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近兩萬塊去菲律賓學英語值嗎?遊學兩週年回顧


花近兩萬塊去菲律賓學英語值嗎?遊學兩週年回顧

2017 年 4 月我突然決定要辭了杭州的工作去遊學,眾人都嚇壞了。最緊張的是我領導穎姐,還有佳佳,HR-夏大大、肖肖姐。幾個人語重心長,輪番上陣詢問我到底遇到了什麼事兒,更針對要去菲律賓遊學行動給表示不支持(當時中菲關係挺緊張的)。我那會也挺迷的,也挺犟(現在也是),一心橫著想蹦出去瞧瞧。

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有幾個原因:

1:厭倦了一種白開水般的生活

2:遊學是很久就定下來的小目標,該去完成了

3:試圖逃離或者逃避現實(挺懦弱的)

幾番溝通下來,穎姐提出了兩個要求:1)不要辭職去,就當給你一個月的假,回來後你再決定是否要辭職。2)菲律賓不安全,咱換一個地方。比如:歐洲、加拿大都行……

我很早就查過各國遊學費用,性價比最高的就是菲律賓了,且在我能接受的範圍內。穎姐知道我選菲律賓的原因後又做了件讓我感動不已的事兒。

花近兩萬塊去菲律賓學英語值嗎?遊學兩週年回顧

這個截圖我存了兩年,對穎姐的感激之情一直銘記在心。

最後我還是一個人踏上了飛向菲律賓的航班,同事們吩咐我多發朋友圈報平安,期間一個可愛的同事小蘭突然聽新聞說菲律賓地震了,連忙聯繫我怎麼樣了,心裡好暖好暖。

當時在19樓(杭州本地論壇)的旅遊板塊我努力記錄了那一個月的遊學生活,現在偶爾打開再看看覺得還是很慶幸自己有一場因「冒失」、「不著調」的行動所造就的一段故事。

在學校期間結識了不少夥伴,臺灣的Mero、Sherry、Sam、Emily、Ava、Austin,日本的yui。在我們遊學結束,各自迴歸各自的生活後也有見面與聯絡。

2018 年 1 月我去了臺北,Mero、Ava、Sherry帶我來了個臺北深度遊,吃了正宗又美味的貪臺灣好吃,去了超美的象鼻岩石,不厭亭、九份老街、淡水老街,聽他們講述著他們的童年回憶故事。

4 月我又去東京見到了yui,一起吃了非常地道的日本烤肉,回憶著在學校的八卦。

5 月Austin一家來杭州我帶著他們遊玩了一天。

我想如果沒有那一次衝動,就沒有後面無數的故事了 。

Mero前兩天給我爆料:她剛路過新光三越看到了林俊杰,立馬拍了照發我,還告知了明年要結婚的好消息,當然要突破一切障礙去現場賀喜了。

花近兩萬塊去菲律賓學英語值嗎?遊學兩週年回顧

Sherry跟我一批入學,一起上課,一起吃喝;Sam是個boss現在在英國,有次我們一起吃中飯他說我的思維很特別,很欣賞。他去過內地很多地方,最喜歡重慶;Ava是個護士,她一直希望自己能去做國際護士幫助窮苦國家的人。Austin是個帥帥的小哥哥,爺爺祖籍是四川,第一次帶他玩杭州時他一路驚呼好美啊,不想走了,拿著手機拍個不停,興奮不已!在上海工作了大半年後他還是回臺灣了,來深圳出差會給我郵寄我最愛的鳳梨酥,約好帶我去看臺中最美的夕陽;Yui是大三建築設計學生,Gap year在菲律賓半年後又去了溫哥華半年,上次在東京一起吃飯時她也表達了自己對畢業後的擔心,覺得日本工作壓力蠻大的。

花近兩萬塊去菲律賓學英語值嗎?遊學兩週年回顧

我們這群人都沒有成績顯赫,過著普通的生活,都有對未來的茫失,但是又敢於面對不太如意的現實,彼此取暖,互相扶持。

除了朋友的收穫,學習上也有收穫了。我的英語水平不算差但是口語真的是「屎」一樣,來之前也擔憂過菲國人民的口音會不會帶偏了我,事實證明沒啥關係!我倒是敢用英語去參加辯論賽了,辯論題目:你是否同意安樂死。日本同學,韓國同學,越南同學,俄羅斯同學大家都有各自的口音,但是不影響我們的交流。大家分享各自國度裡不同的文化,彼此瞭解熟悉。我的演講老師Xenon很是喜歡我,她說她喜歡聰明的學生,後來回國後我們還時常在QQ上聊天。

花近兩萬塊去菲律賓學英語值嗎?遊學兩週年回顧

那所語言學校地理位置不錯,在兩個海濱酒店中間,其前身也是一個度假酒店,我的宿舍推開窗就是一片薄荷色的海灣,在餐廳吃飯時經常對著大海發呆。來這個學校的內地人極少,臺灣、日本人居多,而且有不少高齡日本學生,他們的學習勁頭不亞於有考學需求的年輕人。

花近兩萬塊去菲律賓學英語值嗎?遊學兩週年回顧

一個月的時間,如果是旅遊那是蠻長的了,但若是學習一種語言或者瞭解一種文化那是遠遠不夠的。除了日常走馬觀花式的欣賞美景,或者跳島,對於菲國的認知更多的是來源於與本土老師的交談,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後所發現的細節。在我的課程表裡有一節是發音訓練,主要是通過高頻重複一句話,鍛鍊一種脫口而出的英語語言思維,但是每次我都高度緊張說不出口。一週後我同老師商量換一種教學方式,就中菲文化的差異做交流解惑了我不少好奇心,我們會聊教育、社會、職場、房產、經紀……

花近兩萬塊去菲律賓學英語值嗎?遊學兩週年回顧

那一個月,我過得有史以來得輕鬆,睡眠極好,很少做夢。我的日常只有兩件事情:上課、跟朋友出去玩。這才體會到原來當學生是一件幸福美妙的事,但是學生時代的我肯定不會這麼想,因為這種的幸福感是與繁重的社會生活對比才有的。

人一般不會後悔做過了什麼事,但是會後悔沒有做什麼事。這次遊學前後花了不到兩萬塊,應該是迄今為止我最大的一筆一次性支出,給人生買了一段值得記錄的故事。

這輩子,你願意當創造故事的人?還是看故事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