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疫情期間累計為10438戶企業讓利3.53億元

魯網4月16日訊(記者 黃鈺淇)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疫情發生後,山東銀保監局按照銀保監會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單獨發文8件,與其它部門聯合發文16件,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大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維護金融安全穩定,取得了積極成效。截止4月9日,山東累計為21.03萬戶(次)企業辦理資金續接業務,涉及貸款1962.08億元。此外,山東省銀保監局還引導銀行機構降息減費讓利,通過直接降低利率、減免罰息、免收服務費用等方式,累計為10438戶企業讓利3.53億元。

山東銀保監局二級巡視員唐加水指出,山東銀行業保險業在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方面採取的措施主要有三個方面,即全力幫扶受困企業、多層次推進銀企對接、切實發揮保險保障作用。

第一,全力幫扶受困企業。落實好資金接續、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向社會公開發布金融優惠政策操作指引,鼓勵銀行機構通過延期、展期、借新還舊、無還本續貸、變更授信品種、調整還款方式等,緩解企業資金壓力。截止4月9日,累計為21.03萬戶(次)企業辦理資金續接業務,涉及貸款1962.08億元。引導銀行機構降息減費讓利,通過直接降低利率、減免罰息、免收服務費用等方式,累計為10438戶企業讓利3.53億元。對暫時受困的大型企業,不允許盲目抽貸、斷貸、壓貸,支持債委會在市場化、法制化的前提下,採取延期、展期、續借等措施穩定企業資金。

第二,多層次推進銀企對接。銀行機構主動了解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的影響,有針對性地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務。對國家和省市確定的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省工信廳雙向聯繫服務企業,積極對接資金需求,提供快速、優惠的信貸服務。主動對接政府部門推送的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住宿、批發零售企業的貸款展期和新增融資需求。大力推進“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工作,目前已對近32萬戶小微企業開展了問卷調查。

第三,切實發揮保險保障作用。多家保險機構將新冠肺炎納入意外險、健康險責任範圍,取消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定點醫院、等待期、免賠額等“五個限制”。為30.8萬件保單放寬交費期限,平均延長30天,緩解客戶資金壓力。為小微企業開發涵蓋新冠肺炎責任的專屬保險產品,推動開發支持復工復產綜合保險,彌補因疫情導致停工產生的企業損失。積極向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防控人員贈送意外險等保險產品,提供保障。

唐加水錶示,下一步,山東銀保監局將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金融支持,助力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具體從三方面入手。

一是全力推動金融支持政策落地見效。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紮實推進“百行進萬企”活動,優化銀稅互動融資平臺,積極參與金融輔導員活動,開展線上線下、多種形式的銀企對接活動,為企業提供金融扶持政策講解、知識宣傳、產品信息等服務,幫助銀行及時掌握企業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金融方案,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全力推進各項金融支持政策落地見效。

二是加大對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制造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的信貸支持,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增量、擴面、提質、降本”目標,對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以下(含)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確保實現較年初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增速、有貸款餘額的戶數不低於年初水平的“兩增”目標;增加獲得貸款的企業戶數,提高“首貸戶”佔比,實現小微企業信貸“擴面”;提高信用貸款和續貸業務佔比,提升服務便利度和滿意度,推動小微企業信貸“提質”;在去年基礎上,推動綜合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0.5個百分點,實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降本”。落實銀保監會“加強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金融服務”政策,強化產業鏈核心企業金融服務,通過信貸融資、票據貼現、應收賬款融資等方式,減少產業鏈賬款拖欠和資金佔用,減輕上下游企業現金流壓力。圍繞穩外貿、穩外資,指導銀行機構擴大進出口企業的信貸支持,發揮出口信用保險的作用,適度放寬承保和理賠條件。圍繞穩就業,督促銀行機構積極對接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

三是加強風險防範。在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履行社會責任、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始終要求金融機構要堅持市場化、法制化原則,加強風險管理,對貸款企業經營出現實質性變化的,要及時採取措施,穩妥處置化解企業債務風險,全力防控信用風險,確保資產質量不出現“大起大落”。同時,銀行機構要把好政策關,嚴防個別人員搭便車、鑽空子,把特殊時期的優惠政策當成逃廢債的“工具”,也希望社會各方面聯合起來,共同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讓金融政策真正惠及所需,構建良好的銀企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