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直播丨如何引導孩子情緒,父母的做法或許會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經典的蒙式理論研究表明:

當幼兒處於某個敏感期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內在的無法抑制的動力,稱之為“敏感力”,這種動力驅使他們對感興趣的事物產生嘗試的狂熱,直到滿足需求或者敏感力減弱,力量才會消退。

0-6歲是孩子的敏感期,2歲多的孩子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

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開始有自己的喜惡,他們常常說著“這是我的”“那是我的”的言語,甚至一部分出現什麼東西都不肯和別人分享的現象。

這時候父母的做法或許會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公益直播丨如何引導孩子情緒,父母的做法或許會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01

當暴力代替理解

孩子的內心將變得封閉與自卑

在我們的身邊經常能聽到“我家那孩子經常無理取鬧,到超市就要買這買那,不給買就坐在地上耍賴”“我孩子這一兩年,情緒化特別嚴重”等類似抱怨的話,因此,很多家長選擇以暴力的方式去制止孩子惹人心煩的行為。

美國兒童教育學家海姆 吉諾特曾說過“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時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飾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覺。

孩子遭受懲罰時,他會暗下決心以後要小心,而不是誠實和負責。”

“打罵孩子時,雖然孩子表面誠惶誠恐,內心深處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根本沒有反省,更不會去思考該如何修正自己的錯誤行為,甚至在長大以後出現更叛逆的行為。”

02

當情緒引導變為溺愛

孩子將變成你不可知的模樣

愛和規則並存,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利也並不意味著毫無原則地妥協,溺愛常常成為孩子反抗的保護傘。

法國教育家盧梭說:“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孩子的情緒需要抒發,但如何引導情緒?是為人父母應該學習的一個課題。

公益直播丨如何引導孩子情緒,父母的做法或許會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多變的情緒標誌寶寶步入成長的另一階段

那麼,當前,家長居家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該如何調整情緒呢?

4月1號康語特邀發展心理學碩士黃林娟主任將赴康語校區為家長們直播《如何調整家長情緒》的主題公益講座,從新的視角來幫助家長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情緒!

家長們如果針對孩子的負面情緒試過了很多方法還是毫無頭緒,那麼,讓我們約起來吧!

♦本講座為公益性質,不收取任何費用哦!

大咖講座,

讓孩子受益終身!

公益直播講座資訊

直播講座主題:《從心智能力入手,發展兒童社交技能》

直播講座內容:

·評析孩子的情緒問題?

·調節孩子的負面情緒

·區分孩子的情緒與情感

·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情緒


直播有禮:

直播現場,不僅可以和黃林娟主任面對面交流,還可抽取免費康語1對1線上課程名額!更有機會獲得康語原創教具等等,各種好禮送不停!

★ 講師介紹 ★

公益直播丨如何引導孩子情緒,父母的做法或許會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