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最大的農民起義——孫恩盧循起義:王謝世家走向衰落的起點

唐朝時期的劉禹錫曾寫下一首《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首詩通過對烏衣巷、朱雀橋的描寫,反映了過去東晉時期王謝兩大家族的衰落。王謝家族的衰落是一段漫長的歷史,中間有政權的變化、戰爭的打擊以及科舉制的推行等因素。而東晉末期的孫恩盧循起義,則是兩大家族衰落的起點。

一,東晉的士族統治

所謂的士族,也就是世家大族,也被稱為“門閥”。士族的前身是戰國時代的士人,在漢朝時期,他們通過兼併土地、壟斷仕途等成為了豪強地主。東漢後期,豪強地主已經成為了世家大族。到魏晉時期,王朝的建立也必須依靠士族的支持,而士族也在國家政權中獲得了特權。曹魏出臺的九品中正制就是一項保護士族特權的制度,特權的保護下,社會上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現象。

東晉最大的農民起義——孫恩盧循起義:王謝世家走向衰落的起點

東晉時期是門閥政治的頂峰。司馬睿南渡之後,大量的北方士族也跟隨南下。東晉政權也就是南北方士族的支撐下而建立起來。終東晉一帶,皇權一直受到嚴重的制約,往往都是士族控制了大權。在這些士族中,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無疑是最為顯赫的。琅琊王氏在東晉早期控制了大權,如王導擔任宰相、王敦掌握東晉上游兵權,有“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桓溫之後,又是陳郡謝氏掌權,出現了謝安、謝玄、謝石等位高權重的人物。

當時的北方士族和南方士族的分佈也是有區別的。南方的土著豪強朱、張、顧、陸等主要分佈在建康一帶;北方南下的士族無法在建康滲透,因而選擇到了其他地區開闢莊園,浙東地區成為了北方士族的首選之地。浙東地區在地理位置上距離建康不遠,擁有良好的耕地資源以及秀麗的山水風光,既能獲得衣食來源,又能流覽山川之美。當時的王謝家族的田園就基本在浙東。

東晉最大的農民起義——孫恩盧循起義:王謝世家走向衰落的起點

但是士族在浙東開闢田園,又加劇了社會矛盾。士族的安逸生活是建立了殘酷的剝削基礎之上的。根據葛劍雄《中國人口史》的資料顯示,魏晉時期的中國大約有一半的人口淪為了依附民,主要有佃農、賓客、部曲、奴婢幾種形式,這些依附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未能進入國家的“編戶齊民”,也難以獲得國家的法律保護。士族可以對他們進行買賣、鞭打甚至殺害,換言之,他們和奴隸是差不多的。

二,孫恩起義的爆發

孫恩本為琅琊人,原本也是士族。孫恩的祖先為孫秀,在“八王之亂”中是趙王倫的謀士之一。後來趙王倫失敗後,孫氏家族就急劇衰落了。永嘉之亂後,孫氏家族移居江南。當時的江南一帶還流傳著五斗米道(道教的分支),信奉該教的人基本都是下層百姓,而孫氏家族也接受了五斗米教,併成為其領導人。

東晉最大的農民起義——孫恩盧循起義:王謝世家走向衰落的起點

五斗米教

孫恩的叔父孫泰通過五斗米教聯絡下層百姓,形成了較好的群眾基礎,《晉書・孫恩傳》稱“百姓……敬之如神,皆竭財產、進子女以祈福慶”。孫泰的行為讓東晉政府感到不安,於是將他流放到了廣州。孫泰到廣州後,被廣州刺史王懷之暫任為代理鬱林郡太守。後來又擔任徐州主簿、新安太守。王恭之亂時,孫泰就私下招募了幾千人的部隊,“三吳士庶多從之”。此後,東晉擔任孫泰起兵,於是將孫泰和他的六個兒子殺害,而孫恩則逃亡舟山群島。

東晉最大的農民起義——孫恩盧循起義:王謝世家走向衰落的起點

孫泰被殺後,他的信徒就傳播他“蟬蛻登仙”了,並且分封支持逃亡海島的孫恩。399年,主持政局的是司馬元顯強制在浙東征兵,企圖組建能夠和北府兵、荊州兵抗衡的武裝力量。司馬元顯的徵兵遭到了世家大族的抵制,於是只能向低級士族開刀。低級士族受到了壓迫和排擠,於是選擇起兵反抗。

就在當年10月,孫恩乘機帶領信徒從海島起兵,攻破了上虞、會稽等地,部隊發展到了幾萬人。於是江南八郡的百姓紛紛揭竿而起,起兵響應。“旬日之中,眾數十萬”,“畿內諸縣,處處蜂起”。在這次起義中,會稽內史王凝之、吳興太守謝邈、永嘉太守謝逸、烏程令夏侯愔等被殺,吳國內史桓謙、臨海太守新蔡王司馬崇、義興太守魏隱、南康公謝明慧、黃門郎謝衝、張琨、中書郎孔道、太子洗馬孔福等遭到殺害。

東晉最大的農民起義——孫恩盧循起義:王謝世家走向衰落的起點

魏晉士族地望分佈

孫恩的起義嚴重危害了謝氏集團的利益,於是東晉派遣北府兵的首領——謝琰為會稽內史兼督吳興、義興軍事,去鎮壓起義。北府兵在劉牢之等人的帶領下不斷擊潰孫恩的部隊,孫恩被迫退守海島進行休整。400年五月,孫恩捲土重來,攻破上虞、山陰等地,殺謝琰及其二子,謝氏集團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此後,東晉再次派遣北府兵鎮壓,孫恩再次退守海島。401年,孫恩再次進攻浙東,此次戰役攻破了揚州、丹徒等地,俘虜高雅之等北府兵高級統帥,但是在和劉裕的會戰中三戰三敗,不得已再次退守海島。

此後,東晉加強了沿海的防務,孫恩軍隊難以獲得補給了。402年,孫恩的部隊在海島發生了瘟疫,損失大半。402年三月,孫恩孤注一擲進攻臨海,結果遭到失敗。孫恩和部下的百多人選擇投海自盡,於是當地人們都傳說孫恩成為了“水仙”。經過此役,宣告孫恩起義的失敗。

三,盧循起義

孫恩投海自盡後,尚有起義軍數千人,他們共推孫恩妹夫盧循為首領。盧循也是來自於北方的低級士族,他的祖先盧湛是西晉經學名家,曾在石趙朝廷中任職,後被冉閔所殺。350年,盧氏南渡江南,後來盧循娶孫恩之妹為妻,兩家形成了親戚關係。

孫恩起義對揚州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當然,這種破壞不僅僅是起義劫掠莊園造成的,還有北府兵的搶奪等因素。如劉牢之在第一次擊敗孫恩後,縱容軍隊燒殺搶掠,“城中無復人跡,月餘乃稍有還者”。戰爭之後,江南一帶“編戶饑饉,公私不贍”“饑饉疾疫”。於是坐鎮荊州的桓玄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這封鎖長江,不給建康提供物質補給,“商旅遂絕”。東晉於是下令討伐桓玄。

東晉最大的農民起義——孫恩盧循起義:王謝世家走向衰落的起點

荊揚之爭

為了穩定浙東一帶,東晉任命盧循為永嘉太守。盧循也想得到一個喘息的機會,於是就答應此事。此後,桓玄於402年勾結北府兵將領劉牢之攻入了建康城,之後稱帝,改國號為楚,東晉實際上就宣告滅亡了。稱帝后,桓玄又大規模殺北府兵高級將領,企圖消滅北府兵的威脅。403年,北府兵的新將領劉裕起兵,桓玄被擊敗,從此劉裕掌握了最高了大權。

東晉最大的農民起義——孫恩盧循起義:王謝世家走向衰落的起點

也就在這一年,盧循乘機起兵進攻東陽,但是被劉裕擊敗。此後盧循轉移到福建一帶,第二年攻下廣州,自稱平南將軍,攝廣州刺史。劉裕此時正忙於消滅桓玄的殘餘勢力,因而正式任命桓玄為廣州刺史,桓玄的妹夫徐道覆為始興相。盧循也答應了劉毅的要求,將俘虜的官吏和士族放回。

409年,劉裕北伐南燕,第二年南燕滅亡。這時候,盧循的部隊已經在廣州休整了五年,實力得到了恢復,劉裕的北伐為其提供了起兵的天賜良機。410年,盧循和徐道覆兵分兩路向建康開進,東部由徐道覆率領,一路沿著贛江北上,攻破贛州、吉安、南昌等地,兵鋒直指建康。盧循帶領西路,沿著湘江北上,一路上攻破長沙、巴陵等地,進入長江。最終兩路大軍在長江之上匯合。大軍匯合後,向建康進軍,擊敗了豫州劉毅,建康陷入了危機。

東晉最大的農民起義——孫恩盧循起義:王謝世家走向衰落的起點

劉裕聽說盧循起兵的消息,趕緊南歸。此時建康人心惶惶,許多人建議遷都。但是劉裕認為“若一旦遷動,便自土崩瓦解”,堅決反對遷都。當盧循大軍到達了淮口後,劉裕宣佈內外戒嚴,下令修築防禦工事,沿江置柵、築壘等。又將江淮一帶的軍隊調集在建康周邊。通過這一系列的操作,建康城已經固若金湯。劉裕南歸之時,盧循猶豫不決,甚至想掉頭佔據荊州,錯失了最佳的進攻時間。


不久,盧循在徐道覆的堅決勸說之下,派遣大軍在建康城附近登陸,尋求和劉裕大軍決戰。但是劉裕將軍隊安置在秦淮河南岸,避其鋒芒,堅壁不戰。盧循的大軍屯兵建康城下兩個月之久,糧食的供給已經嚴重不足,軍隊疲憊。於是盧循選擇退回荊州,等休養後再決戰。劉裕此時抓住機會,調出大軍追擊,雙方在九江一帶大戰,最終盧循大軍失敗。隨後盧循和徐道覆帶領殘餘部隊退回廣州,但是發現廣州已經被劉裕軍隊佔領。盧循攻城不下,又轉戰到交州(越南交趾),最終投海自盡。

結語

孫恩盧循的起義,一共堅持了11年,轉戰了東晉半壁江山,對歷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孫恩盧循起義,破壞了浙東的莊園經濟,加速了士族的衰亡。從此之後,王謝等家族的勢力就再也抬不起頭來。在之後的南朝,王謝家族進一步遭到打擊,不斷走向衰落;第二,孫恩的起義,為桓玄、劉裕的興起提供了機遇,直接導致了東晉王朝的崩潰;第三,孫恩盧循起義,在中國歷史上開闢了依靠海域和水域進行大規模的作戰的先河,對中國古代的海防假設,海軍建設都有重要的啟發作用。


推薦閱讀

挽救了東晉王朝的北府兵,最終也成為了東晉的掘墓人

可歌可泣的祖逖北伐,最終因為東晉王朝內亂而宣告破產

桓溫北伐:將國家統一大業當做野心家的遊戲,難怪東晉無所作為

從氣吞萬里如虎到烽火揚州路,劉裕為何沒能統一中國?

十六國時期,北方陷入了大規模的混亂,東晉為什麼不能實現統一


東晉最大的農民起義——孫恩盧循起義:王謝世家走向衰落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