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8个副业,收入是国企工资的10倍:真香!

关注头条号

@啡小沫,专注职场干货,每日更新,和你一起成长。

作者:啡小沫


我有8个副业,收入是国企工资的10倍:真香!


01


朋友开心地发微信和我分享,北京的剧场最近邀请她做直播嘉宾,是个系列节目,后面预计节目还会在大麦上线。


我有8个副业,收入是国企工资的10倍:真香!


近期她手里还有图书策划的活儿,还有帮一位台湾演员运营自媒体的活,她今年3月份还加入了北京一家影视公司的编剧团队写剧本……此外,近她去年拿到了国家经费在做的一个戏曲相关项目也在进行中。


我有8个副业,收入是国企工资的10倍:真香!


这朋友,还是一位宝宝刚刚4个月的新手妈妈。全职在家,各方面的工作邀约,妥妥地排到了6月往后。


她感叹,真是又充实又踏实!


02


去年,我在文章《不上班:我有20种收入来源,比身边95%的朋友更有安全感》中,写到了《零工经济》中的一个案例。


西蒙斯辞掉了《美食与美酒》杂志活动总监的职位,转而担任这个杂志的顾问, 同时,她还是电视真人秀节目《顶级大厨》的评委,是《顶级大厨:甜蜜世界》节目的主持人,为多家公司提供品牌咨询,并担任多家食品领域机构的董事。 她还创办了自己的制片公司,在烹饪频道播出她们公司制作的节目。


她说:“实际上,我比自己95%的朋友们更有安全感,因为我是多样化的。我每年有10到20个收入来源。所以,如果其中一个消失了,我也不必担心。”


我接收到很多质疑的声音:本职工作都做不完,哪有时间搞副业?搞一个副业都身心俱疲,哪有时间搞20个?吹的吧,她是有三头六臂吗?


我有8个副业,收入是国企工资的10倍:真香!


我们再来仔细读一下西蒙斯的副业:美食杂志的顾问,厨艺节目评委,厨艺节目主持人,品牌咨询师,食品机构董事,制作烹饪节目。


而她之前的主业是:美食杂志活动总监。


有没有发现什么?西蒙斯的10-20个收入来源,全部基于她在美食领域深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她看似承担了很多不同的工作,却都是基于同一项能力的变现。


再看我这位坐在家接活接到飞起的新手妈妈朋友。


我们是在一次全国高校戏曲研讨会上认识的。她从戏曲表演、到戏曲编剧,样样在行,甚至能自己做戏服、戏曲头饰,后来还开了自己的戏曲工作室。


她这几个月手头的工作呢?运营台湾昆曲演员自媒体,做戏曲项目,写剧本,策划图书,直播聊戏……看似繁杂,却全部是围绕着她的核心竞争力衍生出来的。


比如这次去北京剧场做直播嘉宾的工作邀约,正来自于她之前一次直播聊戏。别人都单纯聊表演,对外行人士来说显然枯燥,她因为有写剧本积累的丰富历史文化知识,聊起戏曲故事的历史文化经济背景,信手拈来,弹幕暴了,于是主办方点名拉她参加这次的系列节目。


倘若你是今天下班送快递,明天跑滴滴,后天去接P图的零活,大后天去做促销兼职……那20个副业当然不可能完成。别说20个,正常人5个妥妥地累趴下。且,你并不能享受到任何能力积累的复利。


而倘若你是围绕着一两项核心竞争力铺陈开来,那别说是20个收入来源,30、40个也是有可能的。且他们环环相扣,互相促进,你的路必会越走越宽。


03


我自己从北京的国企裸辞至今,已有近4年了。很多人问我,你是否后悔?对未来有没有担心?会不会觉得不稳定?


我一刻也没有后悔过。也并不是国企不好,只是我并不适合。虽是裸辞,我也是认真评估过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天赋后做出的决定,并非头脑发热一时冲动。


而所谓稳定,也绝不是建立在我们依附于某家企业、某个行业,就能长长久久高枕无忧了。一位不断打磨自己核心竞争力、有十几个收入来源的在家工作自由职业者,并不比一位国企职工的稳定性差。


我自己自由职业近1年多,也拓展了7、8项收入来源。


我录过分享自己转行经历的课程、我接其他公众号的约稿、我接杂志的约稿、我的公众号会接一些恰饭文案、我把文章同步到其他平台有广告分成、我接过一些职场理财类咨询分享我的经验、我的理财账户也在源源不断为我赚钱。


虽然很多收入渠道还只是涓涓细流,但我已没有了刚刚成为自由职业者时的恐慌,它们给我力量,支撑着我走出一条越来越宽的路。


再分享两点我的感悟。


1. 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价值点,围绕它持续深耕


举个例子,我与几位擅长写职场、理财文章的小伙伴聊天。哪怕我们聊在追的宫斗剧,在看的古典文学书,也会解读其中的职场逻辑、或是那个时代人的副业思维、赚钱方法,进而写文章分享。


并不是我们对其中的情感故事、人物八卦没有任何兴趣。比如我个人就对《红楼梦》里的镜像关系、阴阳转化很有兴趣。


但是我们都会先基于我们的擅长之处,主动选择我们能更好驾驭的点去深耕,尽可能输出更大的价值。


这也是符合比较优势原理的策略。


你能从市场上赚到钱,一定是你提供了某种价值。如果你对自己的价值很明晰,那你生活中的所有经历,都可以成为反哺你核心竞争力的养分。


2. 实现同一份能力的多次变现


你的能力、你的经验,都是可以实现复利积累的,不要白白浪费它们。


很多旅行博主,除了在自媒体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也会在各平台分享游记赚取收入。有人会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书,获得版税;有人积累了大量旅行经验后,会提供私人定制旅行攻略服务;有人利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成为全球买手。


一些世界知名企业的CEO、高管,会去教授企业管理课程,一小时几千美金,这是他们管理经验的二次变现。


一些连续创业者,会把自己创业翻过的山、踩过的坑,或是拍成短视频分享,或是制作成系列课程,或是做社群孵化同类项目,这是他们创业经验的二次变现。


总之,你一定要让你的能力、你的积累实现多次变现。


你在职场积累的经验,你在行业里爬过的坡趟过的河,你的感悟你的思考,都不要只让它们待在你的脑中。最简单的方式,先去今日头条分享、去知乎分享,让它们为你个人品牌的打造出一份力。


复利的积累并不一定是立刻马上的金钱回报。


我在知乎分享,并没有得到1分钱的直接金钱回报。但持续的分享,让我在知乎也积累了5万多读者,很多合作方也是在知乎看到我联系我。


你把一项能力反复打磨、变现的这个过程,会让你的边际成本越来越低,且这些深耕一定会互相反哺,形成良性循环。


3. 拿出10%的时间精力,尝试新事物


这与围绕一项核心竞争力深耕,并不矛盾。


你必须不断尝试新事物,才能让老树开花,找到更多嫁接自己能力的机会。


这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但你不能忽视它。


倘若你满足于日复一日走在同一条路上,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路越走越窄,探索新世界变成了重要紧急的事情,使你手足无措。


世界这么有意思,用好自己这块U盘,去接入更多主机,不断打怪升级吧。


关注头条号@啡小沫,专注职场干货,和你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