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兔技術|杜絕家兔不重視寄生蟲病防控和不及時出欄造成的浪費

一、不重視兔群寄生蟲病的防控

兔的寄生蟲病是由各種易感寄生蟲入侵兔體表面或機體內部,引起的各種疾病。隨著規模化養兔業的迅速發展,兔病的危害也越來越嚴重,做好家兔疾病的防治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養兔技術|杜絕家兔不重視寄生蟲病防控和不及時出欄造成的浪費

其中家兔寄生蟲病是養兔中危害較為嚴重的疾病,其種類繁多,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兔群一旦感染寄生蟲病,輕者導致機體的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其他各類疾病,同時會嚴重影響兔群的生產性能。嚴重時甚至全群覆滅。如與“兔瘟”齊名的球蟲病,能導致中耳炎、耳聾或癲癇發生的蟎病,可引起家兔肝臟損害、消化紊亂,甚至死亡的絛蟲病,這些常見的家兔寄生蟲病危害嚴重且具有高度傳染性,如果管理不善、防治措施不當,將給兔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瞭解兔寄生蟲病的流行特點和臨床症狀,採取合理的預防和治療方法,對於提高養兔經濟效益十分重要。

養兔技術|杜絕家兔不重視寄生蟲病防控和不及時出欄造成的浪費

一些養兔場由於對寄生蟲病危害認識不足,重視不夠,不能堅持做好寄生蟲病的防控工作,往往是出現嚴重症狀了就治一治,不嚴重時就不管不問。致使寄生蟲病在兔場始終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這樣的養兔場非常危險。

因此,規模化養兔場必須重視寄生蟲病的防治工作,保證兔群的健康,才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由於寄生蟲病和外界環境的聯繫十分密切,大大增加了防治工作的複雜性,防治工作必須從流行病學入手,實施綜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收到較好的成效。首先應對兔寄生蟲的危害有較高的認識水平,其次是對本場兔的寄生蟲流行情況有全面的瞭解,再次是掌握本場主要寄生蟲的流行病學,在此基礎上,制定本場的寄生蟲病防治制度,確定適合本場的防治辦法,落實養殖人員防控責任制,採取適時驅蟲、改善環境、改變養殖方式、提高機體的抵抗力等綜合措施開展寄生蟲防治工作。

養兔技術|杜絕家兔不重視寄生蟲病防控和不及時出欄造成的浪費

二、不按照肉兔生長規律及時出售

根據肉兔的生長髮育規律,肉兔體重達到2.5千克或90天左右屠宰上市為宜。每隻兔多飼養一天就會多消耗150~250克飼料,對一個規模兔場來說,每年就會消費很多飼料。

如果養兔場不按照肉兔生長規律及時出售,隨意延遲商品兔的出欄時間,浪費了飼料和人工費用,還使兔舍週轉率下降,直接影響養兔場的經濟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