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年人經常說:包餃子的時候不能數個數,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我的父母都是工人,在八十年代算不上富裕,但是基本能解決溫飽。那時候我還小,由於家裡不缺糧食,我比別的小孩都要挑食,唯獨就喜歡吃餃子,那個年代,工人階級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吃餃子的,一個月能吃上一頓就算是家庭條件比較好的了。

為什麼老年人經常說:包餃子的時候不能數個數,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每次吃餃子的時候,我為了在父母面前表現得很能吃的樣子,都會數一數吃了多少個,不知道是怎麼做到全國統一的,只要我一數餃子的個數,老媽就會隔空獅子吼,從那時起我就養成一個習慣,每次吃餃子的時候一開始都會數一下,但是快吃完的時候卻發現我竟然忘記吃了多少個了,直到現在成年了仍然如此。

為什麼老年人經常說:包餃子的時候不能數個數,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餃子就像金元寶,越數越少

餃子最早的做法是包得像元寶一樣,在古代主要是過年吃的大餐,原來吃餃子的時間非常講究,一定要等到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碗餃子從三十吃到大年初一,代表著家裡有數不完的元寶。

古時候的鈔票叫做交子,如果一邊吃餃子一邊數,就好像是一個守財奴一樣,一邊花錢一邊數,到最後只會越來越少。

為什麼老年人經常說:包餃子的時候不能數個數,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做人要大氣,吃多少餃子代表有多大的氣度,一邊吃一邊數,說明做人太小氣

家裡來客人了,正好趕上吃餃子,你要是一邊吃一邊數,哪怕是親戚,也會覺得你非常小氣,簡直就是在趕人走,不想讓人吃的意思,朋友更是沒法做了。

換位思考一下,假如說你去朋友家吃飯,吃的是餃子,朋友一邊煮餃子一邊數,是不是還沒煮熟你就有一種奪門而逃的衝動了。

為什麼老年人經常說:包餃子的時候不能數個數,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餃子要有剩餘,說明年年有餘

以前餃子主要是過年的時候吃,包餃子的時候都會多做一些,代表了年年有餘。既然要多做,肯定就不能斤斤計較有多少個了。

在家包餃子的時候有沒有發現老年人都喜歡把每一個餃子都包得特別多餡,不是他們貪吃,而是餃子餡比較多的餃子煮出來以後非常飽滿,代表著圓圓滿滿。

在老年人的眼中,一些傳統的風俗和美好的願望,經常在生活當中不知不覺的表現出來。我們作為晚輩應該理解老年人的風俗習慣,才能共建美好和諧的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