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古精品推薦——郎世寧款人物畫

規格:長:103cm 寬: 61cm 重:525kg

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1688.7.19-1766.7.16),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裡奧內,生於意大利米蘭,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為天主教耶穌會的修道士來中國傳教,隨即入宮進入如意館,為清代宮廷十大畫家之一,歷經康、雍、觀古精品推薦——郎世寧人物畫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50多年,並參加了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極大地影響了康熙之後的清代宮廷繪畫和審美趣味。 主要作品有《十駿犬圖》《百駿圖》《乾隆大閱圖》《瑞谷圖》《花鳥圖》《百子圖》等。

郎世寧中西繪畫技法,既講究西方繪畫中的立體效果,注意透視和明暗,重視寫實和結構準確的合理性。所作大多以西畫法入絹紙,略參中法,以寫實為工,專注形似。

觀古精品推薦——郎世寧款人物畫

郎世寧剛到皇宮的時候,見的第一位皇帝是康熙皇帝,這個大家都知道,當時郎世寧用自己在旅途中僅學會的幾句中文中的一句,也是他能在皇宮裡留下來的最重要的一句,這句話就是“吾皇萬歲萬萬歲”當時康熙被他這句蹩腳的中文給逗樂了,雖然郎世寧的中文說的不好,但也足以讓康熙看到了這個外國小夥子對自己這個大清皇帝的尊重,在加上郎世寧的長相也很和善,自然合了康熙的眼緣,所以才會把他留在宮中。

至於繪畫方面,要知道剛開始郎世寧連毛病都不會拿,只會畫油畫,而康熙又恰巧不喜歡西方繪畫,對於郎世寧給自己畫的畫也不滿意,於是便建議他先去把國畫學習好,以後再替自己畫,這足以說明康熙對於郎世寧的包容。雖然等郎世寧學好的時候康熙已經去世了,但不得不說是康熙為他奠定了長久留在皇宮裡的基礎,要不然就雍正那暴脾氣,郎世寧可能不掉腦袋也得脫層皮。

乾隆,可能是清朝歷史上話題最多的皇帝了,但不管如何,說起這位風流倜儻的帝王,大家都是愛他的,而乾隆對人的包容性也很強,更何況這時候郎世寧已經在他爺爺和老爹的培養下,早已不是剛入皇宮時的那個菜鳥了,所以乾隆自然會對他讚賞有加,讓他不停的畫自己,畫後宮佳麗,畫他的兵,還建議他把中西畫法融合到一起。有這麼一位對藝術幾乎到了痴迷地步的帝王在身邊,想不進步恐怕也很難,同樣看到這麼努力的郎世寧,乾隆自然會好好的保護他。

雖然雍正性格暴戾,但不得不承認,郎世寧能有後來的成就,要多虧了這位有點酷的帝王,而且雍正有一點也和他的父親不同,那就是他能夠接納西方繪畫,而且很喜歡西方繪畫的寫實,於是讓郎世寧幫他畫了很多畫,其中還包括讓郎世寧畫動物,才此期間還給了郎世寧很多意見,讓郎世寧的繪畫技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雖然這位算是郎世寧半個導師的冷酷皇帝也沒能配他走到最後,但他迎來了一位更位喜歡他的皇帝。這個人自然就是乾隆了。

最後郎世寧終於歷經三代帝王,交出了一張完美的成績單,只是遺憾的是,才剛成名成家的郎世寧就去世了,乾隆賜予厚葬,來安置這位在中國皇宮裡待了大半輩子的異鄉人。相比很多與皇家有關的人,郎世寧的結局無疑完美的,但這跟他個人的性格和對藝術執著的追求密不可分,才讓三位偉大的男人對他禮遇有加。

郎世寧在中國度過了51年時光,直至1766年去世。由於大半生都在中國生活,郎世寧的作品內容也都是中國的人和事。聶崇正認為,雖然郎世寧的繪畫看上去中西合璧,實際主要畫法還是西方的,只是根據中國人的審美習慣在光線上做了調整。比如中國人不喜歡“陰陽臉”,郎世寧便讓人臉接受正面光,同時加重人物的鼻翼、鼻下、脖子下,這樣五官就顯得立體清晰。

從郎世寧一生的業績來看,他的主要貢獻在於大膽探索西畫中用的新路,熔中西畫法為一爐,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畫法、新格體,堪稱郎世寧新體畫。郎世寧來到中國後仔細研習了中國畫的繪畫技巧,他畫的中國畫具有堅實的寫實功力,流暢地道的墨線,一絲不苟的層層暈染,外加無法效仿的顏色運用,中西合璧,煥然一新。以其獨創的新畫體博得了皇帝的賞識和信任。從現存的郎世寧親筆畫跡來看,它既有歐洲油畫如實反映現實的藝術概括,又有中國傳統繪畫之筆墨趣味,確有較高的藝術感染力。

雖然郎世寧的繪畫並不能代表那時歐洲繪畫的最高水平,但是他擅於採納中國繪畫技巧而又保持西方藝術的基本特點,融中國工筆繪法和西洋畫三維要領為一體,從而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創作了新的畫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