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明不滅,反清復明之事將愈演愈烈,康熙急切收復臺灣有多種原因

1667年,一位12歲的少年踱步在書房內久久不能停歇,他的腦中一遍又一遍重複著祖母的告誡“切勿與鰲拜發生正面衝突”,此時此刻,玄燁心中滿是委屈和急躁。順治皇帝為幼子設立輔臣制度,雖初衷是為了幫助小皇帝治理國政,在玄燁登基初期也卓有成效,可隨著這位小皇帝對權力意識的增強、隨著鰲拜愈來愈目中無人,該制度就漸漸成為了掣肘皇權的框架和束縛。

《清史稿·卷六·本紀六·聖祖一》:戊申,詔逮輔臣鰲拜交廷鞫。上久悉鰲拜專橫亂政,特慮其多力難制,乃選侍衛、拜唐阿年少有力者為撲擊之戲。是日,鰲拜入見,即令侍衛等掊而縶之。於是有善撲營之制,以近臣領之。庚申,王大臣議鰲拜獄上,列陳大罪三十,請族誅。詔曰:“鰲拜愚悖無知,誠合夷族。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戰功,貸其死,籍沒拘禁。”其弟穆裡瑪、塞本得,從子訥莫,其黨大學士班布爾善,尚書阿思哈、噶褚哈、濟世,侍郎泰璧圖,學士吳格塞皆誅死。餘坐譴黜。其弟巴哈宿衛淳謹,卓布泰有軍功,免從坐。嗣敬謹親王蘭布降鎮國公。褫遏必隆太師、一等公。

1680年,康熙帝也從當初的12歲娃娃,成長為了25歲的青年,從1667年到1680年他經歷了太多太多,除鰲拜、削三藩,集中帝權,積極發展國家,使得清朝疆域得到完善和鞏固,讓祖宗努爾哈赤的英靈得到了告慰。但在當下,還有一件事情正等著他去完成,這件事便是盤踞在臺灣的鄭家勢力。


鄭明不滅,反清復明之事將愈演愈烈,康熙急切收復臺灣有多種原因


鄭氏繼承人被殺是清朝收復臺灣的前提

馮錫範自父輩時,就在國姓爺鄭成功的手下做事,一直是鄭家最為忠實的將領,在鄭經當政時期,馮錫範也被鄭經命為自己的隨身侍衛、伴其左右,後來鄭經病重,其子鄭克臧成為臺灣當局的建國。可“有人的地方就有鬥爭”,因鄭克臧在處理事情上過於果斷和不留情面,故而導致其受到部分鄭氏集團、以及以馮錫範為主的政治勢力團體排斥。這股勢力因鄭經尚在,故而只能躲避在黑暗中窺伺,久久未動只為等到最後契機。終於,在鄭經去世後,以馮錫範為首的這股勢力終於嗅到了機會的味道,他們發動了著名的“東寧”之變,將監國鄭克臧絞死,並把傀儡代表鄭克塽扶上大位。故而在此刻,在臺灣地區,鄭家只剩下了名頭、沒有實權,導致雖有鄭家子弟鄭克塽坐鎮臺灣,但臺灣實際上的綜合權力,已在馮錫範的把持之下。


鄭明不滅,反清復明之事將愈演愈烈,康熙急切收復臺灣有多種原因


《清史稿·列傳11·鄭成功·鄭錦·鄭克塽》載:“及錦卒,遂共縊殺克臧,奉錦次子克塽嗣為延平王。”

二十多歲的康熙帝在得知此等情況後,心中可謂大喜過望。臺灣問題在康熙親政後,一直屬於多種重要問題中的某一重要問題,可是在打擊鰲拜、消除三藩後,收復臺灣便成了其眼前較為重要的問題,而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之一的括弧和延伸。集團之所以被叫做集團,那是因為它是一群人為發揮巨大價值而聚攏在一起的組織。正所謂“單筷易折,而多筷不易折”。康熙帝在少年時所穩固的帝權,實際上也是一種狹義問題下的廣義操作,為的就是能夠將國家這臺大機器、大集團的凝聚力給充分聚集、從而提高整個帝國的實力和能力。而鄭家王朝內部陣營卻沒有如此覺悟,他們隨著鄭成功、鄭經的離世,早已將“復興明朝”的大義丟棄在了臺灣和大陸的海水之內,逐漸在心中的某個角落形成了狹窄的、阻擋該集團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孫中山先生曾說“革命尚未成功,還需繼續努力”,為的就是不斷鞭策一個組織莫要忘了大方向、大目標,可反觀當時鄭家集團內部馮錫範、董太妃的目光短淺之做法,其實是在間接上將鄭成功最初建立的基業連根拔起。


鄭明不滅,反清復明之事將愈演愈烈,康熙急切收復臺灣有多種原因


但,鄭家集團內部的分裂,卻在冥冥中將清朝大一統的步伐加快了,故而鄭氏繼承人被殺是清朝收復臺灣的前提。

康熙迫切收復臺灣,除大一統外還有其他原因

鄭明勢力和清朝帝國的共存,屬於該時期較為尷尬的狀態,康熙皇帝在穩定了國內後,便準備將這個尷尬點抹除。其實,雖從理論上來說,臺灣是阻止清朝大一統的現存問題,但對當初清國傷害最大的,便是鄭明勢力所代表的政治象徵————“明朝”。雖然明朝覆滅的罪魁禍首為李自成,清朝宣稱自己為明朝的繼承國,但在當時,漢人對於明朝政權的依戀,遠遠大於接受清朝統治,這並不是什麼反常的現象,而是一種固有的規律。為了消除這一問題,在清朝初期,清朝統治者們強迫漢人削剃髮辮,以此想讓他們在客觀上接受改朝換代的現實,可民眾精神上對於前朝的眷戀,則一直是清朝統治者們頭痛的事情,故而在康熙時期,文字獄的盛行,便是朝廷為在書面上扼殺百姓對明朝的懷念。


鄭明不滅,反清復明之事將愈演愈烈,康熙急切收復臺灣有多種原因


臺灣鄭明勢力的存在,其實不僅阻礙了清帝國大一統的步伐,也使得清帝國管轄之下國土的漢人,對明朝政權依然存有希望。

這個問題我們在看電視劇《鹿鼎記》中就能看明白。在該電視劇中,清帝國統治下大陸內部的一切反清復明勢力,包括著名的“天地會”,都與鄭明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藝術源於生活”的小說尚且如此,那就更不要提在當時的清帝國內,有多少反清復明勢力的存在、他們與鄭明勢力又有何等關係了。

所以,對於康熙,以及當時的滿清王朝來說,統一臺灣不僅僅是為了大一統,完成“千古一帝”的舉措,還有利於扼殺清帝國內部所統人員對於“明朝”的希望,從而降低清國內部的“恐怖事件”發生,防止因“明風”而導致民變、政變和軍變等不必要情況。


鄭明不滅,反清復明之事將愈演愈烈,康熙急切收復臺灣有多種原因


“臺灣棄取,所關甚大。棄而不守,尤為不可”(《康熙起居注》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

收復臺灣,樹立了清朝的正統性

我們在上一節中曾經講過,鄭明所代表的的勢力是明朝;而清朝得以取得江山,實際在一定程度上是鑽了李自成的空子,其正統性本就岌岌可危,再加上出現了一個代表明朝的勢力與其對著幹,就更加使得清朝的合法性有待研究。所以,為了解決掉這個問題,康熙帝才在後來執意收復臺灣,由此來消除明朝最後的殘渣,讓清朝的合法正統性得以證明。


鄭明不滅,反清復明之事將愈演愈烈,康熙急切收復臺灣有多種原因


可能很多朋友都會問,為什麼對於當時的清國來說,正統性如此重要?那是因為,一個國家若是沒有“正統性”作為扶持,會導致在其統治的過程中出現很多“亂象”。例如被民間的某個起義勢力利用,再利用什麼“朱三太子”的名號,或是像東漢末年的劉備那樣,藉著所謂的皇室宗親,在當時的亂世添一把火、撈一把利。之所以在曹魏稱霸後,劉備和孫權還敢步步緊逼,就是因為實力最強的曹魏缺乏一個“正統性”,也正是這個所謂的“正統性”使得本是漢朝臣子的吳國、所謂宗室皇親的蜀國得以與其對壘和叫囂。


鄭明不滅,反清復明之事將愈演愈烈,康熙急切收復臺灣有多種原因


“緣岸築短牆,置腰銃,環二十餘里為壁壘”(《清史稿卷二百六十·施琅傳》)

故而,清帝國若是沒有“正統性”為依託,民間將會在不同時間段內跳出一個又一個勢力,今天鄭明、明天張明、後天徐明等,這將攪得清朝政府動盪不堪,永無安寧之日。故而康熙統一臺灣,也是一勞永逸,有利於清帝國穩定的舉措。


鄭明不滅,反清復明之事將愈演愈烈,康熙急切收復臺灣有多種原因


吞吐百川歸領袖,往來萬國奉梯航

1683年,清帝國在康熙的一聲令,三百艘戰船、兩萬精銳水師與臺灣鄭明勢力爆發了為數7天的激戰,終是將鄭明勢力盤踞了多年的臺灣收回,完成了帝國的統一,臺灣問題終是在康熙二十二年解決。

我是史廖未籍,一個喜歡歷史的大哥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