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作答步驟如何才能穩,才能不亂?

海北中公


你好呀!我是河源華圖小二!

很多考生在拿到申論試卷後,看到長達六七千字的材料就會覺得煩躁,越到快交卷這種情緒也越來越明顯。通過多年的培訓經驗和研究,華圖教育專家認為這種情況的出現是由兩點原因造成的:一是不會用申論的答題技巧;二是平時做的題太少,自身積累不夠。下面本文就如何巧用答題技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各位考生獻上詳細的解析。

  一、仔細審題

  所有的考生拿到試卷的時候都會審題,這是毋庸置疑的。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仔細審題。仔細審題是取得高分的基礎。考生在審題的時候應該審題乾和小要求兩部分,明確題幹要求我們答什麼,小要求告訴我們應該怎麼答,這兩個點一定要在審題的時候明確。

  二、選擇要點

  在審題結束後,帶著題乾的要求去材料中選擇要點。要點就是題幹要求寫在卷面上的東西,並且這些要點幾乎全都是在材料中的。考生在作答時還需要注意連詞的使用,大部分考生對連詞不敏感導致遺漏要點的現象嚴重。如“同時”這個詞,如果同時前面的點是答案要點,那麼同時後面的點肯定也是要點,因為它們是並列關係;再如“並且”“還”這些詞,前後都是重點,都應該是考生應該注意的點。

  三、加工要點

  不少考生把要點找出來後就迅速寫到答題紙上,其實這是不明智的。為增加申論作答的難度,呈現在考生面前的材料內容、邏輯是散的,如果不進行內容、邏輯的加工,展現在考官面前的答案也是碎片化的,最終也會導致考生分數的直接下降。從內容上來說,把表示相同內容的答案放到一起;邏輯上來說,有並列、轉折、 遞進等,需根據具體的材料進行邏輯加工。

  四、規範書寫

  很多人認為規範書寫只要寫整齊就行了,整齊是必須的,但還要符合申論特殊的答題特點,如在指定的區域內書寫,即第一題的答案不能寫在第二題的區域內。 這條要求看似簡直,但是還是有考生粗心寫錯了答案區域,如此分數自然拿不到。規範還包括語言的規範,公務員考試是為國家選拔人才,公務員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國家的形象,因此說話的時候度一定要拿捏準,不能說一些和國家政策相悖的語言。

  以上四步是作答申論的必須步驟,想要把這四步靈活的運用,還需考生在考前進行大量的練習,“好槍還需好獵手”,想要“獵”到心中的目標,自身的努力是關鍵。2015省公務員考試就要來臨,預祝各位考生都能在筆試中取得理想成績。


河源華圖


一、吃透材料,閱讀之前要有問題意識,要把亂七八糟的東西看成是一個整體。不論考試題目有什麼要求,總是離不開三個問題,原因,現狀,對策。分析材料的時候要問自己五個問題:1.材料反映的主要問題是什麼,2.材料與材料之間的邏輯關係如何3.問題的表現是什麼,4.問題的根源是什麼,5.對策是什麼。二、閱讀的基本套路:一勾二概三分類。三遍四步法,用30-40分鐘。第一步:對段落標號,勾畫關鍵詞或者關鍵句,1.首尾句原則2.關聯詞原則3。常見詞原則:根源,危害,教育,體制,領導,法律,法規,監督,落實,經驗教訓,經調查,資料顯示,反映,看出,告訴,據某某講,據報道,初步推測,分析,強調,指出,認為。第二步:概括段落大意。一般標註關鍵詞即可,但最終要的是把握材料的整體性,材料之間的關聯性,材料在整個申論材料重的地位,以及從哪個角度分析對自己最有利。特別要注意的是典型現象,事例和圖表。第三步:分門別類,梳理材料之間的關係。橫向原則:並列關係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原因,甲乙丙丁四種現象等等。對立關係如積極消極方面,成績和問題等等。縱向原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結構。多層次原則突破單純的橫向,縱向關係來分類,從材料的複雜性出發多角度分析,這也是以後命題的趨勢。第四步:概括主要內容首先要注意給自己設定的身份。


事業編小助手


老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意在警醒眾人合適的工具、方法對於辦事增速提效的推動作用。同樣,申論作答也並非籠統、隨機完成,而是遵循一定規律和技巧的。其中,作答步驟看似簡單,但對於不同題型而言卻有不同的側重點,需要考生及時掌握。今天中公教育就來說一說。

總的來說,申論的作答按照“審題-找點-加工-書寫”四個步驟展開。我們先以歸納概括題為基礎做一個詳細解釋:

一、歸納概括題

審題關鍵在“六要素”,即題型、範圍、問數、作答對象、特殊要求及字數。(1)題型:根據題乾的問法,“概括/概述/總結/歸納/提煉/列出……”等表述為常見的題型判斷關鍵詞;特殊地,“分析……”若分析的為單一作答要素,同樣為歸納概括題。(2)範圍:歸納概括題一般為片段材料,即限定了材料範圍,會通過“根據/結合給定資料X”等諸如此類的表述給予提示。(3)問數:當題幹中出現了“並/及/和”等並列連詞,或者出現“、”等表示並列的標點符號時,意味著題目有兩問或兩問以上,需要分別作答。(4)作答對象:即圍繞什麼來找點,歸納概括題常見作答對象為“問題/原因/做法”。一般情況下作答對象的給出會比較簡單直接,偶爾會在此基礎上有一些變化或者創新,比如問“尷尬/坎坷/變化/流程/爭議”等,需要考生在認真分析的基礎上明確作答對象。(5)特殊要求:歸納概括題常見要求一般為“全面準確、條理清晰”,意在採點齊全、選用材料關鍵詞、分條羅列。此外,“觀點明確”意味著作答時儘量關鍵詞前置,按照“核心關鍵詞+具體展開”形式作答;“分類合理”意味著需要對答案要點進行合併,分大類呈現。(6)字數:歸納概括題字數一般在200字左右,需要結合要求及要點合理把握。

找點主要是圍繞作答對象,回到材料中,運用材料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定位要點。由於作答對象明確,因此找點帶有很強的功利性,和題幹無關的簡單閱讀即可。

加工過程關注形式和內容的加工。(1)形式上:歸納概括題可以按照“總-分”結構答題;(2)內容上:按照“同義法”“同主體法”“同範圍法”,將相同、相似要點進行合併。

書寫:強調卷面工整,儘量做到不出格、不塗改、不連筆。

二、綜合分析題

審題過程略有區別的在於需要重點審清楚分析對象,因為找點過程角度較多,需要緊緊圍繞分析對象進行。加工時要以內容加工為主的同時注意到邏輯加工,即“提出觀點-論證觀點-落實觀點”。

三、提出對策題

提出對策題目審題要關注問數、作答對象,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找點時要明白不止關注對策詞,還可以找材料中的問題、原因、經驗、教訓,從而在加工中作為推出對策的依據。

四、貫徹執行題

貫徹執行題目審題要把握準確文種、作答對象、特殊要求,以及明確工作目標,認真從題幹中挖掘信息,明確找點的對象。找點過程中需要格外注意材料邏輯,一些程度上可以獲得作答邏輯的提示。加工環節根據格式的要求及要點進行格式和內容的加工。

更多信息點擊鏈接:http://haibei.offcn.com/ 微信公眾號:hboffcn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