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聂荣臻在河北发布的一项命令,遭到了老百姓的反对,为啥?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抗战时期发生在河北的故事。


1942年,聂荣臻在河北发布的一项命令,遭到了老百姓的反对,为啥?

聂荣臻元帅


诸位都知道,抗战时期老百姓的支持是人民军队立足生存的强大后盾。当年在河北的艰苦战斗岁月中,八路军还曾发布过一道利民训令,结果遭到了河北老百姓的反对,这是咋回事呢?


民国时期的中国农业基本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当时河北平原的粮食亩产也不过200市斤左右。遇到灾年,这点亩产都没法保障。在抗战时期,敌人对八路军的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加上天灾,导致了八路军自身筹集给养很困难。


1942年,聂荣臻在河北发布的一项命令,遭到了老百姓的反对,为啥?

民国时期摘树叶的男孩


1942年时,因为罕见的自然灾害加上敌人封锁和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的困难局面,导致了华北的八路军平时吃饭都成了问题。没有粮食,大家只好去吃树叶,用树叶来做食物勉强充饥。但是部队驻地还有老百姓,大家也不可能和群众们抢树叶吃。在这种情况下,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发布了一道特殊的“树叶训令”。


1942年,聂荣臻在河北发布的一项命令,遭到了老百姓的反对,为啥?

当时的八路军战士


训令规定,八路军要采集树叶,必须要到距离驻地村15里以外的地方,以免影响老百姓的采摘。当时的河北唐县和家庄村,驻有200多八路军战士,这个村子里的百姓也有900多人。为了不影响军民关系,大家宁肯饿着肚子,多跑很多路也要保证老百姓的吃饭。


后来,聂荣臻元帅还曾在回忆录里提起了在河北的这段经历。当时的八路军只得去摘榆树和杨树的叶子吃。八路军普通战士每天只能吃两顿饭,每顿饭还都是用树叶做成的只有二三两重的饼。


1942年,聂荣臻在河北发布的一项命令,遭到了老百姓的反对,为啥?


老百姓和八路军感情很深,看到大家这样做,很多人都不干了。河北的老百姓纷纷要求希望聂荣臻收回这道训令。最后他们的要求被聂荣臻婉言谢绝。后来,这项训令被下发到各战区的部队,要求战士们严格执行。


1942年,聂荣臻在河北发布的一项命令,遭到了老百姓的反对,为啥?

行进中的八路军战士


除了保证老百姓吃饭外,八路军还尽可能地节省粮食,让给老百姓和大家共渡难关。当时的八路军脱产人员(除伤病员)还每天节省一到二两粮食,提供给老百姓。就这样,在1942年一年的时间里,八路军指战员从自己的嘴里省出了14万斤粮食,支援了老百姓救灾。大家携手度过了抗战最艰苦的岁月。


这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体现了八路军和河北老百姓的军民鱼水情。


1942年,聂荣臻在河北发布的一项命令,遭到了老百姓的反对,为啥?

帮助老百姓生产的八路军战士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