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3月婴儿被妈妈强制训练睡眠活活闷死...这届家长该怎么当?

昨天北京的阳光灿烂,不过一直刮大风,本来疫情期间形成的不出门的习惯,因为大风,更加有理由窝在家里啦。只是,总有些喜欢出门到处寻找新鲜刺激的人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惊喜。比如北京青年报,就给我带来了一幅壮美的北京天空的五彩云朵。4月20日,北京机场高速上空出现一朵“特殊”的云朵,好似一只五彩的凤凰,与一旁的太阳相互辉映, 让人惊呼“有凤来仪”


愤怒!3月婴儿被妈妈强制训练睡眠活活闷死...这届家长该怎么当?

(图片转载自北京青年报)


当然,这些天空中的祥瑞,古往今来都会出现。现在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不会大惊小怪,但在古代,天象往往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与政治人物的兴衰、政权更迭等的征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观测天象都是一种征服行为,不允许私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通常我们把这些天象与政权之间的关联的看法,称作是迷信。估计现在没有多少人相信天降祥瑞与政治有什么关联。


但迷信仍然会在很多人心目中存在!昨天同样有一偏报道,让我们出离愤怒!一个3个月大的婴儿被妈妈强制训练睡眠,而被活活闷死!


愤怒!3月婴儿被妈妈强制训练睡眠活活闷死...这届家长该怎么当?

上面是搜狐网的报道(详细的报道,请点击文末的“圆度原文”)!这的确是让人震惊的一个惨剧。因为整个事件过于悲惨,不忍心放出惨剧的图片或者视频,需要了解惨剧详情的,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这个惨剧的发生,源于该妈妈加入了一个睡眠训练群,当宝宝刚刚入睡,突然翻身,趴在床上,导致呼吸困难,因而大哭,哭得比较凄惨的时候,妈妈是比较着急的,但这时,她不是急着去看宝宝究竟怎样了,而是急着把宝宝的状况录下来,在训练群里请教别人。群里的妈妈们告诉她,不是大哭不干预,让她不要害怕,说她们一起陪她。最后,导致宝宝窒息多时,口鼻出血、嘴唇变紫、呼吸停止.....真的很心痛,为那个逝去的宝宝,哪怕妈妈出于本能,走过去帮她翻过身,她的人生就不该这么短暂。


那么,这个训练群里的妈妈们,都是冷血吗?


不是,她们是一群热爱孩子,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妈妈们!导致这个惨剧的,不是她们的冷血,而是她们的愚昧和迷信!这些训练群里的妈妈们(当然还是商业机构的推广人员),坚信的是哭声免疫法、睡眠训练法……,号称“科学育儿方法”,却导致了这个妈妈愚昧的行为,从而让3个月的宝宝殒命于睡觉的姿势。


所谓的哭声免疫法、睡眠训练法,是什么“科学”的方法?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声免疫法、完整睡眠训练法,这是被某些机构包装成灵丹妙药的育儿大法。按照宣传的效果,这些方法可以训练出一个极少哭闹、让妈妈省力的乖婴儿。


国内网上疯传的哭声免疫训练法、延迟满足训练法,婴儿独立完整睡眠训练法,其核心思想皆来源于心理学历史上的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者的理想国就是一个彻底程序化了、光秃秃的,没有情感的世界——人不是神圣的精神存在,而是机器,环境怎么塑造和训练,就输出什么样的结果。行为主义的核心就是认为父母对孩子要抛弃所有的情感因素,要像训练宠物一样机械、模式化的用技巧来养育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不需要任何情感。


这些所谓科学的、机械的方法,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红火了一阵子,而且是大火了一段时间。但是,随着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趣,行为主义日趋没落,到了九十年代,行为主义基本上已经被主流心理学界所抛弃!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毒害了无数孩子的方法、早被证明是相当不靠谱的做法,到现在居然改头换面,还在国内以“科学育儿”旗号流行着,继续祸害着新出生的宝宝。


那么,这届家长应该怎么当?给孩子“安全感”!


家长,尤其是那些生头跆的妈妈们,当然需要学习,需要学会育儿的方法。只是需要有一定的鉴别科学育儿的基础知识!其实,具体的育儿方法,各种各样,因为孩子的基本身体素质不同,妈妈自身的特质不同,可能真的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育儿方法,但是,作为妈妈,育儿的最基本原理是共同的。尤其是一岁以内的婴儿,育儿的基本目的最重要的是,形成安全依恋,给孩子以安全感。


这里要给大家介绍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研究,也是对行为主义理论产生重大质疑的、改变了整个亲子关系研究的著名实验。1958年,威斯康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哈里·哈洛(HarryF. Harlow,1905-1981)当选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在该学会的年度大会上,他发表了一篇著名的主席致辞,题目叫做:《母爱的本质》。这篇致辞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曾轰动一时;不仅在心理学界,而且在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都成为一个印象深刻的重大事件。为什么哈洛的报告能引起如此震撼的反应?主要是他通过“独特”甚至近乎“严酷”的实验,证明了“母爱的本质”——母亲和孩子之间的肢体接触——对婴儿的意义、对母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虽然哈洛研究的是在孤独环境中成长经历的猴子,但是他将其实验意义引申到了人类的母亲和婴儿关系上。因此,哈洛的实验对我们了解人类的母爱也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愤怒!3月婴儿被妈妈强制训练睡眠活活闷死...这届家长该怎么当?


愤怒!3月婴儿被妈妈强制训练睡眠活活闷死...这届家长该怎么当?


哈洛的实验表明:母爱除了要给孩子奶水这样的生命支持和物质的帮助之外,更重要的是提供孩子接触感和依恋感这样的心理支持。也就是说,母爱的本质,绝对不是简单的满足孩子的饥饿和干渴的需求,它还应该包括对孩子的爱抚、接触和心理的关怀。这些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根本保障。(有关哈洛的实验详情,请点击这里)


所以,母亲养大一个孩子,主要的贡献是她们的关怀、支持、拥抱、接触、安全、依恋以及身体力行的教育和影响。


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形成安全依恋?


在哈洛等人的实验基础上,英国学者John Bowlby提出了依恋理论的框架,后来与Mary Ainsworth等人又对依恋理论进行了不断地完善,从而形成了一整套改变了人们对亲子关系看法的理论基础。他们认为,依恋对象最重要的功能是可以提供一个让孩子探索外部世界的安全基地(secure base),而且亲子依恋还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Ainsworth最早提出了一种可以判断孩子的依恋类型的实验室观察程序,称为“陌生情景法(strange situation procedure)”。这是一个半结构化的实验室观察程序,总共有八个场景。实验过程是由母亲带婴儿进入实验场所(陌生环境),实验者作为陌生人出现在实验场所里,但不干涉母子的活动,片刻后母亲独自离开,由婴儿单独与实验者相处,由实验者观察婴儿的表现,再片刻后母亲返回。实验者记录这个过程中婴儿从始至终的行为和情绪表现情况。这个测验给婴儿提供了三种潜在的难以适应的情景:陌生环境(实验场所)、与亲人分离和与陌生人相处,通过测验来研究婴儿在这几种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的探索行为、分离焦虑反应和依恋行为等。

愤怒!3月婴儿被妈妈强制训练睡眠活活闷死...这届家长该怎么当?

这八个场景中,在实验室内的人物,以及各自的任务如下表:


愤怒!3月婴儿被妈妈强制训练睡眠活活闷死...这届家长该怎么当?


在这个实验观察中,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有什么表现呢?他们主要的表现是:


  • 在与妈妈分离时可能会/不会哭泣。
  • 当妈妈回来的时候能够主动打招呼,或者会立即跟在妈妈身边。
  • 当妈妈把他抱起来的时候,能够很快地平静下来,很快地被安抚,
  • 并且有依偎在母亲怀中的行为。
  • 能够很快地恢复到分离前的探索性活动水平(玩玩具)。
  • .........


那么,这个安全型依恋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Ainsworth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是母亲的

反应敏感性( Sensitive responsiveness ),一是母亲的情感可利用性(Availability)。


反应敏感性主要是指母亲能够及时注意到孩子发出的信号,能够正确地解释这些信息,并且能够及时采取合适的反应,以满足孩子的需求。


当然,我们说母亲得反应敏感性差,不是指母亲对孩子有敌意或者令人不快的行为。而是指不能觉察孩子的状态或目标,不能提供支持性的反应,从而不能帮助孩子达到他想要的目标。


大家应该能够明白了吧?那个惨剧中的母亲,缺乏的恰恰是这种反应敏感性!


也许大家更感兴趣的是,哪些因素决定了孩子是安全型依恋?Ainsworth曾经做了相当长时间的追踪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她们发现那些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他们的母亲在观察中,敏感的反应性都很高,具体表现为:


  • 孩子哭泣的时候,会及时过来,判断孩子需要什么,并帮助孩子得到它
  • 孩子饿的时候,及时喂食
  • 当孩子需要咀嚼或者吞咽的时候,在喂下一勺食物之前会耐心等候
  • 当孩子需要抱的时候,及时抱起孩子
  • 当孩子想进行探索活动(如玩玩具)的时候,不会去干涉
  • 当母亲或者家庭进行社会交往,需要将孩子移动到不同地方的时候,会小心地指导孩子进行移动
  • 当孩子疲劳的时候,会及时将他安顿好,让他入睡
  • 当孩子学会爬行后,母亲要给与适当的限制,而不是粗暴的喝斥,以便让孩子在安全地带爬行,
  • 同时也鼓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进行联系,以便发展起运动技能,和探索外部的世界。


这样,基本可以看出来,作为家长,最重要的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同时,鼓励孩子去探索外部世界(比如玩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而不是训练孩子不要哭.....


再次回到昨天的那朵祥云上来,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祥和、每一个孩子杜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愤怒!3月婴儿被妈妈强制训练睡眠活活闷死...这届家长该怎么当?

4月22日阳光下的北京大学王克祯楼(盗用同事拍摄的作品)


愤怒!3月婴儿被妈妈强制训练睡眠活活闷死...这届家长该怎么当?


专栏

爱的心理学

作者:李同归

19.9币

13人已购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