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宋仁宗的一天:上午口渴,中午拒吃蛤蜊,夜裡想吃燒羊肉

清平樂·宋仁宗的一天:上午口渴,中午拒吃蛤蜊,夜裡想吃燒羊肉

電視劇《清平樂》中,王凱飾演宋仁宗。

這是大宋慶曆年間的普通一天。大約是秋天吧,不過是初秋,天還有點熱。

這天上午,汴京城裡一如往昔地熱鬧繁華。皇宮裡,大宋皇帝趙禎忽然來了興致,想到御花園裡賞玩一番。

初秋的御花園雖然沒有百花爭豔,但也綠意盎然。天藍水碧,空氣清新,趙禎心情不錯,就多走了一會兒。走著走著,隨從們發現,皇帝好像有點古怪,走一段就回頭望兩眼。望過了,皇帝也不說話,繼續往前走。隨從們誰也不敢問。

逛完御花園,趙禎回到寢宮,一進門就喊:“愛妃,快給我來一杯水,渴死朕了。”一個妃嬪一邊喊人倒水一邊說:“官家在外面渴了,怎麼也不說一聲,弄成這樣?”

趙禎說:“我在御花園裡轉轉,天有點熱,就渴了。我幾次回頭看,沒有看到鐐子(負責煮茶的人)。我如果一說渴了,要喝水,結果他們沒有準備,就有人要挨罰了。所以我就忍著渴沒吭聲。”

說著話,就到了午膳時間。趙禎一看,今天有一道新鮮菜,是一盤蛤蜊。他夾起一個,嚐了嚐,覺得味道鮮美,就問:“這個很好吃啊,貴嗎?”

趙禎是個很節儉的人,所以雖然貴為皇帝,吃飯時也總是關心價格。在旁邊伺候皇帝用膳的太監回答說:“這個蛤蜊從海邊一路走水路運到京城,一個要一千錢。官家要是喜歡吃,就讓他們多送些來。”

趙禎一聽,就拿筷子扒拉著數了數,這一盤蛤蜊,一共是28個。


清平樂·宋仁宗的一天:上午口渴,中午拒吃蛤蜊,夜裡想吃燒羊肉

江疏影、張天愛在電視劇《清平樂》中

皇帝有點心疼了,放下了筷子,說:“這一盤菜就是兩萬八千錢,我吃不下,以後不要再上這麼貴的菜了。”

兩萬八千錢,相當於28兩銀子。根據購買力計算,北宋時的一兩銀子,大概相當於今天的1000元人民幣。28兩銀子,就是2.8萬元。一盤菜2.8萬,是夠貴,但是對於富有四海的皇帝來說,好像還沒有到吃不起的地步。

當然,一個蛤蜊怎麼也不值1000元,這盤菜實際價值也遠遠不到2.8萬。從海邊到皇宮,蛤蜊的價格不知道漲了多少倍,因為有中間商和採買太監聯手賺差價啊。

蛤蜊不吃了,米飯還是要吃的。趙禎正吃著米飯,忽然神色變得有點古怪。旁邊服侍的一個妃嬪發現了,趕緊走了過去。趙禎卻湊近了妃嬪,低聲說:“我吃到了一個石子,硌了牙了。你不要聲張,一說出去,就有人要掉腦袋了。”

說著,趙禎吐出一個小石子,悄悄地扔到了地上。原來,是給皇帝做飯的大米沒有淘洗乾淨。按照宋朝法律,讓石子混入了皇帝的米飯裡,主要責任人可是死罪。

這天晚上,趙禎吃過晚飯,在宮裡散步消食。走到宮牆附近,聽到遠處傳來絲竹歌笑之聲,趙禎就問:“這是什麼地方這麼熱鬧啊?”身邊的宮女答道:“是民間酒樓上有人在飲酒作樂。外面民間如此快樂,哪像咱們宮中,這麼冷冷落落的。”

趙禎說:“正因我宮中冷冷落落,民間才如此快樂;如果我宮中天天像外面那樣快樂,民間就要冷冷落落了。”

這天夜裡,趙禎批閱奏章,休息得有點晚。臨睡之前,他忽然表現得有點煩躁,但很快就安靜下來,洗洗睡了。

第二天早上,趙禎對近臣說:“昨天夜裡睡覺前,覺得肚子很餓,很想吃燒羊肉。”近臣說:“那就讓御廚趕緊給做啊?”趙禎說:“昨天晚上我如果臨時要了燒羊肉,以後每天晚上,不管我要不要燒羊肉,御膳房肯定都會事先把羊殺好,以備不時之需。時間長了,這就會成為一個慣例,每天晚上御膳房都會殺一隻羊備著。天長日久,這要殺多少隻羊啊。”


清平樂·宋仁宗的一天:上午口渴,中午拒吃蛤蜊,夜裡想吃燒羊肉

電視劇《清平樂》中的宋仁宗

補註:從上週開始,古裝劇《清平樂》熱播,王凱扮演的劇中主角宋仁宗趙禎引發廣泛興趣。這位北宋王朝的第四位皇帝,在歷史上存在感不強,但他卻是古往今來最接近於人的一位君主。

上面的幾件小事,歷史上都有記載。為了方便諸君閱讀,我把這幾件小事安置在一天之內。看完趙禎“這一天的生活”,你就會知道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是個什麼樣的皇帝;就會知道他為什麼會獲得“仁宗”的諡號,為什麼在他駕崩之後汴京全城痛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