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个80后CEO给大学生的忠告

“有了目标,就像安上了加速器”


中国的高等教育很糟糕,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关键是高中学生和家长们不知。高考,至今被封为鱼跃龙门的最佳渠道。

但同一时刻,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在经历一场高等教育的质量下行。

曾经引以为傲的素质教育节节败退,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们也不再胸怀梦想、力图改变世界,而是一头扎进早已被设计好的道路,复制他们父母的生活。

同时经历过两国教育的我,或许有资格谈谈自己的体会。


几年前,刚上大一的我对学校失望透顶,但很幸运地撞到了一本书(《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加之碰到一位好的老师,后面开启了“逆袭”之路。

但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更希望当年的自己读了另一本书—《优秀的绵羊》。

前者是一本具有极高价值的实践手册,教会我们如何在一个狗屎般的大学里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后者却能从更高的格局去启发精英院校的学生,督促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与方向,不要被现有教育系统的评价标准所操控。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个80后CEO给大学生的忠告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确定好你大学毕业后的去向,抛开学校为你生活做的规划,尽力朝目标奔去,其他都不重要。

比如说如果你毕业之后就想工作,那么当务之急是规划好职业生涯,求学期间就可以广泛实习。

当别人大四都急着找工作时,从大二、大三开始就有工作经验的你无疑领先一筹。对于本科不好(非211、985)的学生来说,这更是唯一一项可以在求职时打败名校生的筹码,毕竟企业都会偏好直接就可以拿来用的员工。

至于课程成绩,只求及格便可,迟到早退旷课更是不用在意。


所谓学分绩,不过是一个从侧面表明你未来工作潜力的数字,但如果你本身就有了优秀的工作业绩,又何必去在乎这次一等的东西呢?

同样的,热门专业、冷门专业并无太大区别。冷门未必就业就差,热门的毕业之时不一定还火。

很多专业高考择校时火热朝天,毕业之后就无人问津,因此把自己栓死在专业这棵树是十分不明智的。退一步说,大学的自由度极高(可能对一些课业繁重的专业来说不是),你大可抛开必修课不管,在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能力即可。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个80后CEO给大学生的忠告

这本书说得在理,唯有忽略了一个前提:大学生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仅不知道自己具体喜欢什么,甚至就连就业、创业还是读书深造的三选一题都做不好。

作者提到“对于很多人而言,考研不过是一种消极逃避的方式罢了”,确实在理。

作为有志于成为一名咨询师的心理学专业学生,我在大大小小无数次的读书会、心理沙龙上多次碰到过这样的同龄人,他们的问题大多数是:我不知道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很迷茫

大四保研那个学期,身边许多同学选择了保研本校本专业,原因便是他们也想不出其他更好的选择。

不是因为热爱学术,甚至都不是因为对自己的专业有那么一点追求,仅仅是为了能把成年的痛苦再推迟三年。即便是出国留学的人,也有许多是跟风,回国之后仍旧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此时,第二本书的意义便凸现出来了,因为它的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刚刚谈到的问题:

当前系统培养出来的名校大学生聪明、勤奋又斗志昂扬,可他们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从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个80后CEO给大学生的忠告

这些年轻的精英在外人眼中仿佛是超人:

他们双修专业(而且第二专业多是经济学、法律或金融中的一种),会说好几门外语,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有精力发展几项个人爱好而且能将这些爱好磨练至专业水准。

但是当我们揭开这层光鲜亮丽的外表之后,会发现他们的内心中寄居着令人窒息的恐惧、焦虑、空虚和孤独。


美国心理学会曾经公布一份名为《大学校园的危机》(The Crisis on Campus)的报告,该报告中提到大一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评估已经跌落至25年以来的最低谷。

接近1/3的学生承认“在过去的12个月中,由于心情过度低落而影响到了自己正常的生活”。自上世纪90年代起,接受过心理咨询服务的学生群体中,被诊断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数量翻了3倍,接近整体人数的一半。


与此相对应的,我想是中国海外留学生、甚至是本土名校生中不断攀升的心理健康问题。

耶鲁大学的Han Xuesong在2013年美国校园健康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发表了一项耶鲁大学在读中国留学生的精神健康调查。

通过网络匿名问卷的数据收集,有130名中国学生参与了调查,其中有45%的人在过去两周内报道说有抑郁症状,而29%的人报道说有焦虑症状。同时,27%的学生不知道学校有提供心理咨询的服务。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个80后CEO给大学生的忠告

本国内的情况又有多严重呢?有一个非常直观的现象可以证明,那就是学校里面越来越供不应求的心理咨询时段。

以我本科学校为例,初入学时咨询中心的运转还相对良好;而到今年毕业时想要预约到一个咨询师,可能都需要等待半个月甚至更久。


北大青年曾经刊载过一篇文章,介绍学校里“不堪重负”的咨询中心。中心的7间咨询室周一到周五全天同时开放仍然不够,为此特意增开了周二晚上和周六全天的咨询时间,尽管如此,2015-2016年秋季学期依然有大约占总人数1/4的同学没有预约到咨询时间。

而春季学期截止到16年4月底,也就是学期过半的时候还有92个同学在等待咨询。更令人担心的是,在中心打电话给排队的同学说可以咨询的时候,很多人表示“问题已经解决了”,或者自己不再需要咨询。

所以,初步总结我们时代的高等教育,可以用一个短语概括,那就是:没头脑(学生迷茫而没有方向)和不高兴(普遍的抑郁、焦虑和绝望情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