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商人:胡雪岩全传续集2

经商要看胡雪岩,做官要读曾国藩

上回我们说到王有龄刚上任就遇到棘手案件-漕米交兑,胡雪岩提出移花接木之术,伙同周、吴委员长一同前往上海,遇到人生中第二个贵人,漕帮现任一把手尤五爷,请听我继续讲解。

胡雪岩伙同王有龄等人一起从杭州沿着运河东行,一路吃喝玩乐,与船家小妹阿珠调笑,倒也惬意。临近到上海,胡雪岩观察大家的意思,提议修整2天,张胖子带着周吴两位委员长去访“空门艳迹”,胡雪岩则陪着王有龄四处转转。大家都满意而归的时候张胖子带来了一个消息,松江的通裕粮行与漕帮关系密切,近期有十几万石粮要卖。王有龄之前对漕运着实下了一番功夫,一听这消息就知道对路了。

原来漕帮原本应是个富且大的帮派,背靠水运,四通八达,但也因为此而成了松江府、成都府和长沙府的肥缺,各种说法设置拦截,花钱通关,饱受剥削,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疲帮”。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后续将继续说到漕帮与胡雪岩的来回交集。

到了夜里大家坐着闲聊的时候,聊到漕粮征收的话题。清朝当时漕粮增收有五个花样,一则是“正兑”,直接运到京城十三仓交纳;二则是“改兑”,运到通州两仓“京仓”、“通仓”;三则是交“白粮”,就是糯米,运到“京仓”,供祭祀及搭发王公官员俸米之用,规定由江苏的苏州、松江、常州、太仓以及浙江的嘉兴、湖州等五府一州缴纳。四则为“改征”,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征米的改征粮,征杂粮的改征银;五则为“折征”,以实物的征额改征为银子。其中“折征”里又有4种花样,其中“民折官办”,即老百姓纳粮,照价折成银子,由官府代办漕米冲“正兑”或“改兑”

说了这么多,其实无非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层层剥削,最终递交上去的可能是征收的2/3,而且品质层次不齐。

胡雪岩听到这一段解释,脑子里马上转了起来,觉得有路可走,漕帮要卖米,他们刚好要找米来垫一段时间,一拍即合,其他人都愣住,这么简单的道理为啥自己没有想到呢。最后决定,由胡雪岩和张胖子去找通裕粮行,找机会拜见漕帮老爷子,王有龄与周吴委员前去赴知县之约。

最终胡雪岩的建议是否被漕帮采纳了呢?漕帮一大帮派对胡雪岩是怎么个姿态呢?下回继续讲解。

整本书读下来,细节故事最为过瘾,原本打算3篇将整本书的内容转述完,但发现细节不表露是在是太可惜了。如果大家觉得挺有意思的,可以去读原著高阳版的《胡雪岩全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