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鄭州可告別惱人“白毛毛” 目前主城區飛絮治理效果比較理想

明年鄭州可告別惱人“白毛毛” 目前主城區飛絮治理效果比較理想

飛絮落在草地上,如同一層雪

近日,鄭州正式進入“飛絮時間”。又到一年飛絮季,煩人的“白毛毛”啥時候能消失?記者瞭解到,自2018年起,鄭州每年投入超百萬元資金治理飛絮,今年將向縣市區城區全面推廣。隨著治理工作的推進,2021年,鄭州城區將基本告別飛絮。

  鄭州中心城區每年產生13噸楊柳絮,治理費用超百萬元

  每年從4月中旬開始,鄭州就會迎來一段長達一個月的“飛絮時間”。每逢此時,楊柳樹雌株為傳播繁衍下一代,就“派出”這些白色絮狀的絨毛,攜帶著種子漫天飄飛。

  據統計,每棵成年楊柳樹每年生出重約1千克的白絮。鄭州市中心城區有楊樹、柳樹雌株1.3萬棵,總共會產生約13噸楊柳絮,這個數字相當於2.6頭5噸重的大象。

  聽起來是不是讓人震驚?不過別擔心,記者從鄭州市園林局瞭解到,2018年鄭州開始集中治理飛絮,首先在主城區進行試點,給楊柳樹的雌株打“節育針”,專治飛絮,當年打針,次年見效。

  鄭州治理飛絮已有兩年,如今效果如何?

  鄭州市園林局規劃建設管理處副處長仝群喜介紹,治理效果比較理想。以道路兩側楊樹雌株很多的金城街為例,沒打“節育針”前,周圍居民總是反映飛絮問題,而在連續兩年“打針”後,基本沒人再反映飛絮問題了。

  由於“節育針”必須一年一打,且只能人工注射,為此,鄭州每年治理飛絮的成本超過百萬元。

  今年,將全部推廣到鄭州縣市區的城區,要求在5月20日之前,楊柳樹雌株實現百分之百“打針”。目前,打“節育針”的工作已經全面啟動。

  有市民反映,金水河邊的飛絮現象似乎沒有好轉,這是為什麼?

  園林專業人士解答說,目前“節育針”的品種為“抑花一號”,只能實現70%~90%的效果。另外,“打針”的時機、注射技術等,也影響著治理效果。

  城區河邊的飛絮治理工作,由鄭州市城管局河道處負責。據其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的楊柳樹雌株飛絮防治工作預計4月底前即可完成。

  楊柳絮治理是一場“拉鋸戰”,效果無法立竿見影,從初次“打針”開始,大約要三年才能見到顯著效果。

  仝群喜表示,預計鄭州城區明年基本告別飛絮,藥物無法徹底清除的那部分飛絮,將作為“飛花”景觀點綴綠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