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民國人汪精衛——一面志士,一面國賊

對於汪精衛,絕大部分人的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漢奸”二字。1940年,在日本的扶植之下,汪精衛組建了汪偽政府,也稱南京偽國民政府;到1944年,伴隨日本侵華戰爭的節節敗退,汪精衛鬱鬱而終。作為國民黨早期重要人物之一的汪精衛,並非從一開始就是國賊一名。相反,青年的汪精衛還是一名仁人志士,此後才不斷變為我們所熟知的漢奸頭子。

雙面民國人汪精衛——一面志士,一面國賊

早年的汪精衛絕非墮落之人,他頗具才能,口才、文才、詩才都屬上佳,在南洋的一次演講中,其慷慨激昂的陳詞感染了現場諸多華僑,當時的華僑領袖陳嘉庚亦為之叫絕,胡漢民評價其口才時曾說:“餘二十年來未見有公演說過於精衛者。”此時的汪精衛不但才情高絕,更是一位反清的熱血青年。

到1908年底,同盟會發動的起義無一例外的都失敗,這讓汪精衛十分失望,深感自己對不起那些死去的同盟者。於是,他聯合黃復生、黎仲實等人,準備入京刺殺攝政王載灃,以此振奮同盟會成員的信心。1909年初,汪精衛就前往香港,謀劃刺殺的事宜,期間,孫中山雖然多次勸阻,仍不能說服汪精衛暫停刺殺事宜。1910年4月,汪精衛打算與載灃同歸於盡的刺殺計劃暴露,他也被捕入獄,空留一首豪邁之詩:“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

雙面民國人汪精衛——一面志士,一面國賊

之後,同盟會中的人多番斡旋,再加上汪精衛本人的氣節打動了當時的肅親王,最終,汪精衛成功出獄,並且與陳璧君結為連理。這一時期的汪精衛,不得不說是一位大無畏的志士。

隨後二十年裡,汪精衛依舊以正面的形象活躍在歷史舞臺之上。1919年,汪精衛還致電北京方面公開合約之事,並且稱讚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不簽字實乃中國外交新紀元。此後,汪精衛還多次撰文,認為租界、領事裁判權、協定關稅的出現是國之大恥,他極力支持政府廢除不平等條約。一直到20世紀三十年代初的很長一段時間,汪精衛都堅決反對偽滿洲政府,他認為東北是中國固有的領土,如果承認傀儡政府,自己將一輩子不得安心。在人生的前四十多年裡,汪精衛都是一個正義無畏的勇士。

雙面民國人汪精衛——一面志士,一面國賊


一直到1935年,由於在和蔣介石多次鬥爭中落敗,以及其他諸多方面的原因,汪精衛的思想發生了劇變。1937年,汪精衛表示,對於日本的侵華戰爭,政府應當謀求國際力量的協調,對於日本需要的停戰條件,政府應當給予考慮,這意味著,汪精衛依舊從堅決反對不平等條約轉向主動簽訂不平等條約。1938年11月,在德國的撮合之下,汪精衛等軟骨派人士在上海重光堂進行秘密會談,初步商定了如何建立之後的汪偽政府,還制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雙面民國人汪精衛——一面志士,一面國賊

1938年12月,時任國民黨副總裁的汪精衛竟然公然叛逃,從重慶潛逃至昆明。然後包機前往河內,徹底走上投敵叛國之路。抵達河內後,汪精衛發表聲明脫離重慶的蔣介石政權,之後,戴笠派人七次刺殺汪精衛未遂。此後,汪精衛逐漸明白,日本人所說的共榮不過只是噱頭,本質是希望自己賣國;然而,上了賊船的汪精衛再難下來。

雙面民國人汪精衛——一面志士,一面國賊

1940年,汪偽政府在南京建立,汪精衛擔任代理主席。值得一提的是,汪精衛雖然已經坐實了漢奸的稱號,但他內心還是苦楚的,偽政府成立當日,汪精衛滿臉苦楚悽婉,淚水順著臉頰一滴一滴的落下來,或許是在為早年夢想破滅而痛苦,或許是在為自己叛國之行而懊悔,但已經於事無補了。1944年,汪精衛體內生鏽的子彈引發了敗血症,病逝於名古屋,葬於南京中山陵旁邊的梅花山,兩年後,蔣介石派人炸開汪精衛的墓,將其屍體火化。至此,汪精衛徹底灰飛煙滅,只留下身後罵名。

雙面民國人汪精衛——一面志士,一面國賊

縱觀汪精衛的一生,正義時刻並不少,但基本都不為人知;人們所熟知的,大部分都是他漢奸賣國的行為。

PS:圖片源於網絡,侵權聯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