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疫情期间累计为10438户企业让利3.53亿元

鲁网4月16日讯(记者 黄钰淇)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疫情发生后,山东银保监局按照银保监会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单独发文8件,与其它部门联合发文16件,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大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取得了积极成效。截止4月9日,山东累计为21.03万户(次)企业办理资金续接业务,涉及贷款1962.08亿元。此外,山东省银保监局还引导银行机构降息减费让利,通过直接降低利率、减免罚息、免收服务费用等方式,累计为10438户企业让利3.53亿元。

山东银保监局二级巡视员唐加水指出,山东银行业保险业在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全力帮扶受困企业、多层次推进银企对接、切实发挥保险保障作用。

第一,全力帮扶受困企业。落实好资金接续、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向社会公开发布金融优惠政策操作指引,鼓励银行机构通过延期、展期、借新还旧、无还本续贷、变更授信品种、调整还款方式等,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截止4月9日,累计为21.03万户(次)企业办理资金续接业务,涉及贷款1962.08亿元。引导银行机构降息减费让利,通过直接降低利率、减免罚息、免收服务费用等方式,累计为10438户企业让利3.53亿元。对暂时受困的大型企业,不允许盲目抽贷、断贷、压贷,支持债委会在市场化、法制化的前提下,采取延期、展期、续借等措施稳定企业资金。

第二,多层次推进银企对接。银行机构主动了解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对国家和省市确定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省工信厅双向联系服务企业,积极对接资金需求,提供快速、优惠的信贷服务。主动对接政府部门推送的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住宿、批发零售企业的贷款展期和新增融资需求。大力推进“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工作,目前已对近32万户小微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

第三,切实发挥保险保障作用。多家保险机构将新冠肺炎纳入意外险、健康险责任范围,取消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定点医院、等待期、免赔额等“五个限制”。为30.8万件保单放宽交费期限,平均延长30天,缓解客户资金压力。为小微企业开发涵盖新冠肺炎责任的专属保险产品,推动开发支持复工复产综合保险,弥补因疫情导致停工产生的企业损失。积极向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防控人员赠送意外险等保险产品,提供保障。

唐加水表示,下一步,山东银保监局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支持,助力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具体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全力推动金融支持政策落地见效。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百行进万企”活动,优化银税互动融资平台,积极参与金融辅导员活动,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为企业提供金融扶持政策讲解、知识宣传、产品信息等服务,帮助银行及时掌握企业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金融方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全力推进各项金融支持政策落地见效。

二是加大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制造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的信贷支持,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提质、降本”目标,对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确保实现较年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的“两增”目标;增加获得贷款的企业户数,提高“首贷户”占比,实现小微企业信贷“扩面”;提高信用贷款和续贷业务占比,提升服务便利度和满意度,推动小微企业信贷“提质”;在去年基础上,推动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0.5个百分点,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降本”。落实银保监会“加强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金融服务”政策,强化产业链核心企业金融服务,通过信贷融资、票据贴现、应收账款融资等方式,减少产业链账款拖欠和资金占用,减轻上下游企业现金流压力。围绕稳外贸、稳外资,指导银行机构扩大进出口企业的信贷支持,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适度放宽承保和理赔条件。围绕稳就业,督促银行机构积极对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三是加强风险防范。在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求金融机构要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加强风险管理,对贷款企业经营出现实质性变化的,要及时采取措施,稳妥处置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全力防控信用风险,确保资产质量不出现“大起大落”。同时,银行机构要把好政策关,严防个别人员搭便车、钻空子,把特殊时期的优惠政策当成逃废债的“工具”,也希望社会各方面联合起来,共同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让金融政策真正惠及所需,构建良好的银企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