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阿里被“二选一”

当阿里被“二选一”

文 / 中二投资家,转载请注明。

美团点评最近正在被餐饮行业集体声讨中,主要是抱怨两个问题,一个是佣金比例过高的问题,一个是美团点评强制商家站队“二选一”的事。

当阿里被“二选一”

按照南充市商家流出的信息,美团点评在当地要求商家必须与美团点评进行独家合作,尤其不能与阿里旗下的饿了么合作,否则佣金扣点将提高10%。

当阿里被“二选一”

换言之,阿里旗下的饿了么被美团点评“二选一”了。

“二选一”在中文互联网行业中是有其特定含义的,指的是具备规模优势的平台强迫客户进行选择,并对拒绝站队或站到对方一边的客户进行惩罚的竞争策略。

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二选一事件,毫无疑问是3Q大战,当时腾讯还不会说“半条命给合作伙伴”,而是什么都做、战斗力拉满。“二选一”策略在3Q大战中毫无疑问是很有效的,按照后来流出的信息,腾讯祭出二选一策略的当天就打掉了360超过4000万的PC装机量。

但要说真正将“二选一”打法发扬光大,甚至发展成为日常策略的还是阿里系。按照阿里王帅的说法,二选一是“符合最朴素商业原则”的“正常市场行为”。

当阿里被“二选一”

最早从2013年开始,就有关于阿里与京东关于“二选一”争议的记录,每到双11这个人造购物节日时,二选一争议就会被成倍放大。2018年后快速崛起的拼多多也被拉入到战场中心,甚至从2019年看,阿里“二选一”最主要的作战对象已经从京东切换到拼多多。

刘强东和黄峥本人也都多次自己出来吐槽“二选一”,“二选一”在大众印象中几乎特指阿里的这一极具侵略性的商业竞争策略。

但好玩的是,在交易平台竞争中最善用“二选一”打法的阿里,如今正在外卖领域被美团点评“二选一”。

阿里这次被“二选一”的根本原因在业务层面,阿里是外卖市场的落后一方,按照目前公认还算很靠谱的几份报告,阿里旗下的饿了么与美团外卖间差不多有个两倍的差距。

比如按照TrustData的说法,2019年下半年开始,美团外卖占据约六成市场份额,而饿了么占据三成。这也符合大多数的人实际观察。

当阿里被“二选一”

而根据此前公布的财报,直接对标美团点评的阿里本地生活服务业务,其收入差距更大,财报数据是阿里2019年第四季度本地生活服务营收75.84亿元,美团点评在2019年四季度收入达到282亿,而且实现了22,7亿的净利润。这意味着美团点评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正进入正循环状态。

这无疑是让阿里非常焦虑的,本体生活服务是阿里这个交易平台在未来最可见的增长点,也是阿里今年在重点寻求突破的业务,并且是“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突破其工具属性的依仗。

在此前《支付宝的痛苦》一文中,我们也说过:阿里目前已经在业务和领导人上对本地生活服务和支付宝进行了深度整合。

阿里的构想中,是其本地生活服务与支付宝“双剑合璧”,利用支付宝的超高安装量和渗透率解决其本地生活服务份额落后的问题;反过来本地生活服务又能为支付宝带来高频活跃用户,摆脱长久以来困扰支付宝的工具属性。

支付宝+阿里本地生活服务的组合暴露了美团点评的软肋,即美团点评是缺乏支付、金融生态的。美团点评并非不想去做第三方支付,但早期困于支付牌照缺失、腾讯作为最大股东的利益等原因,美团点评自身并未真正切入到支付领域。

而随着央行对第三方支付政策的全面变动,第三方支付本身已经变成一个不赚钱的事,美团点评在未来切入进支付的兴趣只会越来越小。这是美团点评面对阿里的本地生活服务+支付金融生态时的天然劣势。

对于善长战略谋划的王兴来说,其一定要阻止支付宝+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合体成功。餐饮业在疫情期间的呼吁当然是有其合理性的,作为强势平台的美团点评不可能不回应,大不了降低佣金比例回到之前的亏损状态,只是这个对阿里的“二选一”是万万不能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