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一個80後CEO給大學生的忠告

“有了目標,就像安上了加速器”


中國的高等教育很糟糕,上過大學的人都知道,關鍵是高中學生和家長們不知。高考,至今被封為魚躍龍門的最佳渠道。

但同一時刻,大洋彼岸的美國也在經歷一場高等教育的質量下行。

曾經引以為傲的素質教育節節敗退,高等院校的畢業生們也不再胸懷夢想、力圖改變世界,而是一頭扎進早已被設計好的道路,複製他們父母的生活。

同時經歷過兩國教育的我,或許有資格談談自己的體會。


幾年前,剛上大一的我對學校失望透頂,但很幸運地撞到了一本書(《讀大學,究竟讀什麼》),加之碰到一位好的老師,後面開啟了“逆襲”之路。

但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更希望當年的自己讀了另一本書—《優秀的綿羊》。

前者是一本具有極高價值的實踐手冊,教會我們如何在一個狗屎般的大學裡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後者卻能從更高的格局去啟發精英院校的學生,督促他們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與方向,不要被現有教育系統的評價標準所操控。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一個80後CEO給大學生的忠告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是:確定好你大學畢業後的去向,拋開學校為你生活做的規劃,盡力朝目標奔去,其他都不重要。

比如說如果你畢業之後就想工作,那麼當務之急是規劃好職業生涯,求學期間就可以廣泛實習。

當別人大四都急著找工作時,從大二、大三開始就有工作經驗的你無疑領先一籌。對於本科不好(非211、985)的學生來說,這更是唯一一項可以在求職時打敗名校生的籌碼,畢竟企業都會偏好直接就可以拿來用的員工。

至於課程成績,只求及格便可,遲到早退曠課更是不用在意。


所謂學分績,不過是一個從側面表明你未來工作潛力的數字,但如果你本身就有了優秀的工作業績,又何必去在乎這次一等的東西呢?

同樣的,熱門專業、冷門專業並無太大區別。冷門未必就業就差,熱門的畢業之時不一定還火。

很多專業高考擇校時火熱朝天,畢業之後就無人問津,因此把自己栓死在專業這棵樹是十分不明智的。退一步說,大學的自由度極高(可能對一些課業繁重的專業來說不是),你大可拋開必修課不管,在課餘時間發展自己的能力即可。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一個80後CEO給大學生的忠告

這本書說得在理,唯有忽略了一個前提:大學生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僅不知道自己具體喜歡什麼,甚至就連就業、創業還是讀書深造的三選一題都做不好。

作者提到“對於很多人而言,考研不過是一種消極逃避的方式罷了”,確實在理。

作為有志於成為一名諮詢師的心理學專業學生,我在大大小小無數次的讀書會、心理沙龍上多次碰到過這樣的同齡人,他們的問題大多數是:我不知道要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我很迷茫

大四保研那個學期,身邊許多同學選擇了保研本校本專業,原因便是他們也想不出其他更好的選擇。

不是因為熱愛學術,甚至都不是因為對自己的專業有那麼一點追求,僅僅是為了能把成年的痛苦再推遲三年。即便是出國留學的人,也有許多是跟風,回國之後仍舊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此時,第二本書的意義便凸現出來了,因為它的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剛剛談到的問題:

當前系統培養出來的名校大學生聰明、勤奮又鬥志昂揚,可他們對未來一片茫然,極度缺乏目標感,所有人都在老實巴交地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他們非常擅於解決手頭的問題,卻從不知道為什麼要解決這些問題。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一個80後CEO給大學生的忠告

這些年輕的精英在外人眼中彷彿是超人:

他們雙修專業(而且第二專業多是經濟學、法律或金融中的一種),會說好幾門外語,課餘時間積極參加志願服務,有精力發展幾項個人愛好而且能將這些愛好磨練至專業水準。

但是當我們揭開這層光鮮亮麗的外表之後,會發現他們的內心中寄居著令人窒息的恐懼、焦慮、空虛和孤獨。


美國心理學會曾經公佈一份名為《大學校園的危機》(The Crisis on Campus)的報告,該報告中提到大一學生的自我心理健康評估已經跌落至25年以來的最低谷。

接近1/3的學生承認“在過去的12個月中,由於心情過度低落而影響到了自己正常的生活”。自上世紀90年代起,接受過心理諮詢服務的學生群體中,被診斷有嚴重心理障礙的數量翻了3倍,接近整體人數的一半。


與此相對應的,我想是中國海外留學生、甚至是本土名校生中不斷攀升的心理健康問題。

耶魯大學的Han Xuesong在2013年美國校園健康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發表了一項耶魯大學在讀中國留學生的精神健康調查。

通過網絡匿名問卷的數據收集,有130名中國學生參與了調查,其中有45%的人在過去兩週內報道說有抑鬱症狀,而29%的人報道說有焦慮症狀。同時,27%的學生不知道學校有提供心理諮詢的服務。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一個80後CEO給大學生的忠告

本國內的情況又有多嚴重呢?有一個非常直觀的現象可以證明,那就是學校裡面越來越供不應求的心理諮詢時段。

以我本科學校為例,初入學時諮詢中心的運轉還相對良好;而到今年畢業時想要預約到一個諮詢師,可能都需要等待半個月甚至更久。


北大青年曾經刊載過一篇文章,介紹學校裡“不堪重負”的諮詢中心。中心的7間諮詢室週一到週五全天同時開放仍然不夠,為此特意增開了週二晚上和週六全天的諮詢時間,儘管如此,2015-2016年秋季學期依然有大約佔總人數1/4的同學沒有預約到諮詢時間。

而春季學期截止到16年4月底,也就是學期過半的時候還有92個同學在等待諮詢。更令人擔心的是,在中心打電話給排隊的同學說可以諮詢的時候,很多人表示“問題已經解決了”,或者自己不再需要諮詢。

所以,初步總結我們時代的高等教育,可以用一個短語概括,那就是:沒頭腦(學生迷茫而沒有方向)和不高興(普遍的抑鬱、焦慮和絕望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