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江蘇省委會建言:推動臺資企業儘快實現復工達產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吸引臺商投資成果顯著。促進臺資企業在大陸發展,有利於促進兩岸經濟、人文深化交流,助推兩岸和平統一進程。疫情期間,各地為儘快幫助臺資企業復工達產,相繼出臺了多項對策舉措,及時回應臺商關切,快速解決臺胞困難,有效提振了臺企發展的信心,使得廣大臺資企業復工達產情況持續向好。

民革江蘇省委會建言:推動臺資企業儘快實現復工達產

  但在疫情影響下,臺資企業仍存在產業鏈困境持續傳遞、“招工難”問題依舊嚴峻、流動資金壓力不斷增加、“訂單荒”現象日益顯現等問題。

  為積極助推廣大臺企儘早實現達產,恢復正常運行,民革江蘇省委會建議:

  一、綜合施策減輕臺企負擔

  在薪資支出方面,期待各地人社部門能周全考慮允許企業進行調休補假,以此減少企業停工期間的工資性支出;希望有關部門給予企業稅費、社保及公積金減免支持,並依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捐贈稅收政策的公告》的精神,主動作為,落實好捐贈企業的稅收抵扣;建議各地政府成立防疫專項工作組,集中對企業防疫、復工復產準備、安全生產等進行檢查監督,減少企業防疫臺帳設置,簡化防疫情況上報流程,減輕企業負擔。

  二、多措並舉解決用工問題

  很多臺企屬於製造加工業,對勞動力需求非常迫切。有關部門應對切實落實相關積極支持員工返崗、幫助企業穩崗復產的各類政策措施。鑑於目前處於疫情防控非常時期,建議各地政府加強與甘肅、河南、安徽等勞務輸出大省對接,點對點加大勞務人員的引進,緩解企業用工壓力。同時,加大勞務市場整治力度,嚴厲打擊壟斷行為和“一家資質多家使用”等違規操作,降低用工成本,進一步規範勞務市場。

  三、加強預判應對企業風險

  目前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形勢嚴峻,許多國家生產消費等領域受到衝擊,貿易活動減少,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外貿企業可能將遇到外需不振、訂單減少等問題。各地臺企大多為出口加工型企業,訂單減少會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應幫助企業加強對形勢的預判,引導企業做好風險防範。

  當前,中美貿易戰、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兩岸關係這幾個變數,讓臺資企業猶豫要不要把產能或訂單全部放在大陸。根據過去抗擊非典時期的經驗,臺商在短期內不敢再增資或投資。針對新增投資不足,應推出對增資或新投資的獎勵辦法,鼓勵上半年的投入來拉動下半年及整年達標。

  四、做好臺企疫情防控工作

  鼓勵臺企減少不同國家、地區間的分支機構之間的人員流動,儘可能地通過視頻會議、電子郵件等方式在線辦公,部分工作可通過5G技術保證遠程信息傳輸的實時性、可靠性。

  針對總部在大陸的臺企,相關部門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加強對其境外分支機構防護用品的保障工作,減少因國外醫療資源短缺導致交叉感染造成的不利影響。

  針對部分經常有出入境需求的臺企員工建立個人管理檔案,實時上報並記錄其身體狀況、活動路線及接觸人群,建立風險防範機制,提高風險預警能力,防範疫情的輸入。(本報特約通訊員 黃 列 通訊員 陳 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