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偶像”一词是贬义、褒义还是中性?流量偶像会对国内娱乐圈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xegWN


“流量偶像”目前看还是贬义多点。所谓物极必反,树大招风,不管有没有演技,一个偶像有巨大流量,必然招来巨大关注和议论。

这个情况下,就容易出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情况,即使有演技,也可能被流量所累,变成一个大家眼中的“流量偶像”,也就是被嘲讽有人气没演技的演员。

流量偶像这个词火起来也就是几年时间,流量偶像有这几个特点:

  1. 粉丝数十分庞大;
  2. 年龄都很年轻,大部分都是90后;
  3. 更新很快,一部剧火了,下部剧可能就换人红了;

举个例子,如李易峰是1987年的,鹿晗、蔡徐坤都是90后,这些流量偶像年龄都很年轻,或许跟青少年的审美趣味相投,他们很受欢迎,发行的电子音乐专辑销量可谓是远超前人。

演员呢,这几年很火的如王一博、李现等,只靠一部偶像剧就迅速登上年度流量明星榜,王一博《陈情令》;李现《亲爱的,热爱的》;人气很不一般。

这几年,新浪微博粉丝过亿的流量偶像也在不断冒出,大家熟知的如杨幂等。

杨幂勤奋,作品多,积累下的曝光量可观。那么流量偶像对国内娱乐圈会造成什么影响?娱乐E周认为,影响有两面。

正面:督促其他艺人打造受欢迎的作品;

反面:可能使其他艺人只重视流量不重视演技。

这样的情况下,艺人们应该吸取流量偶像的优点(粉丝多,作品受欢迎),避免他们的缺点(演技浮夸,缺少专业认可),更好的发展他们的演艺事业。


娱乐E周


流量明星在很多人眼里是有贬义的意思,就是指那些只有人气,没有演技没有唱功的明星。不过我认为流量明星应该定位为中性,为什么这么说呢?从这两年出现的流量明星来看,是先以作品说话,演技(当然,演技这东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至少是跨过及格线的)被观众认可了,引起观众的注意,推崇,进而在他们身上产生了大流量,同时明星对人对工作的谦逊低调真诚的态度,同样打动了观众,那么观众也给予了明星的高流量,如大家所熟知的李现,肖战,王一博,易烊千玺等。而这些流量明星现在也在利用他们的高人气高流量引领他们的粉丝积极投身社会公益,这都是正能量的。就像演员肖战说的爆红是虚的,流量也是虚的。说到底,流量不是原罪,努力提升演技,认真对待每一部作品,用高质量的作品说话,才是王道。


落花无言gl


流量是一个词,偶像又是一个词,词语本身并不带任何色彩。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谁在污化这一个定义,或者说是谁弄脏了这个词语。

流量说明的是关注度,我们首先不讨论。我们来说说“偶像”,近代偶像这一个词语应当是出现在于披头士这里,后来被日本那边搞得风生水起,参考杰尼斯事务所。偶像最初的意义是人心目中所崇拜或仰慕的对象,后来因为偶像在社会中影响较大,而推出偶像这一个存在的人也希望这些人能够成为正能量的引导者,所以偶像刚开始是褒义的。

那么后来为什么偶像这个词开始变了呢?我觉得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快速传递,还有狼多肉少,僧多粥少的资源分配,以及不良媒体利用话题炒作博取眼球完成任务,增加KPI。

不可否认这些优秀的男生女生们真的也很优秀,但是背后的资本操作手段不敢苟同。为了上位赚取更多的利益,他们用炒作,拉踩,职业黑粉,造谣传谣等等恶心下作手段,毁了多少人,伤害了多少人。

被污化的偶像,被洗脑的路人,充斥着浮躁暴戾的网络环境。

“流量偶像”不是贬义词,也不是褒义词,真正能够定位自己的,只有自己的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