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一代打工仔打工妹和农民工,你在他乡经受过什么样的苦呢?

李乾欧凯


老板都是看到人的工作效率,我是因为工作效率差,干活慢,老板,领导看不上,人家总是辞退我,说我试用不合格,我最近十年打工,也没有挣到钱,经常都是口袋里没有钱,更别想谈恋爱娶老婆的事。这样的生活苦逼得很。


我是荣枫


我是1998年去广东深圳打工的,那时候内地打工潮特别热,我在退伍之后加入了这个大队伍。出发之前就听说广东遍地是黄金,所以充满了期待。到大目的地发现,90年代的深圳已经是高楼遍地,对此我有了要大干一场的冲动。接下来我的亲戚把我介绍进了一个电子厂,每天三点一线的工作,除了你上班就是吃饭睡觉,深圳的夏天热得可怕,宿舍里住了12个人,臭气熏天。那时候深圳限制外地人进入,当地要查暂住证,没有证下班也不敢出门,否则被抓了就必须花钱去取人,当时还没有挣到钱,所以也不敢乱跑,出门都是提心吊胆的。

现在回想以前的经历感觉幸福的,还是家里好,不是说家是温馨的港湾吗?我觉得一点也不假。

好了,我的回答完毕!以上都是我的亲身经历,谢谢!








农村良哥在城市


我第一次走出家门是初中毕业,1991年15岁,年龄小的缘故,工厂不收,只能给人家当保姆 ,带的是一对双胞胎女宝。刚到雇主家时,宝宝才三个月,漂亮可爱极了!宝宝的爷爷奶奶是福建人,是这座城市一所大学老师,儿媳妇是本地人。我到他们家后,主要负责带孩子,晚上要带一个宝宝睡觉。15岁的女孩搁到现在应该还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吃喝拉撒还得父母伺候,而那时候的我,就要带一个三个月的孩子,日夜不分,管着孩子的吃喝拉撒,现在想来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一天最多只能睡五六个小时,还是跟宝宝妈妈轮流睡。

那家的婆婆是个大学老师,本来退休了就是不愿意带孩子,但孩子的每件事她都要管,跟儿媳妇矛盾重重。还有一件让人觉得奇葩的事,两个宝宝一个长得像爸爸一个长得像妈妈,那个奶奶就只疼爱像爸爸的那个宝宝。我记得大宝叫黄豆豆,长得跟爸爸一模一样,小宝叫黄果果,长得跟妈妈一模一样,奶奶就是喜欢黄豆豆,很少抱黄果果,为这事,婆媳俩撕破脸皮大干一架,我吓得只好将俩宝放在推车里跑出去喊人来拉架。现在我都搞不明白,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为什么会那样?

我在那家待了一年,他们婆媳关系一直很恶劣,后来那个婆婆竟然说我伙同她儿媳妇欺负她,我一气之下走了,去了一个大型小商品批发市场给那些商户送货。16岁的我骑着脚踏三轮车,迎着晨露披着晚霞穿梭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中。晚上睡在雇主家的仓库里,那个小木床是雇主自己用木头做的,很简易,冬天如果冷就在被子上堆满货物,那样还特别暖和 ,只是夏天简直就是受罪,我干了两年,后来雇主对我要求越来越多,连重货物都要我搬,把我当男工使,我又走了。离开批发市场后,先后在打火机厂、无线电厂、酒厂、酒楼打过工。

打了五六年工,除了养活了自己,没给家里挣下多少钱,但现在一想那些经历,觉得很值,因为吃过那些苦,对生活的要求就不会太高,生活中的一些困难总能扛过去,对现在的日子很知足。这就是我为什么特别喜欢《平凡的世界》里面的孙少平的原因,非常赞同作家路遥说的那句话:惟有劳动才能治愈精神上的一切痛苦和懒惰。那些经历和吃过的苦是人生中的精神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