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兵仙韓信大將軍究竟有多厲害?

松青追夢人


我們都知道韓信在軍事方面的能力是非常強的,打過這麼多的戰役,幾乎沒有打敗過。說到韓信的故事,是有非常多的,韓信的戰績也是讓人驚歎的,沒有帶兵打過戰,但是卻被稱為大將軍,甚至從沒有敗績的西楚霸王,最後也敗在了韓信的手下,最後在烏江自刎。韓信的打仗的能力,讓很多人讚歎,後世人也是對他非常敬仰的!下面的九個成語中就可以看出韓信有多厲害!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個故事說的是劉邦剛剛到巴蜀的時候,就聽了張良的意見,讓項羽麼有防範的時候,就燒掉了入蜀的棧道。之後用了韓信的計謀,假裝派周勃等人去修棧道,但是是為了吸引對方注意,事實上漢軍的主力已經翻過了秦嶺,直接去攻擊重鎮陳倉。章邯在發現的時候已經無力迴天,趕緊去救援,最後被漢軍打敗,最後只能自殺,劉昂因此平定了關中!

“臨晉設疑”、“木罌渡軍”:說的劉邦帶上五十六萬的大軍之後卻被項羽的三萬精兵打敗,各路諸侯也反水,投靠了項羽,這當中就有魏王豹。劉邦這個是好久讓韓信去討伐魏王豹,對方已經覺察,然後布了重病在河關臨晉關去駐守。韓信打戰是非常靈活的,他佈下疑兵,叫人把船擺好假裝要渡河,事實上主力已經在另外的地方渡河,之後抓住了魏王豹,平定魏國!

“背水一戰”、“拔幟易幟”:在打趙國的時候,太行山有個通道叫井陘口,這裡非常狹小,易守難攻,最小的地方只能過兩輛馬車,如果強行攻打,趙軍的勝算會更大。但是韓信當然也有自己辦法,派一些人帶著漢旗,把趙軍引出來,然後把趙營當中的趙旗都換成漢旗,偽裝成對方的軍營已經被佔領的假象!然後讓人去背水排隊等候趙軍,假裝敗戰退出來,之後趙軍攻入,漢軍全部出動,背水一戰的漢軍追擊,後來韓信抓住了趙王等人。

“沈沙決水”、“半渡而擊”:韓信在拿下齊國的時候,項羽是非常害怕的,說絕對不能被漢軍保衛,所以讓部下龍且帶著楚軍來對抗。龍且也小看了韓信,加上著急立功,所以不聽謀士的勸說,自己就去打戰。韓信晚上就帶人帶上裝滿生子的袋子攔截住河水,之後帶領軍隊去渡河功楚軍。韓信還是假裝敗戰,帶軍渡河後拿走沙袋,龍且沒有了退路,之後被追擊,韓信大勝!

“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我們都聽說過這兩個成語,這是項羽被韓信以及劉邦等人在四面八方圍住。這個時候楚軍有十萬人,漢軍有四十萬人,項羽本來還可以血戰一場,搏一搏的。但是韓信卻用“四面楚歌”的計謀,讓漢軍唱楚國的歌曲,這樣楚軍的士氣大大受挫!項羽自己心態也崩了,之後帶著幾百騎兵突圍,之後烏江自刎!


走路都帶風ll


韓信是歷史上罕見的常勝將軍,被譽為兵仙。

韓信創造了大量經典戰例,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戰術典故:

比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臨晉設疑、夏陽偷渡、木罌渡軍、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傳檄而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

韓信的用兵之道,為歷代兵家所推崇。作為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白起之後,最為卓越的將領,沒有之一。

韓信用兵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用兵,不拘泥於成例,不拘一格,善於轉不利為有利,轉弱小為強大,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

韓信兵鋒所指,所向披靡,先後平定魏,代,滅掉趙,燕,東擊強齊,南滅項楚,名聞海內,威震天下。

所以後人稱韓信為兵仙,神帥。厲害到了這個程度。



知無為而有益


自從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之後,漢朝國土三分之二是韓信獨立平定的,在這期間劉邦兩次突然奪走兵符印信,帶走主力部隊,只給韓信留下一兩千人馬,還要求他繼續攻城略地。即便是在這種情況,韓信仍然能擊潰對手,招募新兵,快速發展新的力量,兵仙的戰略戰術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主導的戰爭幾乎每一場都是給敵人以外科手術式的打擊,垓下之戰的謝幕之作,更是無懈可擊,十面埋伏的排兵佈陣,再加上四面楚歌的心理摧殘,讓項羽連逃跑的勇氣都沒有了


下面大略說一下韓信自出任大將軍以後的征戰過程。他首先拜見劉邦,透徹的分析了楚漢雙方的優勢劣勢,未來走向,然後制定了劉邦領軍抗擊項羽,韓信分兵先去北伐,最後合擊項羽的長期計劃。

而後,韓信先是大敗楚軍,從討伐魏國,代國,開始推進,平定魏代之後,劉邦大敗,幾乎打光了家底,就來把韓信的主力精銳全部拉走,僅留下一小部分人馬,讓韓信繼續攻打趙國,韓信四處招募新兵,越過井陘口,以胡亂拼湊的三萬烏合之眾戰勝趙國二十萬訓練有素的精兵,平定趙國以後派人去燕國陳述厲害,燕國懼怕投降韓信,不戰而屈人之兵。接著韓信帥軍突襲齊國,平定齊國以後,一舉掌控了天下局勢,而後韓信為主帥,在垓下消滅項羽,為劉邦建立漢朝掃清障礙。


非想


韓信號稱“兵仙”,與蕭何、張良並稱為“漢初三傑”。韓信的厲害之處在於其軍事才能當世無人能及,戎馬一生幾乎沒有敗績,其赫赫戰功鑄就了韓信“國士無雙”的威名。

一、暗度陳倉,平定關中


韓信輝煌的軍事生涯從被劉邦拜為大將開始,當時劉邦遇到的首要難題就是如何從漢中出兵。在項羽分封諸侯的時候,為了打消項羽的戒心,劉邦主動燒燬秦嶺棧道,以表示自己沒有擴張的野心。

韓信為劉邦制定了東進爭奪天下的軍事戰略,第一步就是要拿下關中三秦之地。韓信使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一方面安排樊噲等人大張旗鼓地修復棧道,另一方面自己帶領部隊從小道翻越秦嶺山脈,拿下陳倉。等到章邯發現時,為時已晚,韓信擊敗三秦,迅速平定關中之地,為劉邦打下一塊穩固的大本營。

二、第二戰場,擊破魏代


韓信的戰略規劃中,由劉邦率領主力東出函谷關,在中原與項羽主力對戰。而韓信自己則繞到北方開闢第二戰場,順著魏、趙、燕、齊這一線路,對項羽形成戰略包圍。

韓信首選的目標就是黃河東岸的魏國,他故佈疑陣,在黃河臨晉關造船,吸引魏國的注意。而實際大軍卻從夏陽港出發,用木盆、木桶渡過黃河,打了魏國一個措手不及,俘虜魏王豹,魏國平定。接著又北上擊破代國,俘虜代國相國。自此,太行山以西全部平定。

三、背水一戰,韓信滅趙


下一步韓信率領大軍東出太行山,進攻趙國。趙國謀士李左車建議派奇兵截斷韓信的糧道,這樣漢軍必然大亂,可惜沒有被採納。韓信出乎意料地背靠河水,列陣與趙軍決戰,趙軍傾巢而出。由於漢軍沒有退路,個個拼死作戰,以一當十,與趙軍僵持。而韓信另派兩千人的小股部隊,偷襲趙軍大營。由於老巢被端,趙軍一下子崩潰了,被韓信殺得大敗,趙王歇也被俘虜,趙國平定。

四、收復燕齊,垓下決戰


之後韓信一路勢如破竹,接受燕國的投降,又向東攻打齊國。項羽派大將龍且率領二十萬大軍來抵擋韓信,韓信用計截斷河水,龍且輕敵大意率軍渡河,結果韓信水淹楚軍,龍且陣亡。龍且是什麼人?可以說是項羽麾下頭號大將,他的陣亡讓項羽非常恐慌。

平定北方之後,韓信南下與劉邦匯合,與項羽決戰。垓下之戰中,韓信統率三十萬漢軍主力,將十萬楚軍重重包圍。韓信通過“四面楚歌”,讓楚軍誤以為漢軍已經攻佔了楚國,士氣全無。項羽看大勢已去,率親衛突圍,最終在烏江自刎。

因此,韓信在秦末楚漢爭霸的時代幾乎是沒有對手的,無論是西楚霸王項羽,還是復國的六國貴族,都無法阻擋韓信的兵鋒,“兵仙”二字實至名歸。


歷史步行街


我看秦末和楚漢這段歷史,人物是根據個人能力水平依次出場的。

自從幫助秦始皇統一天下最大的功臣王翦將軍逝世以後,天下也算是太平了一陣。除了北方蒙恬跟匈奴的戰事,南方趙佗跟百越的戰事,其他基本上一片太平的景象。而太平,也就造就不出赫赫有名的兵仙。

於是,始皇帝駕崩後,陳勝吳廣在大澤鄉一帶起義了。

如果我們按照段位來給楚漢時代的英雄們排位的話,陳勝吳廣算是黃金級別的吧。

但是陳勝派出去的將軍——周文,算是有一些本事的人物。他率領一支義軍直插函谷關並迅速攻下了函谷關,向咸陽進發。這個周文的段位應該在鉑金水平。同時代的鉑金水平的將軍,最有希望的算是楚國的項梁將軍。

秦朝這邊眼看著敵人都打進函谷關了,這種情況從秦惠文王以後就沒有發生過。於是鑽石段位的章邯出場了。當週文打進函谷關的時候,章邯還在驪山修建陵墓。他的軍隊便由數萬驪山刑徒臨時組建而成,按道理來說戰鬥力應該不是很強。可是章邯就是帶領這樣一支部隊,先是擊敗了來犯的周文,緊接著收復了函谷關,並且出關,追著一眾義軍,各個擊破。而黃金級別的陳勝最終也被章邯滅掉了。項梁也在跟章邯的戰鬥中,陣亡了。至於其他各地復國的反王,明顯水平都在青銅白銀段位,自然也都等著被章邯所滅。

此時,章邯貌似已經是無敵的存在了,眼看義軍就要被章邯平定了。星耀段位的項羽出場了。項羽誅殺了踟躕不前的宋義,奪取了楚軍的指揮權,緊接著在鉅鹿城下,破釜沉舟,率領先鋒隊直接衝擊章邯和王離互相聯通運糧得甬道,並最終打亂了王離的節奏,一波帶走了王離軍團。章邯眼看著隊友被打的屍橫遍野,只得向項羽投降。

下面的事情大家都熟悉了。司馬遷寫的項羽坑殺了20萬降卒。但其實應該是收編了他們。因為鉅鹿之戰之前,項羽僅有數萬軍隊。而這之後,項羽的軍隊已經增加到20多萬的規模了。

劉邦趁著項羽在鉅鹿打團的時候,偷偷發育了一波,並且輕鬆取得了關中。等到項羽來到關中,請劉邦去鴻門赴了宴,然後主持分封了十九路諸侯。其中劉邦被封到了漢中巴蜀之地。並且,將關中之地分封了三個諸侯,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這樣封很明顯,就是讓這三人互相牽制,並且還能幫忙抵禦漢中的劉邦。

以上部分為故事的大背景。這時候,我們故事的主角才開始正式登場。

韓信最初投奔項羽,可是項羽沒有重視。因為項羽的個人段位太高,一般也不會去注意比自己段位低太多的人。而韓信就是吃了這方面的虧,他的表現實在是太不像一個王者級別的人了。反倒像一個青銅白銀。

幸得蕭何慧眼識英才,發掘了韓信並且推薦給了劉邦,要知道,蕭何推薦韓信的時候對劉邦說:”如果大王只想安心做漢王,那你不需要韓信,如果大王想得天下,就一定需要韓信。“這可以說是很高的評價了。接下來,就是王者級別得韓信虐菜的時刻了。

首先,採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派出樊噲、周勃率軍萬餘大張聲勢地搶修棧道,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自己則親率軍隊潛出故道,翻越秦嶺,襲擊陳倉(項羽所封雍王章邯屬地)。並且從陳倉迅速擊敗章邯,另外兩個黃金白銀級別的角色更是不在話下。一舉奪得了關中的大部土地。要知道,諸葛亮六次北伐,姜維九伐中原,都沒有做到的事情,韓信其實在400多年前就給他們打了樣。

劉邦領漢軍主力號稱六十萬人在彭城被項羽的三萬楚軍打得落花流水。退回到滎陽一線。

然後韓信領一支漢軍,在平定了魏王豹的叛亂之後,與劉邦分道揚鑣,北上去平定代地、趙地。背水一戰就是在跟趙國交手的時候做出的戰術。很快又平定了燕國、齊國的叛亂。並且順手滅了項羽手下第一猛將的龍且。等於是砍斷了項羽的一隻右臂。其實龍且的段位也不低,至少是鑽石級別,但是誰讓他遇到了王者韓信呢?

這些戰事其實很激烈,只不過被我們簡單一說就顯得故事很單薄。但是就當時的環境來看,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大的勝利,確實是前無古人的。

最後終於迎來了王者之間的巔峰對決。不過,即使手握六十萬漢軍的韓信,在面對只有十萬楚軍的項羽時,也是不敢掉以輕心的。最終,憑藉人數上的巨大優勢,並且使出了四面楚歌的計謀,韓信完勝了項羽。

作為統帥,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

這樣一位王者兵仙,他不榮耀誰能榮耀呢?


歷史U意思


古代戰場上,謀略計策就寫在兵書上,為何,有的將領依計行事一敗塗地,有的將領卻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呢?實際上,每種計謀都有其適用的戰況,計謀必須符合戰場上的天時地利,否則,使用起來勢必事倍功半,甚至,召來無妄之災。

“背水一戰”是韓信的經典戰術,然而,這種戰術古往今來鮮有名將敢用,當同事們簇擁在韓信身邊問他為何能夠藉此取勝的時候,韓信是這麼解釋的:“當人被逼入絕境之時,求生的慾望會讓人爆發出遠超平時的潛能,藉著這股勁扭轉形勢,擺脫逆境,就能打贏處於劣勢的戰爭。”

韓信的話很有道理,卻隱藏了其中關鍵,那就是,置之死地後有兩種必然結果:一個是“生”,一個是“死”。對戰爭形勢的判斷,直接決定了這兩種結局。若看不透戰場形勢,套用背水戰術,最終難逃死境。

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韓信率數萬新召募的漢軍越過太行山,向東挺進,攻打項羽的附屬國趙國。趙王歇和趙軍統帥成安君陳餘集中二十萬兵力於太行山區的井陘口(也就是今天的河北井陘東),可以說,此時的趙軍佔據有利地形,隨時準備與韓信決戰。

在古代,井陘口是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在它以西,有一條長約百里的狹窄驛道,易守難攻,不利於大部隊行動。當時,趙軍先期扼守住井陘口,居高臨下,以逸待勞,且兵力雄厚,處於優勢和主動地位。反觀韓信,麾下只有萬餘之眾,且系新募之卒,千里行軍,人馬疲憊,處於劣勢和被動地位。

那麼,韓信是如何將戰況導向“生”的呢?我們不妨探究一番。

其一,韓信的對手是趙國大將陳餘,這個傢伙善於正規作戰,對野路子一竅不通。什麼是正規作戰?其實,就是雙方將戰場約在一處視野開闊的寬場,然後,針尖對麥芒的大戰一場,有點君子決鬥的意思。趙軍帳下謀士李左車曾向陳餘獻策,建議偷襲韓信軍的輜重部隊,使遠道而來的韓信軍斷絕補給。

但是,陳餘嚴詞拒絕了這種做法,他仗著自己人多,且優先佔據了有利地形,所以,十分自信。當韓信擺出背水之陣的時候,陳餘還嘲笑韓信不會用兵,鬆懈了下來。倘若陳餘不固執己見,採納李左車的建議,韓信凶多吉少。戰後,韓信拿出千兩黃金緝拿李左車,抓到他後請到帳下做了漢軍謀士。

其二,韓信清楚敵軍將領的為人。歷史資料表明,韓信提前派出探子,在確定陳餘並未採納李左車的戰術後,這才敢排兵佈陣。韓信深知,兩軍交戰前夕戰場情報的重要性,所以,在知己知彼後才敢佈局。倘若,韓信對敵軍形勢毫不知情,他是不會貿然出擊的。

其三,在背水列陣的主戰場外,韓信特地安排了兩千多名騎兵搞了一波“敵後活動”。這兩千個輕裝上陣的騎兵每個人都準備了一面漢軍的戰旗,在繞到趙國軍陣後方的時候,他們拔除趙軍戰旗,插上自己帶來的漢旗。這個舉動看起來沒什麼,但是,卻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背水列陣的漢軍雖然牢不可破,但是,佔盡人數優勢的趙軍仍可以採用圍困的辦法,活活餓死漢軍或採用車輪戰等逼死韓信。可是,漢軍騎兵將趙軍大後方的軍旗全部改換後,前方的趙軍定會認為漢軍有伏兵偷襲夾擊,心理崩潰後的趙軍哪裡會想到圍困韓信呢?這樣,背水列陣的漢軍勇士們可以進一步蠶食“腹背受敵”的趙軍。

其四,背水一戰中,韓信雖然將精銳全部擺在前線上,但是,仍佈置了大量的兵力在暗處,用於埋伏趙軍。史籍記載,韓信揮兵數萬人前往趙國,但是,背水列陣的時候只有一萬餘人被安排在正面戰場上,就算加上兩千插旗的輕騎兵,也遠沒達到部隊開拔時候的人數。

實際上,剩下的幾萬人,都被韓信佈置在暗處,用來夾擊趙軍。歷史資料中並沒有表明韓信設置了伏兵,但卻有這樣的記載:“漢軍前後夾擊,擊潰趙軍,在泜水斬殺了成安君,並俘獲了趙王。”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韓信安排了大量的人手用於夾擊,而並不止先前插旗的兩千騎兵。

畢竟,趙軍號稱二十萬之眾,若用兩千人夾擊還不夠人家塞牙縫的呢。由此可見,韓信不但派人在趙軍後方插旗,還額外設計了伏兵,虛實結合。

其五,背水列陣,必須得讓麾下士兵陷入絕境,但還得給他們希望。韓信是怎麼做的呢?首先,他挑選了不論戰鬥素質還是心理承受能力都過硬的一萬精銳,然後,早餐時僅配發少量的軍糧,讓每個人都餓著肚子。最關鍵的一點是,韓信特地說了一句:“今天,打贏趙軍我們就去趙軍的家裡吃飯!”

食物的量很重要,配發太多達不到效果,太少又讓士兵們餓的頭昏眼花耽誤作戰,食物的配給量必定經過周密的計算。唐代詩人王涯在《從軍行》裡,生動描述了背水之戰,盛讚韓信的高超謀略和指揮藝術:

“戈甲從軍久,風雲識陣難。

今朝拜韓信,計日斬成安。”

古往今來,沒有幾個將領能將韓信的背水戰術在戰場上還原,就是限於以上幾處對天時地利等戰場形勢的約束。馬謖錯誤的估計了戰場形勢,帶著將士們跑到山上,將兄弟們的性命置之死地,想模仿一出韓信的經典戰術,結果卻萬劫不復,就是這個道理。








歪嘴說歷史


韓信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大軍事家,他一生征戰無數次,攻無不取,戰無不勝,難求一敗。且多次是在以少對多,以弱敵強的情況下取得大勝,是當之無愧的"兵聖"。

能取得如此的傲人戰績,韓信必定有常人難以企及的過人之處。中國的成語有關韓信的就有三十幾個,其中的″胯下之辱"就很有名。韓信面對無賴的極具侮辱性的挑釁,並未如常人一般暴跳如雷,前去拼命,也沒有去躲開,而是氣定神閒的給無賴相了相面,從容的從胯下鑽了過去。在″士可殺而不可辱"的中國古代,這可是比丟掉性命還要嚴重的事,但韓信爬起來,只是撣了撣身上的塵土,便揚長而去。韓信得志後並沒報復無賴,還讓他做了一個小官。

通過此事可以看出韓信的心胸之寬,格局之大。遇事能做到為常人之所不能為,忍常人之所不能忍。所以,韓信的成功絕非偶然。

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軍後,給劉邦分析了天下大勢,以及劉邦和項羽的優缺點,堅定了劉邦奪取天下的信心。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十一月,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敗名將章邯,並很快就取得了平定了三秦的勝利。

漢二年(前205年)韓信又大敗楚軍於京縣、索亭之間。

不久魏王豹叛漢,韓信率軍討伐。韓信在河邊擺了一些船,設疑兵假意要在臨晉渡河,主力卻以木桶和木盆等物在夏陽偷渡成功,直撲魏都安邑,俘虜了魏豹,滅魏地設置河東郡。

劉邦又令張耳和韓信一道領兵攻擊趙、代兩國,並擊破代國,俘虜了代相夏說。

韓信和張耳又率軍攻趙,在井陘口背水一戰,大敗趙軍,斬成安君陳餘,俘趙王歇。

漢三年(公元前204年)六月,被楚國打得狼狽逃竄的劉邦渡過了黃河,和夏侯嬰一起來到張耳駐紮在修武的軍中。張耳和韓信還在夢中便被劉邦收了印信兵符。劉邦奪了二人的軍隊,命張耳守趙,韓信為相國,令韓信集合其它地方趙兵去攻齊。

韓信襲擊了齊國,齊王向楚求救。項羽聽說韓信已經攻破臨淄,便派大將龍且率二十萬大軍救援齊國迎戰韓信。韓信設計全殲救援的楚軍,擊殺龍且。不久齊王田廣也被殺死,齊地皆平。

漢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韓信會合劉邦等各路漢軍四十萬人,將項羽率領的十萬楚軍包圍在垓下,韓信指揮軍隊大舉進攻,全殲楚軍,項羽退至烏江邊,自感無顏再見江東父老,羞憤自刎,從此天下大定。

天下平定後,劉邦收了韓信的兵權,並藉故把韓信貶為淮陰侯。

有一天韓信路過樊噲的府邸,煩悶之下便走了進去,敢在項羽面前大塊吃肉,大聲談笑的樊噲,此時卻極為小心殷勤,行跪拜之禮迎接,並說"大王乃肯臨臣",態度極為恭順。能讓樊噲如此敬重的人,全天下也只有韓信一人而已。





大河橋下流


要回答 兵仙韓信究竟有多厲害?我們不如這樣問,韓信為何被後世稱為兵仙?

我們從其手下敗將便可已一目瞭然。

1 秦國名將 - 章邯

章邯,是秦朝的最後一名名將。他一生有兩大功績:第一,用囚徒組建臨時軍隊,擊垮了陳勝吳廣的部隊;第二,在打敗陳勝後,帶著人困馬乏的部隊,在定陶絕地反擊,斬殺項梁,全殲楚軍。因為他的存在,一度讓人民反秦運動陷入低潮。

如果沒有項羽,也沒有韓信,或許章邯可以保住秦朝的江山。

秦朝滅亡後,項羽封章邯為雍王,鎮守秦地,主要是為了鉗制劉邦。可韓信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辦法,直接打了個章邯措手不及。兵敗後,拔劍自刎。

2 楚軍名將 - 龍且

龍且,是項羽麾下第一猛將。章邯率領秦朝大軍,鎮壓各地起義時,一路勢如破竹,直至到了齊國境內,遇到了龍且。據史料記載,章邯聽到龍且名字時,就怕了三分。可見,龍且的戰鬥力有多強。

在公元前203年,項羽聽說韓信帶兵攻破了趙、齊等地,就讓龍且率領20萬大軍迎擊。兩軍在維水對壘,韓信使詐,引誘龍且出擊。然後再派兵截殺,直接斬下了龍且的首級。韓信和龍且,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

3 歷史名將 - 項羽

項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猛將。“力拔山河氣蓋世”的英雄氣概,至今仍是很多歷史迷的偶像。項羽到底有多強,就不過多敘述了。只鉅鹿一戰,就已經夠名垂千古的了。

公元前206年,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掀開了楚漢之爭。韓信帶兵,東征西討,所向無敵。最後在彭城,大敗項羽。一代西楚霸王,被逼退守垓下,在烏江邊揮劍自刎。

除了這三位,還有魏王豹、陳餘等人,也是當時敗在韓信手下的名將。但總體來說,不如上面講的這三位名氣大,就不一一敘述了。

韓信一生戰功赫赫,對兵家思想的傳承也有重要貢獻,卻敵不過朝堂上的鬼蜮伎倆,其結局著實令本劍仙萬分惋惜。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私信刪除,感謝!)


劍仙楊十三


首先我們要知道秦朝一統天下,把六國都全部打趴下了,秦朝的軍事實力是很強的。然而秦二世讓趙高禍害得厲害,最後還被趙高害死。雖然這段歷史,秦朝內部畢竟動亂。但是秦朝軍事實力還是不弱的,而秦朝當時的主力部隊,都是是給項羽解決的,項羽一生也是有諸多經典載入史冊的戰例,素有有戰神之稱。

項羽一生中最著名的戰役有3個:鉅鹿之戰、彭城之戰、垓下之戰。

1、鉅鹿之戰:5萬楚軍秦軍40萬主力,以少勝多,一戰成名。

鉅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後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鉅鹿(今河北平鄉 )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並於八個月後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經此一戰,秦朝主力盡喪,名存實亡。

2、彭城之戰:3萬騎兵,半日之內,擊敗劉邦56萬聯軍。

彭城之戰在漢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發生,是楚漢戰爭其中一場大戰。

彭城一戰,劉邦遭到了自起兵以來的最大的慘敗,楚軍依靠項羽堅毅果敢的指揮,在半日之內以3萬之師擊潰漢軍56萬之眾,殲滅劉邦主力,使劉邦陷入“發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的危機局面,創造了古代戰爭中速決戰的典範,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3、垓下之戰:10萬兵抵70萬軍。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漢戰爭中,楚漢兩軍在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沱河北岸)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

垓下之戰,漢軍適時發起戰略追擊,積極調集援兵,一天不到的時間便全殲十萬楚軍,創造了中國古代大規模追擊戰的成功戰例。

垓下之戰,是楚漢相爭中決定性的戰役,它既是楚漢相爭的終結點,又是漢王朝繁榮強盛的起點,更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轉折點,它結束了秦末混戰的局面,統一了中國,奠定了漢王朝四百年基業。

就這樣一位神一樣的人物,最後還是在最後一場名站場上,被韓信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毫無懸念的打的大敗,可以說是在戰略和作戰外加計謀下,形成絕對優勢下打敗這樣一位戰神。另外劉邦得天下,可以說韓信居功至偉,在項羽當楚霸王分封下的情況下,六國貴族逐步復國,而這些六國貴族都是韓信一一剿滅的,最後剿滅項羽,所以兵仙當之無愧的軍事奇才。


療養師劉sir


說到韓信,就能想到一個典故:韓信帶兵,多多益善。分析韓信,我們不需分析那些耳熟能詳的戰役,單就這個“多多益善”就能概括他的強大。

現在的很多小說迷都會幻想如果自己穿越回古代做一名將軍會如何如何,但帶兵遠不是想的那麼簡單。

我們用一個數學的知識來慢慢了解一下。雙方士兵素質對等的情況下,假設你手下有一個兵,敵人也有一個兵,那麼很簡單,單挑就可以了。那麼假設敵我雙方各有十名士兵,那麼你就可以為他們安排一個進攻隊列或者防禦隊列,還可以用點小計謀。假設敵我雙方各有一百人,那麼你就可以排列陣法,還可以把這些人分成若干小隊,搞一些偷襲策略。

好,現在也許你還很樂觀,我們再把這個數字上升到十萬,那麼接下來你會發現你帶的不是十萬名士兵,而是十萬個麻煩,因為現在你所考慮的不再僅僅是如何排兵佈陣,你要了解部隊的糧草問題;要了解敵我士兵的武器裝備;要了解雙方的特長和弱點;要制定部隊的軍紀軍規;作戰時什麼時候該進攻,勝利了是該追擊還是休整;戰敗了是該後退還是固守;你的身邊會有若干的參將軍師,他們會嘰嘰喳喳的提出不同的作戰意見,作為統帥你要自己分析採納。如果再算上士兵來自五湖四海所存在的語言問題、手下將領的忠誠度和執行能力、每名士兵的智商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士氣高低所激發的譁變可能……方方面面林林總總,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多多益善”所代表的絕不僅僅是數量!

如果你所帶領的這支隊伍是一百萬呢?…………

因此,韓信的強大,不僅僅是因為他取得了多少戰爭的勝利,恰恰是因為他喊出的這句“多多益善”,而縱觀中國歷史有資格喊出這句話的名將更是少之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