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平淡如水的深厚父女之情展現了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魅力

《晚春》是由日本知名導演小津安二郎執導,笠智眾、原節子主演的家庭溫情電影,上映於1949年,在當年《電影旬報》的十大佳片中,《晚春》名列第一。這部距今70多年的電影,雖然是一部黑白影片,但當你願意靜下心來認真品味這部電影,卻能感覺到不一樣的溫暖,沉浸在小津安二郎締造的平淡、真實、溫情、透徹的感情世界裡,這也是小津安二郎電影的風格之一。過了這麼多年,這部電影豆瓣評分依然高達8.7,可見大家對它的喜愛。

《晚春》講述了一對相依為命的父女,27歲的女兒紀子為了照顧好父親周吉,一直不願意出嫁。父親為了讓女兒收穫屬於自己的幸福,欺騙女兒自己將要再婚,最終說服女兒出嫁,尋找自己的幸福,哪怕自己將從此一人孤獨生活。

臺灣導演侯孝賢最喜歡的電影就是《晚春》,因為他覺得小津安二郎在46歲的年紀就能拍出這樣一部“透徹極了”的電影,非常厲害。確實如此,《晚春》看似如涓涓細流般的平淡生活情節下卻包含了對父女親情、人生成長、社會變革各方面進行了透徹的解讀,以簡寓繁,這就是小津安二郎的功力所在。

《晚春》:平淡如水的深厚父女之情展現了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魅力

01 平淡的嫁女故事下,蘊含的是父親對女兒最深沉的愛

笠智眾所出演的父親周吉無疑是電影中一大亮點,完美詮釋了一位睿智、沉穩、隱忍、禮貌且始終帶著微笑的父親形象。他依賴女兒,但卻更希望女兒離開他,尋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這是一位父親對孩子最大的愛護。

當看到27歲還不願意出嫁,只想陪在自己身邊的女兒,作為一位父親內心是欣喜的,但也是焦慮的,因為他知道,自己不可能陪伴女兒一生,所以如何讓女兒出嫁收穫幸福的婚姻,找到真正的人生伴侶成為了一位父親的心結。

為了讓女兒能出嫁,周吉明知道女兒反對自己續絃,依然欺騙女兒自己將要再娶,有人將代替女兒照顧自己來傷害女兒,不惜一切逼女兒離開自己。哪怕最終女兒出嫁後,家裡只剩下最無奈的落寞。

小津安二郎並沒有用什麼激烈的方式保護女兒,或者為女兒犧牲的強烈戲劇衝突來突顯周吉濃烈的父愛,而是用溫潤如水的場景和語言來表現這一點,這更讓我們感受到父親最真實的一面,如同我們生活中的父親一樣,充分調動了觀眾的情緒,產生共情。

《晚春》:平淡如水的深厚父女之情展現了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魅力

當週吉和好友小野寺聊到女兒出嫁時,當好友問他真捨得讓紀子出嫁嗎?周吉回答:”要是生孩子的話,還是男孩子好,生女兒沒有多大意義。好不容易養大了,還得把她嫁出去。”看似嫌棄女兒的話語下其實包含著他對紀子的不捨與驕傲,就像咱們父母經常在外人面前說自己孩子哪哪不好,其實內心卻是覺得自己孩子是全世界最好的孩子一樣。

紀子明確告訴父親,她什麼地方都不想去,只要和爸爸在一起就很開心了,甚至願意接受父親再娶。一直溫柔和藹的周吉卻因此發火了,嚴厲的教育了女兒:我的人生已經要步入尾聲了,可你的人生才剛剛剛開始,結婚雖然開頭不一定就能幸福,但自己的幸福是要靠自己去創造的。

其實周吉本身很依賴女兒,因為他不懂收拾、不會燒飯、衣服髒了也不換,這一切都是在靠女兒打理。如果女兒離開自己,他一個人將過上什麼樣的生活,他內心很明白,但是為了女兒的幸福,他早已不在意,這就是一位父親最簡單最深沉的愛,一如我們的父親。

雖然是70年前的電影,但裡面濃濃的父愛經過多少年也不會改變,小津安二郎的電影就是這樣,用最平淡的情節描述最深厚的感情,一淡一深強烈對比之間,直抵我們心底,不觸動則已,一觸動就沉溺其中不願出來,全身心去感受這一份真愛。好的電影如同美酒,年代越久,散發出來味道愈加香醇,《晚春》即是如此。

《晚春》:平淡如水的深厚父女之情展現了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魅力

02 “戀父情結”嚴重的紀子,其實代表了日本舊傳統的遵守者,她的改變則暗喻了新舊觀念的交替


在戰後的日本,美國文化不斷湧入,新觀念與舊觀念不斷起著衝突,離婚後不依靠男人獨立的女性也慢慢出現,再婚也變得正常起來。小津安二郎用這些發生在紀子生活中,看似微小的改變來暗喻了無法被阻擋的時代變化。

紀子從小沒有母親,是在父親的照顧下長大,所以在她身上擁有著強烈的戀父情結,正是這種情結讓她一直不願意離開父親。這種偏執的想法讓她不願出嫁,就想獨佔父親,甚至仇視、排斥所有試圖想要嫁給父親的人。

另一方面電影拍攝於戰後的日本,紀子雖然是年輕的一代,卻擁有著日本非常傳統的舊觀念。在她的眼中離婚、再娶、未婚先有子都是無法接受的事情,所以哪怕是父親的好友小野寺再婚,在完全沒有看到對方妻子和生活時,她也毫不留情面地表達覺得對方很醜惡,絲毫沒有任何掩飾。對於好友離異、有同學未婚先懷孕,她更是表現了不贊同,無法理解。

甚至於當她遇到自己心動的服部時,卻因為對方已經定婚,而扼殺了自己的愛情。哪怕知道對方也對自己有好感,也不會為自己的感情去爭取,因為在她眼裡這種爭奪別人未婚夫的行為是可恥的,也是她不屑做的,哪怕會失去自己的愛,最後嫁給一個自己不愛的人,也不會屈從於這種價值觀。

小津安二郎很巧妙地在電影前半段,把當時日本社會存在家庭婚姻觀念的舊觀念融合在了紀子身上,通過她的語言、表情、運作來表示著紀子舊俗的堅定擁護者,這樣的設定也非常貼合當時日本社會的主流思想。

《晚春》:平淡如水的深厚父女之情展現了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魅力

隨著劇情的推進,當紀子看到小野寺的再婚妻子是個很好的人,而小野寺也生活得很幸福的時候,她的思想開始發生了改變,也許自己曾經視如醜惡的再娶看上去也不是什麼壞事,也願意接受父親的再婚。從這裡看出紀子更在意的是父親的幸福,只要父親能幸福,舊觀念也可以打破。

正是這種觀念的轉變,她自己也在父親的勸解下接受了相親對象,同意出嫁,不捨地告別父親,開始自己新的人生旅途,這也是父親願意看到女兒擁有的歸宿。

小津安二郎在《晚春》中展現了自己對人性異常敏銳的洞察力,把日本社會當時那種內心雖然充滿慾望,但又不得不壓抑自己的思想表現得淋漓盡致。但同時他也是溫情的,用至深的父女親情溫暖了這種壓抑。通過展現新舊思想的對比衝突,紀子的思想轉變來向人們展示了新社會的到來,更是一種充滿希望積極向上思想的傳達。

人性刻畫、觀念衝突,無法阻擋的社會進步,被小津安二郎以舉重若輕的方式揉合在了看似平淡的劇情中,足以證明一位大師的藝術功底,以平淡見真知。

《晚春》:平淡如水的深厚父女之情展現了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魅力

03 “平淡”是《晚春》的特點,但是這種“平淡”下面卻是小津安二郎電影特點的展現

平淡見真知是《晚春》的電影基調。小津安二郎的電影從來沒有什麼波瀾壯闊的史詩級場景,也沒有跌宕起伏、扣人心絃的緊張懸疑情節,有的只有簡單的日常生活,比如嫁娶、婚喪等等,用娓娓道來的方式來向觀眾講述最真實的生活。

情節甚至可以說是異常緩慢,但這種緩慢卻不讓人枯燥,而是願意隨著這種緩慢去體會真正的人生,人生有時候不就是緩慢的嗎?用這種真誠而緩慢講述,觸動觀眾的靈魂深處,引發自我的思考,回味電影的深刻韻味。

《晚春》:平淡如水的深厚父女之情展現了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魅力

“榻榻米視點”的低機位攝影角度是小津安二郎的電影一大特點。這個特點在《晚春》中也得已充分展示。比如影片剛開始紀子參加的茶會、與父親的對坐談話等場景都動用了“榻榻米視點”的拍攝方法。以固定低機位的鏡頭進行拍攝,在保證每個鏡頭穩定的同時,讓觀眾更加能融入到鏡頭中,感覺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增加了電影的代入感。

其實最初他拍電影時候發現要拍攝人物各種角度時,過低機位拍攝會導致經常拍到地上的各種電線,影響美感,就把機位稍微抬高了一點,這樣出來的效果也不錯。慢慢這種拍攝方式被固定下,成為了小津安二郎獨特的電影風格之一。所以不僅是《晚春》,在《東京物語》等其它作品中,也能看到他的這一拍攝風格。

《晚春》:平淡如水的深厚父女之情展現了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魅力

敘事省略也是《晚春》的一個特色。敘事省略就是在《晚春》中明明主人公口中很重要的人物或者場景似乎應該向觀眾進行展示,而導演卻採用省略的方式讓觀眾自行腦補。

比如海灘紀子對服部的表白、服部的未婚妻、紀子與佐竹的相親、婚禮場景等等。按理這些才是劇中比較精彩的情節,因為可能會有著人物的戲劇衝突,增加看點。但是導演卻完全不給予展現,全部去掉,只給電影留下了平淡,用這種方式把所有想表達的東西都變成了觀眾進行自我體會的言外之意。這樣的做法,除了讓觀眾通過想象加深對電影的印象及思考,更展現了導演隱忍、內斂卻又豐富的情感世界。

《晚春》:平淡如水的深厚父女之情展現了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魅力

04 人生的幸福永遠只有靠自己爭取才能獲得,懂得珍惜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晚春》

  • 自己的幸福總要靠自己去爭取

《晚春》這一電影名在我看來更多像是暗喻紀子最終迎來自己人生的春天,雖然這個春天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看起來稍微晚了一點。

電影中周吉對紀子說:“幸福不是等來的,而是靠自己創造出來的。”雖然這裡他更多是指婚姻,教導紀子要懂得靠自己去創造自己婚姻的幸福。其實我卻覺得這不僅僅代表著婚姻,而是指人生的方方面面。

我們的幸福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都需要靠自己去創造、去奮鬥、去爭取。如同紀子的好友綾一樣,在那個離婚被視為洪水猛獸的年代,就算離婚也依然積極開朗,自己努力工作來養活自己。

在劇中,因為當時年代的侷限性,所以女子結婚也是父母眼中爭取一生幸福的一種方式,多少還有點依靠男人的意味在裡面。但現代社會,對於女性而言有好的婚姻固然能讓我們的人生錦上添花,但就算運氣不好沒遇到好的婚姻,那我們也要有勇氣放棄,尋找更好的生活,而非委屈求全,總要記住幸福是靠自己爭取的,而非他人。

《晚春》:平淡如水的深厚父女之情展現了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魅力

  • 別等失去了才後悔未曾珍惜

人總是在擁有幸福的時候感覺不到幸福,只有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子欲養而親不在,是人生一大痛苦。看著劇中白髮,一心只為女兒著想的周吉,很多人也由此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我們長大了,父母卻老了,從小一直在父母的愛中長大的我們,往往習慣性享受這一份愛,甚至有種幻覺這份愛永遠不會消失,從來不懂珍惜。

然而這個世上沒有永遠不消失的東西,雖然很殘忍,但這是事實。趁這份愛還在,我們要學會倍加珍惜,有空多陪陪父母,感受這份溫暖,也給予父母我們的愛,別等失去了才後悔。

除了父母的愛之外,對於親情、友情、愛情也是如此,珍惜所擁有才能創造自己的春天。

這也是小津安二郎在《晚春》中想傳達的內容,懂得愛與珍惜,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晚春》:平淡如水的深厚父女之情展現了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魅力

《晚春》是一部很溫暖的電影,沒有大起大落的劇情,也沒有催人淚下的畫面,但依然能觸動人心,令人回味無窮,這種回味比大笑大哭還更讓人印象深刻,這就是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魅力,用平淡訴真情,這才是真正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