政府奖励她搞创作的小产权房(工作室),通过某些途径变权为可出售的别墅,赚取差价近千万,笔者也只是呵呵地当了一回吃瓜群众,因为这些问题既然爆出来了,有关部门应该会关注到,有没有问题一查不就明白了吗,不需要我这样的小民去操心。

武汉解封即日,日记在美出版,请问你现在还敢说信的道守住了么?

英文版

武汉解封即日,日记在美出版,请问你现在还敢说信的道守住了么?

德文版

但昨天网络上的一则新闻,说方方的《武汉日记》英文版由美国最大的出版商哈珀柯林斯出版社火速出版,在亚马逊上线预售,真的很震惊!!!且不说前段时间方方上了美国《洛杉矶时报》的头版,标题为“Wuhan's voice of truth”(真实的武汉声音),这种标题带着明显的话题性。这则报道如果是《洛杉矶时报》驻中国的记者写的,也不足为奇!但《武汉日记》英文版、德文版这么短时间的出版,确实令人拍案称奇,大家都知道,书是有版权的,出版必须通过作者本人的授权,否则不可能出版的。那么是不是出版社与方方早有勾联?出版社有没有特殊的要求?方方在写日记时有没有故意迎合?这些都不得而知。

武汉解封即日,日记在美出版,请问你现在还敢说信的道守住了么?

洛杉矶时报的版面

如果是武汉封城初期,很多民生保障措施没有跟上,群众有些怨言很正常,方方亦是。但现在形势骤变,美国确诊数已是中国的四倍多,接近40万,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英国等一些国家都已焦头烂额。为转移国内矛盾,美、英、澳等多国一些所谓的前官员、专家,准备向我国提出巨额索赔,美国议员吉姆要求中国免除高达1万亿美元的债务,澳大利亚议员克里斯滕森这个

傻缺竟然还叫嚣着要中国割地赔偿,英国15名保守党党员向政府施压,要求中国赔偿3510亿英磅,连印度也准备在联合国上向中国提出索赔20亿美元,妄图把现在的中国当晚清政府,再来一次“庚子赔款”。

武汉解封即日,日记在美出版,请问你现在还敢说信的道守住了么?

大字标题:中国欠我们3510亿英磅

在国际舆论异常严峻的情势下,授权美国出版商去出版这本日记,不知道方方是怎么想的?

如果说开始在微博上而不是去推特、脸书上写日记,有文人的某种风骨在?!那么这次去美国出版日记,就有点居心叵测了,常人无法理解。国有难,家有灾,个人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小利益,怀惴成为国际知名作家、获个诺奖啥的小九九,这是不是一种虚伪的责任?或是说是一种极端的自私行为?

《武汉日记》的出版,肯定不能给美国乃到西方世界的疫情防抗工作带来多少好处,因为书里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加持,只会落人以话柄,授人以口舌,成为西方敌对势力攻击中国的佐证。

当然,中国巨轮也不可能因为一本日记就倾覆或动荡,但作为一个曾长期担任省作协主席的作家来说,本不至于走到现在这一步,落入“带路党”和“内鬼”的舆论漩涡,看来还是被利益的猪油蒙住了双眼。

最后,还是用方方自己的话回赠: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你的头上,也会成为一座山!再问一句:你信的道,是基督的道?还是美国的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