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畔的传奇:四十岁的梦想,因勇气、努力和坚持,开花结果

阳澄湖畔的传奇故事,四十岁开始的梦想,因勇气、努力和坚持,开花结果!

----蒋坤元《四十才是青春》读后感


阳澄湖畔的传奇:四十岁的梦想,因勇气、努力和坚持,开花结果

【引言】

前几天,我收到了蒋坤元老师从苏州寄来的4本书,都是他近期出版的。

我知道蒋老师是一位成功企业家,就毫不犹豫的先翻开了《四十正青春》。

我猜想他的创业之路上,一定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我想知道他是如何创业成功的。

我和蒋老师的年龄差不多都是60年代生人,我比他小几岁,但在人生的厚度上,他比我厚重很多倍。

我曾经也在企业单位工作多年,深知经营企业不容易,只不过我是给大老板打工,蒋老师是自己当家作主,同时自己找资金找业务,自己扛责任,自负盈亏,这样就艰难百倍。

这本书和这个人

《四十正青春》是他写自己创业的故事,出版于2019年6月,拿在手里还有浓浓的墨香,这是他三十几本书里面的其中一本。

真心佩服他,在忙事业的同时,还能写出这么多书。


阳澄湖畔的传奇:四十岁的梦想,因勇气、努力和坚持,开花结果

这本书前面一部分写他的创业经历,在千辛万苦面前,他是如何一路坚持下来的;

后面一部分是写他和他儿子如何共同把事业推向新台阶的故事。

我猜想这样的安排,他是不是想表达这这三层意思:

他的创业之路上,他要为儿子打好基础,这是他创业的原动力;

把事业成功交付在儿子的肩上,是更重要的使命;

他不但要传承这个家族的企业层次和企业精神,也要把作为父亲个人的优秀品质和人生经验薪火相传下去。

蒋老师在这本书中一共写了231个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它要表达的特殊意义,让人看得有滋有味,思索良久,敬佩不已。

蒋坤元老师是1963年生人,是一个真实而坦诚的农民的儿子,苏州当代乡土文学作家,40岁开始创业,现为苏州市正翔压延厂厂长,苏州好罗计物流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的创业故事发生在阳澄湖边,是一部鲜活的现代创业传奇。

从字里行间中能感觉的出,这都是他真实的生活经历,是编造不出来的,他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部精彩戏剧,七情六欲,苦辣酸甜,无法重复,也没有人能模仿。

为梦想创业,万事开头难,最重要是他说干就干,有勇气行动,才是真正的开始!

蒋老师为什么要创业呢?

这本书的第1篇文章就回答了我们这个每个人都要问的问题。

蒋老师说:

有朋友不止一次的问我,当初你创业的动机是什么?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会去寻找食物吧,而我不是,当时我是阿舅公司的供销科科长,一年报酬十几万元,那时2002年,乡村整体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一个村办厂员工的年薪1万元都不到,而我能拿到那么多,是相当不错了,可是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十几年后,我还能拿那么多吗?

如果说骑摩托车上班的心酸,是一个外因,那么真实的内心想法就是:我得自己创业,为了自己有小车开,这就是他最初的创业梦想。


阳澄湖畔的传奇:四十岁的梦想,因勇气、努力和坚持,开花结果

2002年9月,他以“九牛拉不回之势”,带着我心飞翔的誓言,出来办厂了。

当时没有一个人支持他,家人、朋友都在反对,他阿舅更是诚心诚意的挽留他。

是啊,不是每个人都有蒋老师这样的勇气。我敬佩他这样的勇气。

如果是我,每年拿着比别人多十几倍的工资,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为啥还要去吃苦呢?可能根本就没有勇气放弃现有的一切。

其实,我就是那个没勇气的人。

现在回想当年我40多岁的时候,在我面前也摆着一个机会,我被上海一家汽车配件公司聘请做常务副总,年薪8万,安排住宿,有食堂。

当时我专程到上海那家公司考察,办公环境不错,公司业务前景可期,主要是生产汽车配件,有固定的上下游客户,同事氛围也较年轻化。

只是需要与别人合住,老板在松江租了几套三室二厅的房子,都是非常简陋的装修,比如房间里只有一个小小的衣柜,卫生间公用,而我黄山的家里,二面墙的衣柜差不多都是我的衣服,这样的条件根本没法比。

最终我没有选择留在上海,还是回到了熟悉的舒适区。

一是生活条件落差大;

二是待遇相差无几,我在黄山也是副总,年薪虽然没有上海开的多,但工作压力较小;

三是行业跨度大,感觉已无法融进上海这样大的都市生活圈子,对前方诸多老法确定的因素,内心有些胆怯;

四是家庭原因,如果去上海,就要夫妻二地分居,虽然老公嘴上说支持,但又能坚持多久呢?

如果当初我义无反顾的跳出去了,结果会是怎么样?我不知道。

有可能家散了。

也有可能真的在上海站稳了脚根,开启了生活的另一窗,比现在的天地大很多。

但没有真实经历,就只能有现在一成不变的结果。

但蒋老师就不一样了,他心意已决,说干就干,先租下村子里的一个100多平米的破旧小屋,放进三台机器,就起步了。


阳澄湖畔的传奇:四十岁的梦想,因勇气、努力和坚持,开花结果

“正翔”是他梦起的地方

他给他厂子命名为正翔,寓意为:向正前方飞翔。当时的业务就是做阿舅公司的供应商。

没过多久,在阿舅的帮助下,他下决心拿地建造自己的厂房,那一年他正好40岁,在乡村买了11亩地,他要建造属于他自己的第1套厂房,把厂房面积扩大到的1300多平米,再到后来的2000多平米。一方面出租厂房,一方面做自己的产品业务。

建厂房的过程是非常艰苦的,困难重重,从资金到水电,而且他自己花钱做了一个配电盘,自己投资回填泥土。

我自己在工作的时候,负责并全程参与过单位二个较大的基建项目,对建房子的整个流程还算比较熟悉,从项目可行性报告到规划设计,工程报建、招标、施工监理、工程验收,房产证办理等等,环节众多且繁琐,所以蒋老师关于建厂房的那些叙述,还有他遇到的那些问题,比如投资配电盘的事,我都很有认同感,当时我们单位也是自己单独投资的变压器。

车间变大了,他的客户,也慢慢的增多了,厂子规模和业界名气与日俱增。

为节约资金,凡事亲力亲为,这也是那个特殊年代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记。

我能理解,六十年年代的人,节俭应该说是本性,而不是刻意的。

他自己跑业务。

业务发展的路上,他也交了学费,为节约开支,他一直没有买车,还是骑摩托车,以致于别人都不拿他当老板看待,风雪天里,曾被拒之门外,也曾因产品问题被别人数落……

他自己在车间干活。

人员不够时,自己亲自上阵,为看厂房,一个月不脱外衣,还在车间睡过七个月,春节期间自己在厂里值班,买到阳澄湖土地的时候,他自己穿着短裤下到泥地里打地界桩……

像这样的事例书中还有很多。但他的内心并没有觉得太苦,而是快乐的,特别是回味,就如品经年的白酒,尤为甘甜。


阳澄湖畔的传奇:四十岁的梦想,因勇气、努力和坚持,开花结果

蒋老师的为人处事,有他自己的哲学。

不与三季人语。

在其中一篇文章中,他说:我是出来创业的,不是与人吵架的。

他说了一件事情,就是在村里召开全村企业老总会议时,有一个比他企业做得大的老板,不由分说的伸手就在他前面拍桌子,怒吼道“你算什么名堂,我叫你的厂今天关掉等不到明天。“

当时蒋老师心里想:他老板做大了也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了,想当初他是个小司机,还跟着我跑业务,他生产没资金,我还借钱给他做流动资金,他的父亲那时候被老书记排挤,我和阿舅还为他的父亲四处奔走,我不想当着全村企业老总的面与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争吵,没意思,再说他是小学生,我不想与他一般见识。

遇到这种被别人羞辱的场面,将老师选择一声不吭,回到会议室继续听书记讲话。

这是一个大将能容忍的风度。这也是孔子所说的,不与三季人语的智慧。

有时候一个人就代表一个国家。

有一个韩国老板来租他的厂房,结果投资失败,血本无归,没有钱付他的房租。蒋老师本来可以让他把房租付清,也可以让他以物抵债,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蒋老师最终都没有这样做,而是让他把两卡车的物品也拿走了。

在这个韩国老板面前,蒋老师表现了中国人摆事实,讲道理,不卑不亢,而且得理还让人的品质。

蒋老师说:

我不把别人逼上绝路,我只把自己逼上绝路。

我不喜欢取得一时的胜利,我要的是持续不断的胜利,只有这样我才能变成强者。

我以诚待人不撕破脸皮。

这些品质,在当今社会中,就像是湖里的珍珠,太阳底下,熠熠生辉。


阳澄湖畔的传奇:四十岁的梦想,因勇气、努力和坚持,开花结果

蒋老师对金钱的看法,是一个儒商的思维,他真正懂得什么叫舍,什么叫得。

蒋老师借阿舅和亲朋好友的钱,他妻子说是要付利息,他就一年就多付出去四五十万元的利息。

付出了金钱,却得到了好名声。

生意场上,诚信值是无价之宝。

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蒋老师说他不熟悉的事情他不做,他也不抢活挣快钱,而且他只希望做产品赚钱。

这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他对员工好,每年经济再困难都要带员工出去旅游见识,大的方面说,这是企业文化,是团建,小的方面说,他就是想让大家开心工作,快乐生活,这样的企业才能留住人,也留住人心。

蒋老师在做生意的过程中,也会损失一些钱财。

当赢了官司的时候,他却因为失去了慈悲而伤感。

他会给别人让利润,让房租,甚至免费提供厂房,还给人家付过电费,但从这些看似失去金钱的事情中,他却收获了内心的平安和喜乐。


阳澄湖畔的传奇:四十岁的梦想,因勇气、努力和坚持,开花结果

蒋老师的聪明,就是他非常懂政治,特别是做企业的,这点尤其重要,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很多时候甚至会寸步难行,他知道与政府部门打交道就是要听他们的话,就按照规范与标准来,这就叫政商哲学,如果你搞不懂其中的道理,那你还开什么厂呢?

他之所以没有写每年上交了多少税收,提供了多少就业岗位,具体做了哪些公益善行,但我想一定不少会,不然当地政府和媒体,还有老百姓,怎么会一个劲地夸他。他只是不张扬罢了,他要把自己低到尘埃里,好事不留名,仅交后人评。

再大的困难,都咬牙坚持!

办厂并不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麻烦,但每一次,遇到困难和麻烦的时候,他都能够平心静气的来处理来对待。

有人问,蒋总你成功凭的是什么?

他说凭的是真诚和热忱,还有坚持目标不放松,他们都是我致胜的法宝!

跋涉中,有形形色色的人,有人也欺骗过我,但是没有关系,因为我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我知道世界上本来就有温柔的羊,也有毒蛇之类。

阳澄湖畔的传奇:四十岁的梦想,因勇气、努力和坚持,开花结果

2008年是蒋老师最难的一年,因为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机;

而冬天又遇到了暴雪,正翔工厂的三间房,还有100多平米的车库被雪压坏损失了几万元;

那年还出了一起特大工伤事故。一个员工的双手被冲压机压断,他赔付了17万元。

当时好逻辑也陷入了泥潭。由于建筑材料上涨,成本增加150多万。

蒋老师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坚定创业在阳澄湖。创业的道路曲折漫长,甚至会遭遇头破血流,但我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我会坚持走下去,我相信,朝霞映在阳澄湖上,明天依然美好,也许几十年以后我也是阳澄湖的一个传说。

这就是他乐观坚持的真实写照。

蒋老师最大的远见和决策,就是在阳澄湖买地。

2006年的时候,蒋老师又动了拿地的念头,但是资金不足,他就找了一个合伙人。一次日本之行,更加坚定了他拿地的念头,但回来之后,低价就由10万涨到了15万每亩,没有想到的是短短一年之后,25亩地皮就升值了100多万元。上天不亏待有勤劳善良的人。

25亩,加上建造2.8万平方米厂房,没有两三千万元是办不成的。他凭着自己的好口碑,在阿舅和亲友的帮助下,硬是办成了。

到2013年,蒋老师完成了他的原始积累。当初从0开始创业,经过11年的辛勤积累,他的工厂初具规模,并且与国内几家知名企业建立了供货关系。事业开始走上阳光大道了。

他给自己培养了几个习惯,把自己过成一个快乐的苦行僧。

一旦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就要勇往直前,

不要抱怨,不要退缩,不要理会冷嘲热讽。

他说,你没有变强大,是因为你一直舒服着。这话我深以为然。

蒋老师有几个很好的习惯,可以借鉴:


阳澄湖畔的传奇:四十岁的梦想,因勇气、努力和坚持,开花结果

不在床上看电视的习惯

这一点其实也是很难做到的。

写作的习惯。

他说:晚饭我一般喝二两白酒,然后我洗碗,接着到外面走一个来回,最后回来写作,当然写作的时候我也会在电脑上看看新闻,尤其是军事新闻,这或许是因为我曾是一个兵吧,有人觉得写作是一件痛苦的事,而我觉得写作是一件很愉悦的事,白天我忙碌了一天,回到家里坐到电脑前什么烦恼都放下了,所以我觉得写作是我调整自己心情最好的一个方式。

早起的习惯。

他一般早上5:30起床,然后写一篇日志,然后即可发表,当然写什么已经是打好腹稿的,所以是速战速决,每天如此这是不容怀疑的,你看看我每天早上发的日子就可以验证。

这个习惯也可以甩掉几大街的人,都无法追上他。

他妻子也说他,你是老板,可以放松一下自己,他说不行今天放松自己一次,明天就有理由迟到了,像不像苦行僧啊?他自己说。

你要做大做强做好自己,就必须得这样严格要求自己。

他现在是简书合伙人,日更达人,是我们眼中的网红大咖。


阳澄湖畔的传奇:四十岁的梦想,因勇气、努力和坚持,开花结果

在和儿子晴谷的比赛中,真心当老师,希望儿子赢,事业上台阶,未来更广阔。

蒋老师在阳澄湖,一边建造新厂房的时候,就一边想办法让正翔飞起来,因为如果他正翔做得不够强的,即使他儿子大学毕业了,他也不会来接班。为了正翔,蒋老师每天都在奔跑,把他的不服输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在蒋老师面前有两大艰巨任务,一是如何用更广阔的背景,让企业站新台阶以达到更高层次,二是如何培养儿子热爱这个行当,将事业顺利的交到他的手里,并在儿子手中健康的发展,后者是最重要的。

蒋老师说过,你成功不算成功,只有子女成功才能说你成功了。

蒋老师刚开场时只有几台冲床,年产值才50万元不到。那时候他对老婆和儿子说再过5年,等晴谷大学我年产值要做到500万,儿子说:我争取考上重点大学。

晴谷2007年全国参加高考,顺利的考上了一本,被南京一所大学录取。学的正是机械工程制造专业,这是他厂子用得上的人才。

毕业后又到苏州的大厂里面,锻炼了两年才回到自己的厂里。蒋老师全心全意为儿子铺路。

2013年8月儿子晴谷正式来到厂里任职。这对蒋老师来说真是如虎添翼。

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蒋老师有了儿子的帮助,开始走向新产品开发,添置先进的机器,招聘技术人才,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开始实行团队化管理。

这其实是家族事业向现代化企业蜕变的关键一步,一是人才管理,二是财务管理,必须走出作坊式的小圈圈,什么事情都得家里人或自己人干,经过规范化以后,事业的方舟才会越大,行得越稳。

晴谷年轻,又有知识,懂技术,胸怀抱负,蒋老师给晴谷当最好的老师,对他说世界上没有一步登天的事,让他懂得,在事业打拼的道路上,慢就是快的道理,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阳澄湖畔的传奇:四十岁的梦想,因勇气、努力和坚持,开花结果

蒋老师说他不相信网上那种成功学理论,因为成功总有成功的道理,而失败也总有失败的缘由。

他说:今天我能够拥有亿万财富,或许是我激发了自己赚钱的潜能。

2002年我跳出来自己办厂,当时办厂我就是瞄准汽车零部件生产,这样,我先后与国内几家知名的汽车零件厂家挂钩,从而让我的工厂找到了立足点,尤其是晴谷回来后,由他负责技术开发了许多零件新品,保证了工厂10年之内都可以欣欣向荣。

当初我从穷人变为富人,而他在我打下的基础上,让我们的财富变得越来越多,这是他必须做的一门功课,相信他会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摸索出自己创造财富的一条道路来。

【结语】

阳澄湖畔的传奇:四十岁的梦想,因勇气、努力和坚持,开花结果

凡是有水的地方,冥冥中都充满着灵气。无论在这里创业,还是在这里写作,似乎都有一股用之不竭的坚韧力量。

梭罗在湖边写《瓦尔登湖》出名,海明威在海边写《老人与海》的故事,长年住守在黄山太平湖畔的项丽敏出了写《金色湖滩》,而蒋坤元老师在阳澄湖,一边创业,一边写作,青春和事业两相成就。

羡慕之余,更多的是敬佩和祝福。

衷心祝福蒋老师一家,往后余生,福泽深厚如阳澄湖水,不干不枯!

祝福“正翔“飞得更高!

祝福”好逻辑“行得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