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民族大學“雲上”+“雲下”多措並舉保障教學進度和質量

根據學校開學分批錯峰返校工作方案,5月18日,已有3085名民大學子回到雨花湖畔。從18日起,學生學習形式由線上教學轉為線上教學與線下課堂教學互補搭配的形式開展,在漫長的寒假之後,雲南民族大學第一、二批返校學子重新回到課堂。

嚴肅有序 確保安全

在教學區,路上的同學全程佩戴口罩,根據指示標識靠右分流有序走進教學樓,自覺進行體溫測量、記錄後有序走進教室。學生課後不逗留,不串班,不扎堆聚集,按指示標識有序走出教學樓,行動嚴肅而又有序,行動規範而又自然。

雲南民族大學“雲上”+“雲下”多措並舉保障教學進度和質量

疫情之下,學校進行了錯峰開展上課,有效避免人員的大量聚集,各學院也根據實際情況“出招”減少同學的流動。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周家明老師介紹了該學院正在實施的“教師流動,學生不流動”的辦法,儘可能把學生的每天的課程都排在一個教室裡,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流動性。

課堂上,老師同學都自覺的堅持戴口罩,教師嚴格按照教學管理要求堅持每節課點名,各學院每日掌握任課教師、學生動態及健康狀況。對於國際學院來說,留學生的管理絲毫不敢鬆懈,副院長唐志穎老師介紹:“疫情期間一直留在中國的大部分留學生已經返校,有跨省經歷的留學生我們都要求他們做了核酸檢測”。

“線上”“線下”互補搭配

線下教學的第一天,老師同學都難掩心中的喜悅和期待。在博濟院A區201教室,外國語學院羅德榮老師早早就在教室準備著,今天她的《英語聽力》課將線下和線上的形式同步進行。她說:“語言類課程線上和線下的區別也不是太大,但今天第一次面對面在教室上課,覺得格外期待,在教室裡上課更有教與學的感覺,師生的互動也更好。”魯春潔、張盼兩位同學一見到羅德榮老師就圍了上去,跟羅老師聊起了線上學習中的情況。魯春潔同學說:“結束了長時間的線上學習回到教室裡的時候,我感受到了這個教室的溫暖與老師的溫暖,讓我覺得在學校學習的日子是如此的珍貴。我們應該抓住每一次學習的機會和好好利用每一份學習的資源。”張盼說:“經歷了這次史上最長的“寒假”後,終於返回學校了,有一種可以專心學習的踏實感,在見到幾個月不見的“網友”的時候,也是欣喜萬分,終於可以繼續我們互相監督,互相學習了。”

雲南民族大學“雲上”+“雲下”多措並舉保障教學進度和質量

博雅院C區107教室,13名同學交叉落座的同學面前,和勇老師進行了一段熱情洋溢的開場白:“我見到各位同學感覺非常親切,甚至有了些許劫後餘生的那種感覺。能夠跟同學們一同開啟這一學期的線下課程感到非常開心。”話音剛落,同學悄悄提醒他:“老師,您還沒有開啟網上的直播”。

雲南民族大學“雲上”+“雲下”多措並舉保障教學進度和質量

文學與傳播學院田老師對於線上線下搭配教學的形式還在摸索,她說:“我講的是公共關係學,所謂教學相長,同學們都已經是大三了,這個階段互動式教學是比較好的,有同學在教室,上課的氛圍會更濃烈點,和同學的交流互動也比較開心。”來自雲南曲靖、扎著馬尾辮的郭莉同學坐在第一排,整堂課下來,她提了很多問題,她帶著淡淡的微笑說:“我差點把兩個月來沒提的問題都提了,老師很快給我反饋,這種氛圍很好,效果也好。”

雲南民族大學“雲上”+“雲下”多措並舉保障教學進度和質量

電氣信息工程學院的陳旭嬌老師則認為,線上和線下教學的結合也是當下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各有優勢,可以很好的互補,結合起來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兩種教學形式的結合,一是滿足了學生和老師課堂互動環節的答疑,讓學生能夠及時聽懂老師教學的內容,老師能夠針對學生的接受度調整課程的重難點授課進度。二是結合線上課程可以回看的優勢,讓部分未能及時跟進課堂進度的同學課後還能觀看課程回看,進行課程的複習。

雲南民族大學“雲上”+“雲下”多措並舉保障教學進度和質量

“一課一策” 多措並舉

學校按計劃實行“一課一策”開展教學。恢復專業課線下教學的第一天,藝術學院的黃大廣老師正在為2019級表演專業的學生上《雲南民族歌舞傳習》課。由於舞蹈類課程男女生動作不同,黃老師將按性別分班授課,他說:“《雲南民族歌舞傳習》屬於本土化藝術教育課程,也是理論和實踐結合較為緊密的課程。為了保證疫情期間的教學質量,我先用在線的形式講了理論方面的內容,主要讓學生了解非遺傳承方面的情況。該課程本來分單雙週教學,單週在多媒體教室講理論,雙週去排練室練習,但因疫情的關係,在線教學期間,把理論的內容提到前面來進行教學。”

雲南民族大學“雲上”+“雲下”多措並舉保障教學進度和質量

公共必修課(不含體育課)、素養教育課不在教室進行授課,各課程承擔單位繼續以線上教學的方式組織教師進行線上授課。黃大廣老師本學期還擔任《舞蹈藝術鑑賞》素養教育課。跟隨黃老師的鼠標,記者看到,雖然一直是線上教學,但是他在釘釘“圈子”功能里布置作業,讓同學們提交視頻或者音頻作業,從自己的視角出發、帶領家人一起來欣賞舞蹈藝術之美……活躍的授課方式彌補了線上教學不能面對面的不足。“我現在已經對線上教學軟件很熟練了,只要老師用心引導學生,課堂教學效果就會很好。我認為,線下教學應該是最主要的,網絡授課可以做很好的補充。”黃老師說。

記者瞭解到,根據學校教學安排,各任課教師要根據線上教學工作總結,在充分分析線上教學工作進展、教學內容完成情況、學生學習內容掌握情況等多方面教學實際情況後,制定學生返校後課堂教學對策,做好教學計劃銜接。

舞蹈系教師陳姣正在為2019級舞蹈編導專業的8位同學上《民族民間素材舞》課。“由於是舞蹈課,線上授課的時候主要通過攝像頭教動作,學生把自己練習的視頻拍下來提交給老師,我再一一做點評。”陳老師介紹,雖然此前在網上授課,但是效果還很不錯,跟著音樂的節奏很快就合起來了,說明同學們都掌握了這些動作。

雲南民族大學“雲上”+“雲下”多措並舉保障教學進度和質量

對於考核方式,各學院負責人表示,將按照學校規定進行多樣化考核以保障教學成果。“按照教務處的規定,重視課程考試和考試工作管理,鼓勵過程性考核和考核方式多樣化,著重考核和評價學生線上學習效果和水平,鼓勵創新性思維,考後做好考試材料存檔。”

創新服務 自習借閱無憂

一進圖書館,就可以看見大屏幕上顯示的已到館的人數,“像車庫一樣,有沒有座位都可以顯示,同學可以根據微信公眾號預約座位,到自習室就可以掃描座位下面的二維碼。這是圖書館疫情以來新購置的‘座位管理系統’。”圖書館負責人介紹道。

學校圖書館5月6日起恢復開館,根據教育部、省教育廳及學校相關要求,有條件恢復讀者入館,實行限流限時服務。分步有序開放自習區域及各書庫、閱覽室。根據防控需求,結合圖書館實際情況,目前實行每日進館人數總量控制和同時在館總人數控制。

王老師指著自習室前放置的一臺黑色的機器說:“以前這個機器可以觸摸預約,現在儘量讓學生用自己的手機預約,避免間接接觸。閱覽室內實行閉架管理,如果需要借閱書籍,師生在諮詢臺辦理借閱手續,由老師跑庫。”除了“座位系統”,兩臺“自助圖書殺菌機”也是圖書館的“新朋友”,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依次把所帶書本放到裡進行殺菌,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取出。“好像吃了定心丸”同學們表示。

雲南民族大學“雲上”+“雲下”多措並舉保障教學進度和質量

同學陸續量好體溫,進入圖書館,工作人員耐心地提醒看書時也需要戴上口罩,洗手間、圖書館門口等公共區域配備洗手液、免洗消毒洗手液。

見到李濤時候,他正坐在自習室裡複習英語,他是法學院2017級訴訟法學的研究生,“我們宿舍的三個小夥伴都回來啦”他輕聲說,“我來自紅河,其他兩個舍友分別來自普洱和曲靖,我們都是為了考試返校,我們等下還約著一起去打球,但是還得戴著口罩打吧。”他覺得回到學校的感覺非常踏實,想起第一天返校在學門口看見很多檢查的保安和醫護人員還有點緊張,但是被輔導員老師“認領”之後頓時放鬆,“我感覺是找到親人一樣,在輔導員老師叫我名字的那一刻”,他頓時開心的笑了。他希望自己能夠順利畢業,找到工作,也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同學們都可以返校共同學習和生活。

數萬學生同上“防疫第一課”

開學前,根據教育廳的部署,學校組織同學共同線上觀看“防疫第一課”,為學生返校做好心理、和防疫知識準備。同學們表示,學習到更多防疫知識,自己心裡更加踏實了。

社會學院2019級社會學類專業相倫同學說:通過觀看“2020年的‘開學第一課’,對新冠肺炎疫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我在返程途中非常注意全程防護,到校後聽從學校指揮和安排,物品和環境正確消毒,嚴格自我健康檢測。在做好疫情防護措施的同時,也要努力學習。”

民族文化學院2017級編輯出版專業戴曉彤同學來自雲南大理,在上了“第一課”後,她感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戰"疫"還未結束,思想和行動都不可鬆懈,我們每個人都是防疫第一責任人。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一定要嚴格遵從學校安排,按疫情防控要求,愛護自己,也愛護他人。

據悉,開學前各學院已提前測算專業課程班級上課人數,按照教務處分配的教室資源,並利用好本學院實驗實訓室、會議室等資源統籌做好課堂教學安排和方案。課堂教學按學生單桌就坐或學生就坐間隔一米的原則上課,不能滿足的需拆班上課,杜絕大班化合班授課。

每棟教學樓都設置了臨時留觀室,課前、課中如有學生身體不適或體溫≥37.3℃,由任課教師引導體溫異常學生到本樓棟教學樓的臨時留觀室,並立即報告校醫院、學院領導、教務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