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愛情觀:不懼晚婚,等風等你

我,92年,未婚,拒絕來自各方各種形式的催婚。李宗盛的《晚婚》裡唱到的,“我不會逃避,我會很認真。當愛來敲門,回聲的確好深。我從不想獨身,卻又預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靈魂。”

沒錯,晚婚已成定局,我也在等,春暖花開時,真正適合的人迎微風而來。

我的愛情觀:不懼晚婚,等風等你


畢業以後確實也被安排過幾次相親,有加微信的,有見面吃飯的,和大多數討厭相親的人一樣,我是消極敷衍對待的,所以結果總是很快就不了了之,淪為朋友圈不會搭理的陌生人。等突然意識到離三十歲的門檻越來越近的時候,才恍然發現要好的朋友們都結婚生子了,之前看不上的相親對象也在朋友圈曬結婚證了。只有父母和自己本人才把自己當個孩子,而現實這列車已經開出去很久很久,路過森林開到平原,敞闊的迷茫一眼看不到盡頭。

關於愛情觀。我喜歡這樣一句話,很適合現在的我。“晚婚是必然的,閃婚是不可能的,不婚是不現實的,喜歡和合適之間,權衡利弊之後,我依然相信對的人會出現。”

我的愛情觀:不懼晚婚,等風等你


三觀一致,性格相合,不求靈魂契合,至少相處舒服。

現在不像初高中生談戀愛了,哭哭啼啼的猜來猜去、互相折磨。如果遇到合適的人,是希望大家合拍,以結婚為前提認真相處的。三觀相同、性格相合,至少在看待、處理很多事情上,大家目標一致。相處的舒服,可以互相體諒,減少衝突。

女方經濟獨立,男方溫柔體貼。大家彼此最好門當戶對。

不求大富大貴,當然也沒法接受苦哈哈滿目蒼涼的日子,至少達到城市普通小家庭生活水平。這個社會對女人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全職媽媽壓力很大,事業女強人也很難,如何在生孩子之後均衡家庭和事業,會是很大難題。女方經濟獨立才有話語權,在困難重重的婚姻生活面前男方體貼就尤為重要了。

雙方家庭和諧,彼此關係良好,可以融洽相處。

見慣了朋友們吐槽婚後生活和婆媳關係,發現結婚真的不是兩個人的事情,那是涉及兩個家庭,甚至兩個家族的結合。如果雙方家庭可以和諧相處,這樣的愛情和婚姻才更美滿。

彼此互相信任,風雨與共。攜手前行,共同進步。

現代社會年輕人離婚率很高,很多人閃婚閃離,如果生了寶寶,對孩子就是一種傷害。這種時候就會發現父母那輩人對待婚姻的態度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互相信任,有事兒一起扛,攜手向未來。另外關於共同進步這一點,很多情侶或者夫妻在生活中,如果大家進步的步調不一樣,差距就會越來越大,差距一大隔閡就來了,最後只能一拍兩散。所以兩個人一定要一起進步,同步調經營生活。

28歲未婚的我給自己。

“寶貝兒,希望你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可以堅強如鐵,承受委屈,可以軟弱可憐,髒話抱怨。不困頓物質,不奢求精神,知足日常,過好當下。自由獨立,不礙世俗。人生僅此一次,沒有來生,沒有如果,萬事隨心。你有權利做主這一輩子怎麼過 ​​​。所以,不用焦慮,不用恐慌,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給未來的那個你。

你在世界的某個角落,願你生活的精彩,如果你在努力朝我走來,你放心,我在這裡,等風等你。

我的愛情觀:不懼晚婚,等風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