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李適大事年表

李適(kuò)(742-805)唐代宗李豫長子,生母為睿真皇后沈氏,唐朝第九位皇帝。在位時間:779年-805年,年號

建中、興元、貞元,諡號神武孝文皇帝,廟號德宗。

唐德宗李適大事年表

大曆十四年(779年)

二月,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去世,時年75歲,其兄子魏悅自稱留後。三月,汴宋將李希烈逐其節度使李忠臣,自稱留後。五月,唐代宗駕崩於紫宸內殿,時年53歲;太子適即位,是為德宗。閏五月,貶常袞為欺罔,尊郭子儀為尚父,加太尉兼中書令,罷所領副元帥等職。六月,以白志貞代王駕鶴為神策都知兵馬使。

七月,疏理代宗時留滯事項,毀元載、馬璘、劉忠翼宅。罷榷酒。八月,因崔祐甫推薦,起用楊炎為宰相;遣返流配在江南、嶺南的吐番俘虜;上大行皇帝諡號睿文孝武皇帝,廟號代宗。九月,南詔王閣羅鳳死,其孫閣異牟繼位。十月,葬代宗於元陵;吐番、南詔攻蜀;德宗用楊炎議,留崔寧居京師,遣右神策都將李晟赴蜀;李晟連戰獲勝,追至大渡河外。此後,南詔移都陽苴咩城(大理)。十一月,以韓滉為蘇州刺史、浙江東西觀察使。十二月,以楊炎建議,財賦依舊制貯於左藏,以李誦為太子。

建中元年(780年)

正月,改元建中,大赦天下;群臣上尊號聖神文武皇帝。二月,採用楊炎建議,改租庸調為兩稅法。四月,四鎮、北庭行軍別駕劉文喜在涇州謀反被殺。六月,宰相崔祐甫去世,時年60歲,追贈太傅,諡號文貞。七月,王國良投降,斬殺忠州刺史劉晏。八月,尊母沈氏為皇太后。同年,吐蕃歸附,遣使入貢。回紇登裡可汗欲謀攻唐,被部下殺死,擁立合骨咄祿毗伽可汗,唐冊為武義成功可汗;湖南觀察使曹王皋曾創制車般,用人力踏輪行駛;高仲武編成《中興間氣集》;楷書四大家顏真卿去世,時年75歲,追贈司徒,諡號文忠。

唐德宗李適大事年表

建中二年(781年)

正月,成德軍節度使李寶臣去世,其子李惟嶽自稱留後,幽州盧龍軍節度使硃滔率部征討;魏博節度使田悅反叛,神策都戰候李晟、河東節度使馬燧、昭義軍節度使李抱真、河陽節度副使李芃率部平叛。二月,以盧杞為相;振武軍亂,殺其振武軍節度使彭令芳及監軍劉惠光;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反叛。六月,以淮寧軍節度使李希烈為漢南、漢北兵馬招討使,率部征討梁崇義;郭子儀去世,時年84歲,贈太師,諡號忠武。

七月庚申,楊炎罷相,以張鎰為相。侯希逸去世;馬燧、李抱真大敗田悅於臨洺。八月,劍南西川節度使張延賞、東川節度使王叔邕、山南東道節度使賈耽、刑南節度使李昌巙、陳少遊討伐梁崇義,以李希烈為諸軍都統;平盧軍節度使李正己去世,其子李納自稱留後;梁崇義伏誅。九月,李納攻陷宋州。十月,宣武軍節度使劉洽擊敗於七里溝;馬燧大敗田悅於雙岡。十二月,以馬燧為魏博招討使。同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刻成。

建中三年(782年)

正月,硃滔、成德軍節度使張孝忠與李惟嶽大戰於束鹿,李納攻陷海、密二州。閏月,李惟嶽兵敗被殺,馬燧大敗田悅於洹水。二月,李惟嶽部將楊政義以定州降。四月,以盧玄卿為魏博、澶相招討使;硃滔反叛,攻陷德、棣二州。五月,朔方軍節度使李懷光發兵討田悅。六月,恆冀觀察使王武俊反叛。辛巳,李懷光、馬燧、李芃、李抱真與硃滔、王武俊、田悅戰於連篋山,官軍大勝。

七月,殿中丞李雲端謀反被殺。八月,演州司馬李孟秋、峰州刺史皮岸反叛被殺。九月,徵收錢、茶、漆、竹、木稅。十月,以關播為相;李希烈反叛,德宗第五子肅王李詳去世,贈揚州大都督。十二月,詔徐承嗣造《建中正元歷》。同年,書法家徐浩峰去世,時年80歲,贈太子太師,溢號定。

唐德宗李適大事年表

建中四年(783年)

正月,鳳翔節度使張鎰及吐蕃尚結贊盟於清水;李希烈陷汝州,俘獲汝州刺史李元平;令東都、汝行營節度使哥舒曜發兵討伐李希烈。二月,唐軍功克汝州。三月,李希烈入侵鄂州,被鄂州刺史李兼擊敗;荊南節度使張伯儀大戰李希烈戰於安州,李希烈戰敗。四月,以李勉為淮西招討處置使,哥舒曜為副,張伯儀為淮西應援招討使,賈耽、江南西道節度使嗣曹王皋為副;哥舒曜大敗李希烈戰於潁橋。

五月,玄宗第十三子潁王李璬去世,時年64歲。六月,稅屋間架,算除陌錢。七月,以馬燧為魏博、澶相節度招討使;盧杞、關播、李忠臣及吐蕃區頰贊盟於京師。八月,李希烈入侵襄城。九月,神策軍行營兵馬使劉德信大敗李希烈於扈澗;以舒王李謨為荊襄、江西、沔鄂節度諸軍行營兵馬都元帥,徙封普王。

十月,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反叛,犯京師,德宗避於奉天。硃泚反叛,殺司農卿段秀實及左驍衛將軍劉海賓;鳳翔後營將李楚琳殺其節度使張鎰,自稱留後;李希烈陷襄城,宣武軍兵馬使高翼兵敗被殺;硃泚殺涇原節度都虞候何明禮;以姜公輔為相。硃泚兵犯奉天;商州軍亂,商州刺史謝良輔因罪被殺。十一月,劍南西山兵馬使張朏逐其節度使張延賞,張朏被殺。李懷光大敗硃泚於魯店,以李懷光為中書令、朔方邠寧同華陝虢河中晉絳慈隰行營兵馬副元帥。十二月,硃泚攻陷華、汴、鄭二州。

興元元年(784年)

正月,大赦天下,改元興元;去「聖神文武」號;恢復李希烈、田悅、王武俊、李納官爵;關播罷相,以盧翰為相;二月,以李懷光為太尉,李懷光叛亂。三月,李懷光奪鄜坊京畿金商節度使李建徽、神策軍兵馬使陽惠元兵,陽惠元被殺。魏博兵馬使田緒殺其節度使田悅。自稱留後;李懷光殺左廂兵馬使張名振、右武鋒兵馬使石演芬。四月,李懷光陷坊州;姜公輔罷相。涇原兵馬使田希鹽殺其節度使馮河清,自稱留後。

唐德宗李適大事年表

五月癸酉,肅宗第七子涇王李侹去世。六月,姚令言、硃泚伏誅;以李晟為司徒、中書令。七月,李懷光殺宣慰使孔巢父;大赦天下。嗣曹王李皋大敗李希烈於應山。八月,玄宗第二十子延王李玢、代宗第十子隋王李迅去世。十月,以李勉檢為宰相。閏月,李希烈部將李澄以滑州降。十一月,劉洽、邠隴行營節度使曲環大敗李希烈於陳州;蕭復罷相。十二月,渾瑊大敗李懷光於乾坑,玄宗第二十一子陳王李珪去世。

貞元元年(785年)

正月,大赦天下,改元貞元,罷榷稅,德宗下罪己詔。三月,李懷光殺步軍兵馬使田仙浩、都戰候呂嗚嶽,攻陷鄧州,殺唐鄧隋招討使黃金嶽。四月,渾瑊大敗李懷光於長春宮。六月,幽州盧龍軍節度使硃滔去世,涿州刺史劉怦自稱留後;張延賞為宰相;馬燧大敗李懷光於陶城。八月,部下陸續投降,李懷光自殺;書法家顏真卿被李希烈殺害,時年75歲,追贈司徒,諡號文忠。九月,劉從一罷相;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劉怦去世,其子劉濟自稱留後。同年,書法家、僧人壞素去世,書跡有《自敘》《苦筍》等帖,另著有《四分律開宗記》。

貞元二年(786年)

正月,盧翰罷相,以崔造、齊映為相。二月,山南東道節度使樊澤大敗李希烈於泌河。四月,淮西將陳仙奇毒殺李希烈。五月,李希烈將李惠登以隋州降。六月,滄州刺史程日華去世,其子程懷直自稱觀察留後。淮西兵馬使吳少誠殺其節度使陳仙奇,自稱留後。七月,李希烈部將薛翼以唐州降,侯召以光州降。八月,吐蕃入侵邠、寧、涇、隴四州。九月,入侵好畤,李晟擊敗吐蕃於汧陽。十月,邠寧節度使韓遊瑰大敗吐蕃軍於平川。十一月,立淑妃王氏為皇后,不久皇后崩;吐蕃攻陷鹽州。十二月,以馬燧為綏、銀、麟、勝招討使;崔造罷相。同年,趙元一撰成《奉天錄》;詩人劉長卿去世。

唐德宗李適大事年表

貞元三年(787年)

正月,以張延賞為相,劉滋罷相,貶宰相齊映為夔州刺史,以柳渾為相。二月,華州潼關節度使駱元光攻克鹽、夏二州;葬昭德皇后于靖陵。三月,以李晟為太尉,馬燧罷副元帥。五月,吳少誠殺申州刺史張伯元、殿中侍御史鄭常。閏月,渾瑊與吐蕃盟於平涼,吐蕃扣留會盟副使、兵部尚書崔漢衡,殺判官、殿中侍御史韓弇。

六月,吐蕃入寇鹽、夏二州,以馬燧為司徒,李泌為相。七月,以杜希全為朔方、靈鹽、豐夏綏銀節度都統,張延賞去世。八月,柳渾罷相,吐蕃入寇青石嶺,被隴州刺史蘇清沔擊敗;禁大馬出蒲、潼、武關。九月,吐蕃入侵汧陽,攻陷華亭及連雲堡。十月,吐蕃入侵豐義,被韓遊瑰擊敗,入侵長武城,被韓全義擊敗,射生將韓欽緒謀反伏誅。宰相、畫家韓滉去世,時年64歲,有名作《五牛圖》。

貞元四年(788年)

正月,京師地震,大赦天下;以劉玄佐為四鎮北庭行營、涇原節度副元帥。四月,福建軍亂,觀察使吳詵被驅逐,大將郝誡溢自稱留後。五月,吐蕃入侵涇、邠、寧、慶、鄜五州。六月己亥,代宗封子李原為邕王。七月,以渾瑊為邠、寧慶副元帥;寧州軍亂,被邠寧都虞候楊朝晟鎮壓;奚、室韋入侵振武軍。九月,吐蕃入侵寧州,被邠寧節度使張獻甫擊敗。十月,回紇改為回鶻,以鹹安公主下嫁回鶻可汗,加回鶻可汗號為長壽天親可汗。同年,開元寺沙門道一圓寂,諡“天寂撣師”。

唐德宗李適大事年表

貞元五年(789年)

正月,詔出岐山無憂王寺佛指骨迎置禁中精舍。二月,董晉、竇參為相。三月,回鶻忠貞可汗被其弟殺死,自立;李泌去世,時年68歲,贈太子太傅。四月,忠貞可汗之弟被殺,其子阿啜即位;吐蕃入侵長武城,被韓全義擊敗於佛堂原。七月,冊封阿啜為奉誠可汗。九月,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擊敗吐蕃於臺登北谷,攻克巂州。十月,嶺南節度使李復攻克瓊州。詩人戴叔倫去世,時年56歲,代表作《女耕田行》《屯田詞》《蘭溪棹歌》等。

貞元六年(790年)

閏四月,詔常參官、畿縣令言事,免京光府夏稅。八月,殺皇太子妃蕭氏。十一月,朝獻太清宮、朝享於太廟。十二月,吐蕃陷北庭都護府,節度使楊襲古逃往西州。同年,南嶽石頭山僧希遷圓寂,諡“無際大師”。著有《參同契》《草菴歌》;大曆十才子之一、詩人司空曙去世。

貞元七年(791年)

正月,肅宗第九子襄王李僙去世。二月,涇原節度使劉昌築平涼城、朝谷堡。四月,安南首領杜英翰反叛被殺,安南都護高正平憂懼而死。五月,代宗第十六子端王李遇去世。九月,回鶻殺楊襲古。十二月,代宗第四子睦王李述去世。

唐德宗李適大事年表

貞元八年(792年)

三月,宣武軍節度使劉玄佐去世,其子劉士寧自稱留後;山南東道節度使曹王李皋去世,節度判官李實知留後事。四月,吐蕃入侵靈州;殺左諫議大夫知制誥吳通玄;貶宰相竇參為郴州別駕。以趙憬、陸贄為相;德宗命班宏與張滂分掌天下財賦五月;平盧軍節度使李納去世,其子李師古自稱留後。六月,吐蕃入寇連雲堡,大將王進用兵敗被殺。九月,韋皋大敗吐蕃於維州。十一月,山南西道節度使巖震大敗吐蕃於黑水堡;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劉濟及其弟瀛州刺史劉澭大戰瀛州,劉澭兵敗逃往京師。同年,山水田園詩派詩人韋應物去世,時年55歲,詩僧皎然去世;

貞元九年(793年)

正月,恢復稅茶。三月,前宰相竇參被誣陷謀反,賜死。四月,關輔、河中地震。五月,以賈耽、盧邁為相,董晉罷相;南邵王遣使上表歸唐。八月,太尉李晟去世,時年66歲,贈太師,諡號忠武。十二月,宣武軍將李萬榮驅逐其節度使劉士寧,自稱留後。同年,王涇撰成《大唐郊祀錄》;文學家梁肅去世,時年40遂,贈禮部郎中;詩僧寒山圓寂,有《寒山拾得詩》傳世。

貞元十年(794年)

正月,南詔與唐結盟敗吐蕃,大敗吐蕃於神川,遣使獻捷。四月,京師地震。六月,韋皋大敗吐蕃,攻克峨和城。七月,西原蠻叛亂。八月,西原蠻攻陷欽、橫、潯、貴四州。十月,昭義軍節度留後王虔休與攝洺州刺史元誼大戰於雞澤,史元誼戰敗。十二月,因裴延齡誣陷,貶宰相陸贄為太子賓客。同年,大將軍李觀去世,追贈太子少傅。

唐德宗李適大事年表

貞元十一年(795年)

二月,冊拜大嵩鄰為忽汗州都督、勃海王。四月,陸贄等人再度被貶;奚入寇平州,劉濟大敗之於青都山。八月,馬燧去世,時年70歲,追贈太尉,諡號莊武。九月,橫海軍兵馬使程懷信驅逐其兄節度使馬懷直,自稱留後。

貞元十二年(796年)

二月,吐蕃入寇巂州,被刺史曹高仕擊敗。三月,代宗第十四子韶王李暹去世。四月,魏博節度使田緒去世,其子田季安自稱留後。六月,宣武軍節度使李萬榮去世,其子李乃自稱兵馬使,被殺。七月,韓王李迥去世。八月,趙憬去世,時年61歲,贈太子太傅,諡號貞憲。九月,奸臣裴延齡去世,吐蕃入寇慶州。十月,以崔損、趙宗儒為相。

貞元十三年(797年)

正月,吐蕃求親請和,德宗不允。三月,楊朝晟築成方渠、合道、木波三城。四月,吐蕃贊普乞立贊去世,其子足之煎繼位。五月,吐蕃寇巂州,被曹高仕擊敗;義寧軍亂,大將常楚客被殺。七月,京師地震。九月,盧邁罷相。

貞元十四年(798年)

三月,鳳翔監軍使西門去奢殺其部將夏侯衍。五月,長武城軍亂,驅逐節度使韓全義。六月,歸化堡軍亂,驅逐大將張國誠,被涇原節度使劉昌鎮壓。七月,趙宗儒罷相,以鄭餘慶為相。八月,始置左右神策軍統軍。九月,肅宗第十子杞王李倕去世。十二月,明州大將慄鍠殺明州刺史盧雲發動叛亂。

唐德宗李適大事年表

貞元十五年(799年)

正月,代宗第二十子雅王李逸去世。二月,宣武軍亂,節度行軍司馬陸長源被殺,宋州刺史劉逸準自稱留後。三月,彰義軍節度使吳少誠反叛,攻陷唐州。四月,慄鍠伏誅。九月,陳許節度留後上官涗大敗吳少誠於臨潁,吳少誠入寇許州;宣武軍節度使劉全諒去世,都知兵馬使韓弘自稱留後。十月,邕王李原去世。

十一月,山南東道節度使於頔大敗吳少誠戰於吳房;陳許節度使上官涗大敗吳少誠於柴籬;安黃節度使伊慎大敗吳少誠於鐘山。十二月,壽州刺史王宗大敗吳少誠於秋柵;中書令、咸寧王渾瑊去世,時年64歲,贈太師,諡號忠武;諸道兵潰於小溵河。同年,大曆十才子之一、詩人盧綸去世,時年61歲,以《塞下曲》聞名。

貞元十六年(800年)

正月,易定兵大敗吳少誠。二月,以鹽夏綏銀節度使韓全義為蔡州行營招討處置使,上官涗為副使。四月,黔中宴設將傅近逐其觀察使吳士宗;新羅王高信則去世,冊命其嫡孫俊邕為新羅王。五月,韓全義被吳少誠大敗於廣利城;徐泗濠節度使張建封去世,其子張愔自稱知軍事。六月,新羅王高俊邕去世,其子高重熙繼位。

七月,伊慎大敗吳少誠戰於申州,韋皋克吐蕃末恭城。丙寅,韓全義大敗吳少誠戰於五樓。八月,劉濟大敗其弟涿州刺史劉源戰於涿州,將其俘獲;遂州別駕崔位被殺;韋皋克攻吐蕃顒城。九月,貶宰相鄭餘慶為郴州司馬,以齊抗為相。十月,通州別駕崔河圖被殺。同年,僧人圓照撰成《貞元新定釋教目錄》;文學家去世,時年約50歲,著有《枕中記》《建中實錄》。

唐德宗李適大事年表

貞元十七年(801年)

二月,韋皋大敗吐蕃戰於鹿危山。六月,寧州軍亂,寧州刺史劉南金被殺;浙西觀察使李錡殺上封事人崔善貞;成德軍節度使王武俊去世,其子王士真自稱留後。七月,吐蕃入侵鹽州,攻陷麟州,麟州刺史郭鋒被殺。九月,韋鋋大敗吐蕃於雅州,攻克木波城。同年,代宗第十五子嘉王李運去世。

貞元十八年(802年)

正月,驃國遣使入貢。五月,朔方邠寧慶節度使楊朝晟去世。六月,以高固為邠寧節度使;成德節度使王武俊死。七月,以王武俊之子王士真為成德軍節度使,罷正衙奏事。十月,鄜坊節度使王棲曜去世,中軍將何朝宗謀作亂,都虞候裴玢潛匿不救,何朝宗被殺。以同州刺史劉公濟為鄜坊節度使,以裴玢為行軍司馬。十二月,環王陷歡、愛二州。同年,杜佑撰成《通典》;賈耽繪成《海內華夷圖》。

貞元十九年(803年)

二月,安南王季元驅逐安南經略使裴泰,被兵馬使趙均鎮壓。三月,以杜佑檢為相,齊抗罷相。五月,吐蕃遣使入貢。六月,以右神策中尉副使孫榮義為中尉;以劉昌裔為陳許節度使。閏十月,鹽州軍亂,部將李庭俊作亂,殺節度使崔文先,李庭俊被左神策兵馬使李興幹陣法;前宰相崔損去世,贈太子太傅。十一月,以李興幹為鹽州刺史。十二月,監察御史韓愈上疏言事,被貶為陽山縣令。十二月,以高郢、鄭珣為相。

貞元二十年(804年)

正月,以任迪簡為天德軍都防禦團練使。八月,以盧從史為昭義節度使。同年,陳、許軍定名為忠武軍;吐蕃贊普去世,其弟嗣立。茶神陸羽去世,時年49歲,著有《茶經。


唐德宗李適大事年表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

正月,德宗駕崩,時年64歲,太子李誦即位,即是唐順宗。二月,以韋執誼為相;大赦天下,罷宮市。三月,放還後宮及教坊女妓九百人,立廣陵郡王李純為皇太子。四月,分封宗室諸王。七月,橫海軍節度使程懷信去世,其子程執恭自稱留後;令皇太子監國;以杜黃裳、袁滋為相,鄭珣瑜、高郢罷相。

八月,順宗病重,傳位於太子李純,即是唐憲宗;太上皇居興慶宮,立良娣王氏為太上皇后(憲宗之母);該元永貞;貶王抷為開州司馬、王叔文為渝州司戶,永貞革新失敗;韓愈、柳宗元等八人悉數被貶,史稱“二王八司馬”。十月,宰相袁滋被貶為吉州刺史。十一月,回鶻懷信可汗去世,冊其嗣為騰裡野合俱錄毗伽可汗。同年,魏國公、前宰相賈耽去世,時年76歲,贈太傅,諡號元靖。

年輕時期的唐德宗飽受動盪生活,使其深知安定的可貴。所以,繼位以後,德宗大有圖強復興的雄心壯志。但是,他採取的很多措施卻因為安史之亂後唐帝國的積重難返,致使收效甚微,儘管有的初見成效,但也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在一番改革遭遇挫折後,德宗的雄心壯志也隨即消失殆盡。李適一生中,無論是性格還是行動,都充滿了矛盾和悲劇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