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拜大將軍有哪些步驟?

年紀輕輕已經到了


在秦漢朝大將軍多為戰事臨時而設,戰必而罷。例如韓信是在劉邦和項羽鬥爭的時候封的,《漢書韓信傳》載

王必欲拜之,擇日齋戒,設壇場具禮。那時候劉邦還未稱帝,所以拜大將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韓信


而在西漢時期,衛青拜大將軍則有天子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即軍中拜青為大將軍。這個時期是處於漢武帝時期,這個時期拜將顯得禮輕了。

霍去病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拜將更加的隨意了,魏國均是以遷大將軍。魏國大將軍多為駐守陣地,如夏侯惇、曹仁、曹真、司馬懿。曹爽、司馬師、司馬昭都是有實權的大將軍,也是以字一筆帶過的。



蜀國的大將軍含金量更大,如蔣琬、費禕、姜維,但也是以遷字結尾的。吳國大將軍沒有什麼價值,大將軍上面還有一個上大將軍。

姜維


西晉的時候為八公之一,可開府置僚屬。到了後期更是名譽稱號,作為加授給大臣、重要州郡長官的戎號。凡加戎號者,可開軍府。唐宋皆是虛職,如驃騎大將軍高力士(宦官)。

清朝時期作為軍階。


大將軍也在中國封建王朝兩千多年來,不斷弱化,從原來的齋戒設壇到持印封將,再到遷字代過。


三天魚頭


簡單來說,看時代。


大將軍是我國古代常用的武將封號,始於戰國,直至清朝,但不同的時期的大將軍職權相差極大,有的只是高級武職後綴,有的卻是軍隊最高統帥甚至軍政一手抓,拜大將軍的步驟也有典型的時代特徵。

漢朝以前:莊嚴隆重

“將軍”一詞的意思就是統軍者,春秋時期列國常以卿統軍,故稱卿為將軍,說明他們一軍之帥的身份,並不是正式官名。

到戰國時期,秦趙燕等國把將軍當成正式官名,並且出現了前將軍、後將軍、上將軍這些職務,常以上將軍為最高軍事武官,比如白起就曾是秦國的上將軍。

大將軍在戰國時期是不如上將軍的,但這一情況在秦末出現了逆轉,因為日後統一天下的漢國,將大將軍定為最高軍事武官,其核心事件就是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

《史記·淮陰侯列傳》載:於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

在蕭何的勸說下,劉邦決定拜韓信為大將軍,他想把韓信叫過來給個大將軍印就差不多了,可蕭何覺得這樣太無禮,為了表示對韓信的尊重,一定要按照禮數來,選個良辰吉時,事先齋戒,然後封壇拜將,這樣才行。


蕭何本人不是儒生,這套規矩也不是他現創的,顯然在此之前正式的拜將流程就是如此。

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而不是上將軍,可能是因為項羽曾經當過上將軍,而上將軍的翻身,要等到隋唐了。

漢朝:使者送印

西漢前期大將軍並不常置,只在戰時臨時受封,戰畢即除,韓信在垓下之戰後被劉邦剝奪軍權,封為楚王,顯然已經卸任漢朝的大將軍;七國之亂時,竇嬰被任命為大將軍,叛亂平定後即解除。

到漢武帝時期,大將軍這個稱謂有了一點變化,雖然它仍然是將軍的最高稱謂,位在三公之上,但卻跟最高的行政官職有了勾連,這源於漢武帝的中外朝制度。

鑑於相權過大,漢武帝開始讓自己身邊的親信參與決策,分享丞相的行政權。這些人直接對皇帝負責,不需經過丞相,被稱為中朝,而以丞相為首的百官則是外朝,朝政大權逐步由外朝轉入中朝。


一開始,中朝的首領是漢武帝的小舅子衛青,他的職務正是大將軍。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載: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即軍中拜車騎將軍青為大將軍,諸將皆以兵屬大將軍,大將軍立號而歸。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春,衛青率領三萬騎兵進攻匈奴,大破匈奴右賢王部,俘虜小王十餘人,匈奴人一萬多,牲畜達千百萬頭。得到捷報,漢武帝應該是欣喜若狂的,立刻派人加封衛青為大將軍,這是對其戰功的褒獎,不過於禮儀來說,已經簡略得多。

大將軍是軍職,所管多為軍務,雖然衛青的建議常被漢武帝採納,但一向謹慎的他並不經常插手內政,此時大將軍還算不上中朝領袖。

霍去病崛起後,漢武帝特設大司馬,加在衛青和霍去病兩人身上,大將軍和驃騎將軍視為平級。衛霍二人都善於明哲保身,並不戀權,直到漢武帝去世,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的名義當政,權力遠超丞相,大將軍才真正成為中朝領袖。

《文獻通考》載:“大將軍內秉國政,外則仗鉞專征,其權遠出丞相之右。”

之後西漢的最高行政官就由丞相變成了大司馬大將軍,漢成帝后期將大司馬由加官轉為本官,大將軍被廢置,大司馬成為最高行政官。


東漢初年大將軍改為在三公之下,漢和帝時期竇憲任大將軍,因為勒石燕然的功績和外戚的權勢,百官聯合奏請以大將軍位列三公之上。

東漢的大將軍開始也不常置,常常是戰亂需要或者獎勵戰功,而且擔任者多為外戚,比如漢安帝時期西羌叛亂,外戚鄧騭率軍出征,班師後出任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也正是漢安帝壞了規矩,始終以外戚耿寶為大將軍,且常年在京師處理政務,漢順帝時期皇后的父、兄、弟相繼為大將軍,位同三公,大將軍走向了西漢大司馬的位置了。

東漢開始在大將軍之上冠以稱號,比如開國功臣景丹為驃騎大將軍,還有建威大將軍、中軍大將軍等等。

漢朝以後:詔書任命

漢末以後戰亂頻繁,將軍號氾濫成了白菜,大將軍也不再具備唯一性,東漢開創的冠號法被髮揚光大,各種大將軍如徵西大將軍、安東大將軍橫空出世,南北朝時侯景更是自封宇宙大將軍。

魏晉南北朝時期,大將軍已經從唯一的最高武職貶值成了高級武職的尾綴。隋朝時,大將軍是統率禁軍高級將領,唐朝時被改為了二把手,位居上將軍之下。同時從唐朝開始,大將軍是武散官的最高級,雖無實權,但聽著很威風。

宋朝時大將軍已經成為空銜,再無統率軍隊的權力。但到了明清時期,這一現象又出現了反覆,明清時期又像漢朝那樣,在戰爭時期特派大將軍統兵,或作為統兵者的後綴,比如徐達、馮勝都擔任過大將軍,清初豪格也曾為靖遠大將軍,也都是戰後即撤。

很顯然,漢朝以後大將軍先是從中央到地方,接著又從地方到中央,但職權的變化,基本昭示他們不再需要封壇拜將這種繁瑣的程序。


平沙趣說歷史


《拜將辭》

古代打仗之前會廣泛選將,選好主將後拜將有幾個步驟:

一,國君離開正殿,在偏殿會見這個主將,跟他說,現在國家有危難,需要你作為主將去應戰,你意下如何。如果主將同意了,就進行下一個環節。

二,國君命太史占卜,選擇吉日,選好日子後君王要在儀式前三天就開始齋戒。

三,立將地點:太廟。當著列祖列宗的靈牌舉行立將儀式。

四,儀式如下:

1)、站位要求:國君進太廟後,站在東面,面向西方;而主將則是站在南面,面向北面(所謂北向稱臣);

2)、國君手拿“鉞”(代表將軍的權柄),先拿鉞的頭部,把柄遞給主將,說一句話:“從此上至天者,將軍制之”。這就授權,明確授予將軍生殺大權。

3)、然後國君再次手拿鉞的柄,把刀刃遞給主將,再說一句:“從此下至淵者,將軍制之”。刀刃向著主將而說的這句話,其實也是告誡主將自重。

4)、國君接著向主將交待作戰的原則如下:

“見其虛則進,見其實則止。勿以三軍之眾而輕敵,勿以受命之重而必死,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勿以辯說為必然。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寒暑必同。如此,則士眾必盡死力。”(主將義務)

這段話的意思是:一,不要輕敵;二,不要輕死冒進;三,不要自持身份而鄙視他人;四,不要把自我意志強加給別人;五,不要固執己見;六,要與士卒同甘共苦。

到這裡,國君立將算是完成。

5)、主將接受斧鉞之後,也要說話:

“臣聞國不可從外治,軍不可從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應敵。臣既受命,專斧鉞之威,臣不敢生還,願君亦垂一言之命於臣。君不許臣,臣不敢將。”(主將權利)

這段話的意思是,主將說既然我這麼大的權力,我就不敢懷有二心,我一定會以死報國。我只要求你,要授權就授我全權,不然我不敢為將。

6)、國君聽到之後,答應授以全權,表示不干預軍隊的指揮。

於是,立將成功。可見,立一個將,是何等的神聖及干係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