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盡是假的,武夷巖茶就是證人,妙筆生花才是本事

江郎才盡是假的,武夷巖茶就是證人,妙筆生花才是本事

碧水丹青武夷山,珍木靈芽武夷茶

江郎才盡是假的,武夷巖茶就是證人,妙筆生花才是本事

“江郎才盡”的故事人盡皆知,說的是江淹在晚年時寫不出好的詩文來被說才華到頭了。現在也用它來形容一個人才情減退的狀態。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就是江郎和武夷巖茶的故事,他們之間的牽絆很多人都不知道。

江郎才盡是假的,武夷巖茶就是證人,妙筆生花才是本事

江淹 南朝政治家 文學家 歷任宋、齊、梁三朝,可謂“三朝元老”。《江文通集》是江淹到武夷山旅遊時留下的作品 現被認為是有關武夷山茶最早的記載


看到這裡就有疑問了,南朝已經有巖茶了?現在沒辦法考證,但是江淹和武夷巖茶的緣分的確可以說明江淹並不是江郎才盡。我們都知道的歷史是江淹幼年喪父,由母親教他識字,在文學方面很有天賦,三歲識字,七歲能詩,很受當時文人推崇,大家尊稱其為“江郎”。後來,江淹當上了官,文章寫得少了,世人以為他才華已盡,於是有了“江郎才盡”這個成語。

江郎才盡是假的,武夷巖茶就是證人,妙筆生花才是本事

事實上是江淹走上仕途後文採依然出眾。江淹曾兩次到武夷山當官,出任吳興縣令(浦城),在閩北留下大量足跡,至今在浦城、政和等地都有被命名為“筆架山”的山峰,這都是當地人為紀念江淹而起的。江淹在擔任吳興縣令時曾遊武夷,並在他的《江文通集》序言這樣記到武夷山:“地處東南嶠外,閩越之舊境也。爰有碧水丹山,珍木靈芽,皆淹平生所至愛,不覺行路之遠也。山中無事,與道書為偶。乃悠然獨往,或日夕忘歸。放浪之際,頗著文章自娛。”

江郎才盡是假的,武夷巖茶就是證人,妙筆生花才是本事

文中的“靈芽”指的就是武夷巖茶,這應該是關於“武夷茶”最早的記載。值得一提的是,用“碧水丹山”來形容武夷山,江淹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人。據說,江淹離開武夷山後,曾夢見五彩的生花妙筆,寫文章文思如泉湧,於是就有了“夢筆生花”之說。

能寫出“碧水丹山,珍木靈芽”來形容巖茶怎麼會是江郎才盡的體現,當然也可以以為巖茶的魅力讓江淹靈感迸發,人傑地靈的地方畢竟都是養人的。

江郎才盡是假的,武夷巖茶就是證人,妙筆生花才是本事

今天不講別的,只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有關武夷巖茶的名人故事,還有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

今日分享就到這裡,如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騷擾

感謝閱讀,巖巖有茶、非巖不茶,我是溪巖,帶你瞭解武夷巖茶

瞭解更多巖茶知識請持續關注,如有相關問題可【私信交流】,更多驚喜恭候大家

歡迎茶友們點贊、轉發、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