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游戏

十几年前,我们都还是孩子,每天最开心的事便是一起上学,一起玩耍,砸沙包、打“面包”、逮子儿、踢沙包、抡火炉……

砸沙包是最激动人心的游戏之一。看!西边操场已被砸沙包的占领了。只见他们围成一圈,几轮“手心手背”后,分成两国,其实就是两组。两国各出一人石头剪刀布,赢的那一方站在场地中央被砸,输的那方站在两头的线外砸。燕燕率领他们一国站在场地中央,跑得快反应灵敏的站在中间,其他的站在两边。娟娟一国分成两组,南北两头各四个,其中两个反应快、瞄得准、力气大的负责砸,其他人主要负责传递沙包。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游戏

这样的玩具,你有过吗

一声“开始!“,南边的小磊子朝着燕燕开火了,燕燕迅速蹲下,沙包从头顶上飞了过去,北边的老二向上一跃,巧妙接住沙包后迅速扔出去,见沙包朝小悦悦飞来,她轻轻一跳,沙包从脚下“溜”走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游戏

砸沙包时,你身手竟如此敏捷

刚看到沙包从腰间飞过,转眼又擦过耳际,接着又越过头顶,人也迅速变换着姿势和位置,砸的同学也随之改变策略,有时假装要砸,其实只是迅速传递沙包,有时明明看着是准备砸脚的,可出手时却砸向了肩膀。如果被砸到,那个人就“死了”,也就是淘汰,但如果被砸的那一方像守门员那样刚好接到了沙包,便可以救起一个死掉的人,如果不救人,那就得一分。只见沙包在场上飞来飞去,场地内的同学来回跑得满头大汗,场外的观众也是神情紧张。

逮子儿是女生专属。“子儿”一般是瓦片、石头砸成的大拇指大小的颗粒,吃杏子的季节就变成杏核,有的还是甜杏仁,自然更受欢迎。娇娇有副木头的,因为她对她的木匠父亲说“爸,我们数学课要用到小的正方形模型,您能帮我做些吗?”他爸开心的说:“么麻达(没问题),为了我娃的学习,我做什么都行。”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游戏

今天,我们一起逮子儿吧


子儿有各种玩法,五子儿、七子儿、十子儿,逮的时候先撒开,轻轻的捡起一颗和别的挨得近的,或者逮的时候容易碰撞的,扔起来,迅速抓一颗后再接住落下来的。第一局,是一个一个逮,第二局二二,第三局三一……最后全抓起来,叫满把攥。还有十颗以上的,一次能逮几颗就逮几颗,除了留一颗继续逮,其他的都算赢的,因此这种越玩越少。逮子儿决定先后的方法是把所有子儿扔起来后用手背接,谁接的多就谁先。还记得三娃子第一次玩的时候,扔起来的太多太高,结果一个都没接住,手背还被砸疼了。

打“面包”是男生的最爱。这种面包不是吃的,而是男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之一。面包是用纸叠成的,正方形,或者梯形的。作业本纸叠的太软了,书纸叠的还行,纸壳做的又硬又结实者最佳。大家都把面包放在地上,第一个人用自己的面包甩地上任意一个,如果那个被甩翻了,胜利者便可将其收入囊中,而主人则需再放一个让游戏继续,翻不了就轮到下一个。

其实玩过的人都知道,如果面包厚,就直接往面包上打,将其弹翻;如果面包薄,那就要找好角度,用打下去的那股风掀翻。为了赢得更多的面包,大家想过很多办法,在面包里塞块薄铁皮,或者穿袖子宽大的衣服,打的时候有意把上衣扣子解开,甚至有人故意把袖口拆了。为了打面包,很多男孩子的作业本、课本都被撕光了,就连兄弟姐妹的也难以幸免。每个男生的书包里都有各种各样的面包,大的小的、薄的厚的、破破烂烂的、精美别致的,应有尽有。

有时候,我们还踢沙包,可以用脚面、脚尖、脚踝里外侧,宁宁姐姐可以右脚一下左脚一下,连续踢五十多下。也经常跳皮筋,内容丰富多彩,比如《还珠格格》、《雄霸天下》、《猫和老鼠》等。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游戏

今天跳《还珠格格》,好吗


冬天,还能抡火炉,火炉其实就是给旧洋瓷碗上栓两根铁丝,用棍子挑起来,里面放一些炭火,如果火不旺了,就提起来抡几圈。很多男生都可以一圈圈抡,且火不会掉下来。但也有失手的时候,听说有一次臭蛋抡的时候炭火就倒出来了,棉袄烧了好几个洞。不想玩,就靠在西边教室的墙上晒太阳,晒着暖暖的太阳,看着精彩的游戏,也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游戏

我们的手提小火炉,可爱吧

砸沙包、逮子儿、打面包……

大家正玩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极不情愿低地停止游戏,回教室的路上还不忘约着下节课继续玩,娟娟对娜娜说:下节课我们联合把他们国砸下场;刚子拍着二蛋的肩膀挑衅道:我一定要把输的面包赢回来,二蛋回了一句“谁怕谁!”;大丫拉着欢欢的手说:“下节课我们接着逮子儿,我还跟你一国”……

十几年后,我们都已长大成人,遇到过很多人,去过很多的地方,但每年最大的愿望还是回家,想再走走村里的小路,看看那渐渐老去的亲人,找找儿时的记忆,那一起玩过的游戏,还有那一起玩游戏的可爱的人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