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體詩邊緣化?詩詞愛好者該何去何從?

近體詩邊緣化?詩詞愛好者該何去何從?

詩歌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從詩經、楚辭、漢賦再到唐詩宋詞,傳承上千年,經久不衰。新時代以來,自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了8首白話詩,開闢了一個新紀元,標誌著新詩問世。1921年,著名學者郭沫若先生《女神》的出版,聞一多稱其為中國新詩真正的開山之作。

現代詩盛行,亦是當下的趨勢,符合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近體詩逐漸走向邊緣化,慢慢被世人遺忘。唐宋時期盛極一時的格律詩是否真的走向陌路?我們又該何去何從?

一、什麼是近體詩?

1、近體詩概要

近體詩,又稱格律詩,講究格平仄、對仗與押韻,是初唐之後形成的一種詩歌文學體裁。近體詩有別於唐代之前的古體詩,比如魏晉時期曹操的短歌行。格律詩有其固有的平仄格式,句式,字數上也有限制。不僅講求押韻,更注重音律和諧之美,所以創作難度比較高。

唐末時期格律詩創作大咖有很多,比如我們熱悉的李白、杜甫、陸游、李商隱等。近體詩包括絕句、律詩、排律,其中律詩的格律最為嚴謹。詩聖杜甫的一首《登高》就被世人評為古今七律第一,千年以來,無人能出其右。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詩無論從平仄、對仗還是詩詞意境的勾勒,都無可挑剔,杜甫遣詞造句的能力更是爐火純青。這首七律也是近體詩的巔峰代表,教科書式的經典之作。

2、什麼是近體詩的格律?

格律二字,“格”指格式和規定,包括:平仄、字數、對、粘、替、起承轉合,對仗和押韻。“律”指聲律,音韻和諧之美。無規矩不成方圓,以七言絕句為例,就有平起與仄起,首句是否入韻,四種變格。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以這首涼州詞為例,這便是平起首句入韻的作品,平仄韻律兼顧,意境悠遠,將邊塞情懷揮灑的淋漓盡致,堪稱傳世佳作。短短的二十八個字,我們可以領略到詩詞之美,讀來思緒雋永,連綿不絕。

近體詩邊緣化?詩詞愛好者該何去何從?


二、近體詩與現代詩相比有何不同?

1、句式不同,表達方式亦不同

近體詩有其固定的句式,平仄亦有約束限制,而現代詩不同,創作更加隨意,也更加口語話。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徐志摩《再別康橋》節選

同樣是離愁別緒,唐代劉長卿會說“江春不肯留歸客,草色青青送馬蹄。”岑參會說“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徐志摩直抒胸臆,古代詩人婉轉悠揚,不同的表達方式,各有千秋。

2、詞章、韻律要求不同

近體詩用詞高度凝練,簡單的幾行字,不同心境的人讀來會有有不同的感受。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年少時讀來是滿腔熱血,壯志豪情,年邁時讀來卻是回首往事,無限感慨,壯志難酬。

現代詩用詞比較隨性,可替換的詞藻亦比較多,近體詩通常只押一個韻(且都是平音),而現代詩卻沒有確規定,可多韻同押(平仄均可)有的甚至沒有韻律可循。

《斷章》

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卞之琳的這首短詩,深情溫婉,浪漫富有哲理,簡潔明瞭,突破韻律的限制。只要構思巧妙,意境深遠,即使不押韻,亦可稱佳作。

3、創作的難易程度不同

有人說寫近體詩更難,因為有很多束縛,遣詞造句需要深厚的文學功底。其實平仄韻律對於一個格律詩創作者而言是最基本的,根本算不上束縛與累贅。當你寫了很多近體詩後,你會發現平仄前律是寫作的好幫手,你能從中找到最合適的韻腳,最合適的辭藻。

有人說現代詩很簡單,不過就是句子分行罷了。這種說法大錯特錯,好的現代詩,絕非簡單的回車鍵分行就行的,比如之前流行的“梨花體”,被人指責唾棄,很多人都認為這類型的詩,根本算不上詩。近體詩創作難,現代詩亦不易,想要寫出有靈魂、有深度的好作品,都需要下番苦工夫。

近體詩邊緣化?詩詞愛好者該何去何從?


三、衡量詩詞藝術的標準有哪些?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衡量詩詞藝術標準又是什麼呢?

1、作品是否有讀者

詩詞作品,創作出來是給人欣賞的,好的作品自然受人青睞。在還沒有通訊網絡的古代,文學作品傳播具有很大的侷限性。李白為何能成為“詩仙”,被後人稱讚?他的詩作,在當時除了達官貴人喜愛,普通大眾亦愛不釋手。又如宋代的白衣卿相柳永,他的婉約詞深得年輕少女喜愛,編成曲,坊間傳唱。縱觀當下,也有很多詩詞創作者在各大網絡平臺發表自己的詩作,好的作品自然會有人讚譽,轉發,傳播,也會有自己的圈子與粉絲。

詩詞的藝術標準,讀者才有發言權,很多人喜歡給自己貼標籤,冠封號,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其實並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作品。讀者的評價才是最真實,最可信。

2、作品是否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時間是檢驗詩詞藝術的標準,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都是經典。舉個例子,就如當下的一些流行歌曲,或許可以盛極一時,但時間久了就慢慢被世人遺忘。而很多經典老歌,時間越久,卻越有味道。詩詞也如釀酒,經過時間的洗禮,好的作品依舊讓人口齒生香。

近體詩邊緣化?詩詞愛好者該何去何從?


四、近體詩為何會走向邊緣化?

1、時代不同、觀念不同

“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不僅適用於兵荒馬亂的古代,亦適合當今社會。喜歡近體詩創作的人通常會被貼上“文縐縐”、“為賦新詞強說愁”這類的標籤。很多人根本不懂格律,卻對格律詩不屑一顧,百般詆譭,美其名曰“時代在進步,不能守舊”。對於上述這類人,我們沒必要和他們爭論,因為他們會找各種藉口來自圓其說。正因為有這類人的存在,近體詩發展的腳步才會停滯不前,走向沒落。

2、受“商業化”影響

當今社會,各類網絡直播平臺興起,文字、視頻,也趨於商業化運作。我們經常會聽到某某網紅,一夜暴富,帶貨能力有多強,卻很少聽到某個作家,詩人,一夜鉅富。

詩詞在許多人眼裡,一文不值,不具有物質上的價值,只存在於精神層面。而近體詩,更是詩中絕品,創作的人少,欣賞的人更少。舉個例子,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搞笑類,娛樂類的自媒體賬號粉絲過百萬、千萬,很少看到有詩詞文化類的賬號有很多粉絲。詩詞圈本就屬於小眾,很難給讀者帶來的物質上的增益。詩詞文化也越來越淡薄,走向沒落。

近體詩邊緣化?詩詞愛好者該何去何從?


五、近體詩邊緣化,我們何去何從?

1、努力倡導和傳播詩詞文化

之前河北電視臺有一檔文化綜藝節目,特別喜歡,叫《中華好詩詞》。節目中通過背詩,回味經典詩詞,講述詩詞背後的故事,引人注目。

前段時期熱播的電視劇《慶餘年》中也有一個橋段,主角範閒在祈年殿中醉酒賦詩過百首,每一首,每一句都是經典,震撼人心。這不僅是劇情的需要,更是不忘初心,不忘經典,弘揚中華詩詞文化。

2、讀詩、寫詩

我朋友,一個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在家庭教育上也做到了讓自己孩子從小讀唐詩宋詞,傳承詩詞文化。我是一個九零後,偏愛詩詞,在今日頭條上發表的格律詩詞也超過兩千多首,偶有閒情,便塗鴉幾句。我也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努力發揚和傳承詩詞文化,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與大家一起分享詩詞創作的樂趣。

結語:

即使喜歡近體詩詞的是小眾,我也樂在其中,用詩詞文字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音韻平仄中享受詩詞之美。

近體詩邊緣化?詩詞愛好者該何去何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