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鉛鋅市場分化加劇

疫情下鉛鋅市場分化加劇

外匯天眼APP訊 :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影響下,鉛鋅價格波動明顯加劇,相關企業面臨較大的市場風險與經營壓力。記者瞭解到,在近日的“產業培訓基地”線上金屬周活動中,上期所邀請英國商品研究所(CRU)高級分析師於秋萍就疫情對全球鉛鋅市場的影響進行了詳細分析,幫助企業更全面地瞭解疫情對市場的實際影響。

鋅礦供應大幅下滑,冶煉廠減產風險增加

“從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在疫情暴發之前,由於國外部分鋅礦新建、擴建項目投產,鋅礦的增量遠遠大於鋅冶煉產能的擴張幅度。我們當時認為全球鋅精礦市場供應處於過剩狀態,並且未來幾年過剩情況還會不斷加劇。”於秋萍說道。

她此前預計,全球鋅礦增量在80萬噸左右,主要集中於國外;鋅冶煉方面預計有60萬噸的增量,其中有一半在中國,並且受到國內政策提振,鋅消費表現整體偏強。整體來看,從中國市場到全球市場,鋅錠會出現供應過剩並進入累庫階段,鋅礦過剩也將維持3—5年。這意味著鋅加工費會維持在相對高位,她認為對於鋅冶煉行業而言這是一個黃金期。

但在疫情發生後,整個鋅產業鏈上下游的情況都出現了一些變化。從鋅礦來看,一方面疫情蔓延導致部分礦山出現暫停生產或減產。從國內來看,1月下旬疫情暴發後,春節期間停產的部分礦山由於節後復產延後,產量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2—3月一些在產礦山也出現產量下降。就直接影響而言,預計疫情對國內鋅礦山造成的直接產量損失約11萬噸。從國外來看,目前除了美國和澳大利亞暫時沒有明確的居家隔離要求,其他主要鋅礦產地包括南美地區、南非及印度都有明確隔離要求,主產國都宣佈了全國範圍的封城,需要關停不必要的生產。截至目前,預計疫情直接導致的國外鋅礦產量損失在22萬噸左右。另一方面,由於新冠疫情不斷蔓延,市場信心出現崩塌,在鋅價暴跌影響下,不少鋅礦山出現開工不積極、產量下降的情況。於秋萍預計,鋅價下跌導致國內鋅礦產量下降4萬噸左右,影響國外鋅礦產量約15萬噸。總體來看,她預計2020年全球鋅礦產量損失約52.7萬噸,其中疫情直接導致全球鋅礦產量下降約33萬噸,價格大跌導致產量下降約20萬噸。

此外,從國內鋅精礦進口情況來看,海關數據顯示,1—2月我國鋅精礦進口保持較高增長。但是於秋萍認為,該數據主要反映去年年末的訂單情況。由於此前國外礦山產量提高,市場預計今年鋅礦供應會出現過剩,銷售壓力會比較大,國外礦山及貿易商普遍與國內冶煉廠簽訂長單以綁定銷量。目前來看,她認為,疫情對進口鋅礦供應的影響還未體現出來,由於疫情打破了此前的供需預期,市場還需要再平衡。

“相較於在礦端的影響,目前疫情對鋅冶煉方面的影響較小,但是不可忽視冶煉端的消息存在相對滯後或不確定的情況。”於秋萍表示,考慮到鋅礦供應出現收縮,國內鋅冶煉廠減產風險是逐漸增加的。“從加工費變化可以看到,2月份國內加工費維持在6000元/噸以上,進口加工費在300美元/噸左右的高點。但是僅過了一個月的時間,鋅加工費發生了巨大變化,國內主流加工費回落到5500元/噸水平,進口加工費甚至出現200美元/噸以下的報價。”她認為,主要原因在於春節前國內冶煉廠過於樂觀,認為今年鋅礦供應會非常充裕,備庫基本在一個月左右。目前很多冶煉廠庫存都非常低,國內礦山供貨不及時疊加疫情影響國外礦山供貨,國內冶煉廠在二季度及三季度前期被迫減產的概率非常大。總體來看,她預計今年在疫情影響下,國內鋅減產在20萬噸左右。

全球鋅消費降幅明顯,國內社會庫存轉移

“疫情導致全球鋅消費出現明顯下降,儘管中國鋅消費處於恢復期,但是出口市場惡化,拖累鋅消費增長。”具體來看,她表示,疫情全球蔓延將影響我國鋅出口,儘管國內鋅直接出口量不高,但是下游應用十分廣泛。

“我們估計含鋅產品的出口量佔中國鋅消費的20%—24%,這樣的話,那麼相關出口市場今年如果出現10%的同比下降,可能影響到整體鋅消費的2%—2.5%。”她表示,出口市場對我國鋅消費市場影響非常大。疫情導致國外建築行業基本停滯,汽車產業明顯蕭條,將造成國外鋅消費的明顯下降。

庫存方面,她預計LME鋅庫存將繼續維持在低位,倉單庫存約5萬噸。儘管有中國或印度的鋅錠交到新加坡倉庫,但是LME常規庫存還是在下降。

國內方面,受疫情影響今年鋅錠累庫持續時間較長。隨著企業復工、冶煉廠惜售以及下游補庫加速,國內鋅錠社會庫存開始下降,但目前主要還是體現在庫存轉移。“一方面由於鋅價過快下滑,上游冶煉廠惜售,疊加下游企業復工補庫,鋅錠庫存大幅度下降。而真正通過鋅錠消費增長來拉動庫存下降,則要到3月底或者是4月初才會逐步體現。另一方面鋅錠進口量從去年到今年出現明顯下降,不過如果國內鋅冶煉廠出現20萬噸的實際減產,進口窗口有可能會再次短暫打開。”她說道。

鉛基本面相對偏強,疫情加劇供應過剩

“與鋅市場相比,鉛基本面相對偏強一些。”於秋萍表示,目前鉛價整體跌幅仍小於其他基本金屬,主要原因在於疫情對鉛供應及需求兩端均有影響,並且疫情會加劇全球鉛市場供應過剩的程度,她預計2020年上半年全球鉛市場將過剩7.7萬噸。

具體來看,國內市場供應端方面,主要是廢電池回收行業在疫情管控下開工受限,國內再生鉛企業開工率遲遲未得到恢復。但是從整體上看,國內鉛礦供應相對充裕,雖然近期鉛價出現下跌,但目前冶煉廠的鉛礦庫存相對較高,加工費呈現緩慢下行。她表示,一季度國內鉛產量及消費量均明顯下降,二季度產量預計將小幅增長,但受到出口影響,消費量預計同比下降1.2%。

同時,疫情在國外持續蔓延造成了更大的影響。歐洲、北美大量汽車企業關停,一方面極大地影響到鉛消費,另一方面則是影響到廢電瓶供應。與此同時,國外大量鉛礦山停產或減產,不少再生鉛冶煉企業陸續減產、停產或檢修。在鉛價下跌的過程中,一些仍在運行的礦山及冶煉廠也面臨不確定性。總體上看,她預計二季度國外精煉鉛產量下降2.4%。消費方面,國外鉛消費第一季度小幅下降,第二季度降幅預計擴大。

“疫情影響發酵至今,鉛價已經回到了2016年年初的水平。”於秋萍表示,在鉛價走低的過程中,礦企首當其衝遭受較大的損失,對於冶煉廠而言,在庫存較高的情況下也會存在一定的損失。不過,在她看來,這種低價對目前整個產業而言可能並不是壞事。“一方面,由於前兩年鉛酸電池大量被鋰電池所替代,如果國內鉛價跌到13000元/噸水平,其成本優勢會得到體現;另一方面,對於冶煉企業而言,目前鉛加工費還處於相對較好的水平,如果原料價格也能夠降下來的話,企業資金成本會降低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