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報告質疑中方祕密進行核試驗,外交部:捕風捉影,奉勸美方反躬自省

2020-04-17 02:23

範凌志

李司坤

【環球時報記者 範凌志 李司坤】美國國務院15日發佈《2020年軍控遵約報告》摘要,指責中國未遵守暫停核試驗、導彈防擴散承諾。《華爾街日報》16日稱,報告全文即將公佈,報告顯示“中國可能正在秘密進行低當量的小規模核試驗”。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美方指責完全是罔顧事實,捕風捉影。中國絕不接受並強烈反對。

“中國可能正在進行的核試驗引發美國擔憂”,《華爾街日報》16日以此為題報道稱,美國國務院即將發佈的報告沒有提供證據證明中國違反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但“報告提到一系列活動,令人擔心北京方面可能沒有遵守‘零當量’核武器試驗禁令。這些擔憂源於中國羅布泊試驗場的頻繁活動、現場的廣泛挖掘”。報告稱中國有可能使用特殊的密室來控制爆炸規模。

核軍控專家楊承軍1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羅布泊核試驗場設施建於上個世紀60年代初,“半個多世紀過去,可能那裡的牆皮、水泥地板都裂了,中央空調也需要更換。在這種情況下,調動一些工程裝備對房舍、設施進行維護、修理和保養,不是非常正常的嗎?出現這樣的車輛有什麼奇怪?”

至於報道提及的“特殊密室控制爆炸規模”,楊承軍說,要想做到絕對保密、絕對封鎖而不被外界所知是不可能的,“因為再深的‘密室’也會有放射性物質洩漏出來,或者造成當地的地震”。

《華爾街日報》還稱,美國懷疑中方的另一個原因是,“過去幾年,中國境內旨在檢測放射性物質排放及地震震動的監測站的數據傳輸受到干擾”。報道顯示,有關監測站屬於一個由數百個站點組成的國際網絡,該網絡旨在檢查《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遵守情況。參與國負責運行這些監測站,並自願將數據傳輸給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針對美方的懷疑,該組織一名發言人表示,自2019年9月以來,中國的數據傳輸幾乎沒有中斷過,以前曾出現過數據傳輸中斷的情況,但這是該組織與中方就啟用監測站的安排進行談判所致。

楊承軍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上述監測站會在一定時間段內,有重點地對一些相關國家的預定方向進行監測,屬於一種斷續的監測,並非24小時連續監測,也不是全方位監測,“這有點類似抽查,文中提到的傳輸中斷,可能是中國根據有關程序對相關層面進行了強化和完善,也有可能是受到氣候及地形對信號的影響,絕不會是人為的‘掩蓋’”。

《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於1996年在聯合國大會第50屆會議通過。趙立堅16日表示,中國是首批簽署該條約的國家之一,中國境內監測臺站數據傳輸工作也得到籌委會技術秘書處的高度肯定。

“我可以自信地說,中國對履行《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是非常認真、嚴肅和嚴格的。”楊承軍舉例說,對於已經到服役有效期的核武器,最好的辦法是通過核爆來進行檢驗,以得出是否還能繼續服役並作為武器繼續使用,“但我們沒有這樣做,只是通過計算機系統進行模擬仿真試驗”。他表示,兩種方法的效果肯定有差距,但因《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我們不能這麼做(通過核爆),不能像有些國家那樣說一套做一套。”楊承軍說,當前美國已經將戰術核武器裝備到“戰斧”巡航導彈和其他型號上,並都具有“三位一體”的發射平臺。從現實看,美國才是最先違反《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國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6日表示,近年來,美國每年都炮製所謂的《軍控遵約報告》,擺出一副裁判和法官的姿態,對他國軍控和防擴散政策指手畫腳、說三道四,並將自己標榜為“模範”。這完全是顛倒黑白,倒打一耙。“我們奉勸美方反躬自省,停止對其他國家說三道四。”

楊承軍認為,美國炒作所謂“中國進行小規模核試驗”話題,一方面有想把中國拉入所謂的“核軍控”安排的企圖,另一方面是想為本國發展戰術核武器製造輿論。此外,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感染人數持續增加,此時發佈所謂報告也有轉移矛盾焦點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