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讀書?職場人讀書是否需要功利性?

魯北老王


你好,我來嘗試回答一下。或許跟您期望的答案不太一樣那個,不過希望您耐心看完。

我發現你把這兩個不同層面的問題放在一起來問,其實重點應該是在第2個問題,對吧?根據我的經驗,往往很多人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可能也是感覺到了讀書對自己職業的發展沒有十分明顯的幫助,或者說特別功利性的書有可能讀不下去,以及特別想讀的書好像又對職業發展沒有那麼大的幫助。

因為第二個問題相對更加緊迫,我也先要回答你第2個問題。

首先,要明確一下“功利性”這個概念,我們應該同意類似升職加薪、提升職業能力、改善職場關係以及改善自己的物質生活等這些都是“功利性”的範疇,同時也意味著是我們職業發展必須要面對的目標或者困境。

從這個角度來說,讀書要不要功利性還不是重點,因為讀書本身就不是排在第1位重要的。職業發展的助力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要從戰略角度著眼——也就是“職業生涯”的角度,這是因為職業發展是系統工程,而不是單點動作對應單點結果的事情(我本身也是生涯發展諮詢師)。

戰略角度的因素包括是否根據自己的愛幹、能幹、值得幹匹配到了商業、產業、行業發展趨勢中的高速發展的公司平臺,並處於其中的高價值崗位序列,這些是我們在進入一份職業之前的定位問題——定位定江山。

第二重要的是公司的經營管理規範程度,老闆的戰略眼光和價值理念,然後是自己的直屬領導的領導和教練能力——這些屬於戰略和策略的結合部,只不過我們不太能左右了,只能做好選擇得到借力。

第三重要才是自己的努力程度、自我管理、人際關係能力、學習能力這些我們隨時能感受到、隨時影響短期業績表現以及職業感受的因素。這些是典型的策略性問題,而讀書就屬於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投入的部分。

而且,對於提升一個具體的崗位能力來說,尤其是職業早期的基層崗位,所做的學習動作,讀書也排在跟領導學、跟老同事學、實踐試錯學、覆盤總結學以及專項課程之後。這是因為讀書只能獲得“知識”,而從知識到職業能力這個過程實在太漫長,比不上前面這些。

然後隨著職級的提升、專業化的提升,我們對認知提升的需求不是經驗方面的傳、幫、帶可以滿足的,讀書對於擴大我們的認知範圍和深度的作用就越來越高,讀專業方向的理論書籍可以幫到我們更加專業化;讀經管社科類的書籍可以幫組我們提高決策水平和領導力。

所以,也順帶回答了就“職場人”這個角色來說,讀書還是要功利一些的。只是“職場人”背後的人還有自我完善、青草陶冶、素養提升、興趣愛好方面的需求,也需要通過讀書來滿足,包括虛構類的、純文學的。

這些看似“非功利性”的讀書範疇,只要積累足夠深、用得足夠好,假以時日也會加成到職業發展中間來。因為人的內在完善和積累,也會變成促進職業發展的“才幹”部分——也是他人不可替代、體現我們獨特性的部分。

況且職業和生活也不是那麼百分之百的涇渭分明嘛,而即便是讀書休閒放鬆,對於提升工作效率也是有幫助的。只是這個比例,我建議是“葷素搭配”——八二開。

最後,再來回答我們為什麼讀書?

除了上面從職業角度來講的實用性部分,從根本上可以回答:因為我們是“人”!

人有好奇心這個天性,愛智求真可以讓我們少一些愚昧,跨越時空跟智者的溝通可以豐富我們人生的間接經驗,最終是通過浩瀚書海的孜孜以求,在儘可能窮盡世界的廣度和深度之後,也可以為了給自己找到最全面的鏡子,來認識和定義我們自己。

所以,如果我們想讓這一輩子過得不那麼乏味空癟,讀書就是必須的。

最後,再總結一下:

對於職業發展中的能力提升,讀書是排在末位的,請先把前面該做的做到位,不然就會期望過高、勞而無功,反過來懷疑讀書本身;對於職業長期部分的分析決策、才幹養成、創新創造來說,讀書是極高的營養補充;對於一輩子來說,我們生而為人,“不讀書,毋寧死”。

和傑哥一起勇闖生涯


關於為什麼讀書,我曾寫過一篇長文叫《讀書有用》,文中舉了契訶夫短篇小說《打賭》中的例子:


一個銀行家和一個年輕律師打賭。如果律師可以呆在囚室裡十五年,不能出門只能看書,期滿就得到銀行家兩百萬賭注金。律師天天看書,什麼書都讀。


十五年期限到來前一天律師卻故意違約了,他走出囚室時給銀行家寫了一封感謝信。信中有這麼一句話:

書給了我智慧。不倦的人類思想千百年來所創造的一切,如今濃縮成一團,藏在我的頭顱裡。我知道我比你們所有的人都聰明。


可見讀書無價,它讓我們身陷囹囫給心靈以安寧,無論面對多麼枯燥乏味的生活都過得有趣。因為我們可以自由構建精神王國,自己就是君王,任何時候都有辦法子自娛自樂。


至於職場讀書人是否需要功利性?當然需要。


我所認為的功利性讀書,一般指的是投資理財類,寫作技巧類,演講口才類,銷售類,企業管理類等等。在某一個崗位上,通過讀書來提升自身的技能無可厚非,不少公司甚至鼓勵全員讀書。


我之前所在的公司就定期給中高層管理人員買管理類書籍,而基層員工都根據崗位購買相關書籍。因為有針對性地功利性閱讀,可以把自己的業務短板補上,只有對工作帶來幫助了才有可能事半功倍,不管對升職加薪還是讓自己的工作能力更強,閱讀都是必不可少的。


當我們沒有做到財務自由,還需在職場上打拼時,就不應該害怕別人嘲笑我們讀功利性書籍而沒有品位,而是努力去提升工作能力,過上更好的生活。


就像美國建國之父約翰·亞當斯剛到法國被當地人恥笑不懂音樂和藝術時說的:

我必須學習政治與戰爭,我的兒子們應當學習數學、哲學、地理、自然歷史、造船、航海、商業與農業,這樣他們的孩子們才有權利學習繪畫、詩歌、音樂、建築、雕塑、繡帷和陶藝。


閱讀,是最便捷和最便宜的自我提升方式,而作為職場人士也需要多讀功利性的書。不過話說回來,只要讀的是好書就不應該區分是否功利,因為好書永遠值得閱讀。


讀寫號


您好,我是塵世白蓮,我來說說我的想法。

一、我們為什麼讀書

讀書和不讀書對一個人說話做事的方式和影響是不一樣的。


在我的老家,有一戶人家有三個孩子,一個讀了大學,另外兩個讀到初中就去打工了。讀了大學的,後來努力留在了城裡,他有孩子後,對孩子的學習抓得很緊,教育上的投資很大,孩子學習很好,但日子過得不是很輕鬆,一直在努力奮鬥著。讀到初中的兩個人在鎮上買了寬敞的房子,自己依然在外面打工,孩子的學習屬於散養的狀態,常年沒有父母的陪伴,成績一般。


這三個人對父母都還比較孝順,在他們的媽媽生病後,三個人輪流照顧媽媽,讀到初中的孩子在照顧媽媽時往往嗓門很大,有時和他們的媽媽說話時,直來直去,不會考慮老人的感覺;大學畢業的則慢聲細語,一切順著媽媽的意思,特別擔心老人因為長期臥榻而產生心理負擔,所以一輪到大學畢業的孩子照顧她時,她就眉目舒展,有時和鄰居聊聊天也很開心,但是兩個初中畢業的孩子照顧媽媽時,她則不怎麼說話,時時注意兒子的表情,生怕惹得孩子說話的不耐煩。


從以上兩點,我們可以看出:A.自身有文化的人會更注重家庭的未來,孩子則是一個家庭最重要的未來,而父母的眼光決定了孩子的未來。B.哪怕是在照顧家人方面,讀書與沒有讀書也體現出了不同,就像論語中所說“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二、職場人讀書是否需要功利性

就我個人來說,我在進入IT行業後,先後應工作需要,考了安全員、項目經理,起初,我是不願意考的,因為我對它們毫無興趣,而且,我也沒有打算在這個行業打萬年樁,但我還是堅持考了。


考完後,不但覺得對業務更熟悉了些,而且在工資方面也得到了提升,因為這些證書是公司投標時會用到的,所以,對於個人來說,它是加分項。


工作,無論從事哪一行,從事一天,就讓自己更專業一些,這個永遠不會錯,而且技多不壓身,所以,職場讀書,不但是給現在的自己充電,也是給自己的未來鋪路。職場人讀書,帶著目的,這樣效果也許更好,更容易實現自己的小目標。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的問題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