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日趨成熟,加密貨幣企業併購的變化預示著更多的整合

摘要: 行業日趨成熟,加密貨幣企業併購的變化預示著更多的整合

普華永道的一份報告顯示,儘管加密市場遭遇熊市,但行業卻在日趨成熟。

行業日趨成熟,加密貨幣企業併購的變化預示著更多的整合

根據普華永道(PwC)最近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即使是在現在的熊市時期,加密貨幣行業也在繼續走向成熟。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調查結果顯示,雖然2019年加密貨幣領域的併購交易數量下降了40%,但資金現在都流向了老牌公司,而不是還處於種子階段的初創公司。

此外,隨著市場變得更加統一,不再那麼以美國為中心,加密貨幣行業內的原生玩家開始從機構投資者手中佔據一席之地。那麼,這對行業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機構投資者是否會對加密貨幣重燃興趣?

加密寒冬的影響已持續多年

普華永道的報告指出,在2019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加密貨幣市場都在經歷所謂的“加密寒冬”,與前一年相比,併購行業出現了一些明顯的後果。

雖然行業在2018年也主要是熊市,但下跌趨勢直到第二季度才加速,並於去年12月達到一個臨界點,當時“加密寒冬”一詞開始被廣泛使用。因此,當機構早就開始切斷與加密貨幣行業的聯繫的時候,2019年期間的現金流出情況就更加明顯了。面向加密貨幣的投資管理公司Arca的首席投資官傑夫·多爾曼(Jeff Dorman)向Cointelegraph發表置評時解釋:

“2018年,在牛市結束後,加密服務提供商的數量明顯超過了客戶數量,而且大多數提供商的產品並不能完美地匹配市場。”

事實上,據報道,去年加密領域的融資活動減少了40%,同時併購交易量也下降了40%。挖礦領域受到了主要衝擊,由於加密貨幣價格的斷崖式暴跌,該行業的利潤大幅下降,甚至像Bitmain這樣的大企業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由此,挖礦業去年的加密併購交易僅佔整個市場的15%,成為最不被併購選擇的行業。

因此,隨著投資開始轉向加密貨幣解決方案,以及諸如媒體、諮詢和研究等外圍領域,加密併購交易在2019年出現了顯著的多樣化轉變。

美國不再是併購交易的主舞臺

根據上述報告,在融資和併購交易的總市值中,美國失去了其主要地位,其份額從55%下降到48%。而亞太地區以及歐洲、中東和非洲現如今佔據了較大份額,這些地區的總價值增長到了51%。

專家們對於美國為何落在後面持有不同的看法。曾在德勤和華興資本從事過主流併購業務的香港加密貨幣平臺Crypto.com聯合創始人Bobby Bao認為,這是由於不同地區的企業思維不同。他告訴Cointelegraph:

“一般來說,美國的加密貨幣公司更多的是主要專注於自己的核心業務,而亞洲公司的增長戰略更傾向於關注其產品的多樣化,同時更注重生態系統的建設和擴張。”

數字資產數據提供商The Tie的首席執行長約書亞·弗蘭克(Joshua Frank)則表示,監管的不確定性和美國的市場滲透率可能是出現這些數據變化的主要因素。他認為,一些公司會故意選擇在監管鬆懈的司法管轄區內運營:

“加密貨幣還沒有像其他市場那樣滲透到美國市場。另一個問題是,監管的不確定性給初創企業和行業新手在美國境內運營的能力設置了很高的門檻。而其他國家/地區的監管相比之下更有利於數字資產行業的增長。”

來自Arca公司的Dorman告訴Cointelegraph,像新加坡、日本和馬耳他這樣的國家提供了更有利於區塊鏈的法規,而且比起遵從美國當局的監管,加密貨幣玩家更容易將其業務轉移到這些國家。他還強調了這一趨勢的另一個潛在原因:在美國加密貨幣市場上有很多成熟的參與者,而併購交易選擇目標主要是未成熟的企業:

“現在美國加密市場絕大部分由成熟的企業組成,這些企業不太可能成為併購的目標(不過他們可能會是收購者)。新成立的、規模較小的公司反而更有可能成為收購活動的目標,而且這些小公司也正在美國以外的地區進行合併。”

對此,初創公司Skale Labs的首席執行官傑克·奧霍勒蘭(Jack O'holleran)表示,普華永道的數據可能並不完全準確:

“我認為併購數目正在從美國轉移的數據具有誤導性,因為有很多強大的團隊與美國員工一起從事美國以外的加密貨幣業務。在某些地區,美國確實有強勁的項目增長,但是硅谷仍然明顯地在生產數目最多的初創公司。”

Skale Labs是一家初創公司,擁有超過40名投資者,為其去中心化的以太坊兼容網絡提供了數輪融資。

行業正在整合

普華永道報告中的另一個重要亮點是,加密行業正變得更加統一和成熟。該報告稱,2019年,行業裡超過一半的併購活動是由加密貨幣玩家推動的,而融資“更傾向於發展到後期階段的公司”。該報告的摘要總結稱,行業裡多達90%的併購交易是“戰略性的”,並且是由專注於加密貨幣的參與者推動的。

弗蘭克在與Cointelegraph往來的電子郵件中指出,整合“是必要的,也是成熟的標誌”,尤其是考慮到沒有一家數字資產公司似乎真正壟斷了部分市場。他總結道:“整合使企業能夠實現規模經濟,與其收購的企業共享知識和網絡,並最終為終端用戶開發出更好的產品。”

傑克·奧霍勒蘭認為,這種統一是“一個好跡象,表明我們在加密貨幣領域有一個不斷髮展的生態系統”,但它也提醒我們,這個行業可能仍將保持其獨特性。“由於技術和組織的分散性,市場成熟的最終狀態將與傳統軟件市場截然不同,”Bobby Bao似乎對加密貨幣併購市場的現狀更為不滿,但他對其未來還是充滿信心:

“在2017年至2018年期間有很多併購交易,因為加密領域的交易數量和規模在穩步上升,並創下新紀錄。但興奮的市場情緒很快就平靜下來了;隨著市場炒作的消退和更嚴格的監管出臺,私人和公共市場都經歷了一場洗牌。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短期衝擊不會改變行業的長期增長軌跡。”

對於合併減少的潛在原因,加密貨幣研究公司Messari的分析師傑克·珀迪(Jack Purdy)對Cointelegraph解釋稱,這可能“主要是熊市引發的結果,是熊市導致收入困難或企業難以籌集到額外資金進行收購”。他還解釋說,“那些發現了能創造輔助收入機會的大公司,正在挖走那些擁有潛在實用性產品的強大團隊。”

在行業內,此類併購交易的最新例子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該公司在本月早些時候宣佈,將以未公開價格收購CoinMarketCap,該平臺是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加密數據網站之一。

相關推薦:大部分加密貨幣社區贊成幣安收購CoinMarketCap

至於2019年期間,前三大併購交易分別是:總部位於美國的Kraken以至少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總部位於英國的加密交易平臺Crypto Facilities;印度尼西亞的乘車服務巨頭Gojek收購了菲律賓的加密貨幣相關公司Coins.ph,據報道,其收購價為7200萬美元;而美國加密貨幣巨頭Coinbase以5500萬美元的收購價合併了託管公司Xapo。

機構投資者的興趣並沒有完全喪失

這一合併趨勢也證實了機構投資者對加密貨幣行業的興趣正在減弱。Bobby Bao表示,自加密貨幣熱潮興起以來,監管的不穩定性一直存在,這是一個關鍵因素,且在未來幾年裡可能會繼續阻礙行業:

“風險投資等傳統金融機構正在限制用於加密貨幣行業的基金數量,從很大程度上來說,這是由於法規的出臺數量和不斷變化的監管複雜性,這些變化往往會嚇跑或迷惑傳統的風險投資。隨著加密貨幣行業的成熟和擴張,更多的監管措施將會出臺,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讓併購市場失去熱度。”

傑克·奧霍勒蘭認為,大多數傳統的硅谷公司“都在耐心地等待市場成形”。傑克·珀迪也同意這一觀點,但他補充說,在2017年至2018年期間,非法行為的普遍存在和行業“普遍缺乏專業素養”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當時,市場正活躍地蓬勃發展,因此開始引起傳統風險投資家的注意。但是,他指出,這些發展對行業來說是必要的:

“熊市使加密貨幣行業急需清除許多遊客,而隨著一大批不可思議的天才日漸湧入,這些想賺快錢的遊客最後只剩下真正的信徒。我認為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直到傳統的風險投資家逐漸意識到這一點。”

2019年的併購交易市場總額約為5億美元,目前尚不清楚2020年間的併購交易量是否會超過它。普華永道報告的作者指出,一直擾亂全球經濟的疫情也會影響到加密貨幣行業,並可能限制行業併購交易的數量和價值。

更多資訊:CointelegraphChina

(1、 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臺“得得號”,稿件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2、 凡“得得號”文章,原創性和內容的真實性由投稿人保證,如果稿件因抄襲、作假等行為導致的法律後果,由投稿人本人負責。3、 得得號平臺發佈文章,如有侵權、違規及其他不當言論內容,請廣大讀者監督,一經證實,平臺會立即下線。如遇文章內容問題,請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