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大豆漲價了,對中國哪些行業有影響?

頭味人生


進口大豆漲價是遲早的事,前幾年我就提醒過這事,不要以為國外的大豆便宜了,而放棄收購包括種植國內大豆,終有一天等自己的大豆種植戶沒了,國際大豆會對中國大漲價啦,現在驗證了我當時的觀點策略,當務之急,我們必須行動起來,用最快最佳政策,大力支持鼓勵農民種糧種豆,把國家所有有限耕地利用起來,不出三年,我們必定會實現自給自足的能力。


北斗星我是雙魚座


弄明白我國進口大豆的用途就有答案了。

我國大豆進口現狀

儘管國內大豆產量每年都呈遞增趨勢,但是目前我國87%的大豆依然來源於進口,每年大豆進口量維持在9000萬噸左右,也就是說全球大概 1/3的大豆都流入了中國市場,目前巴西、美國、阿根廷是我國主要的大豆進口國。

因中美貿易摩擦,根據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來看,2018年我國從美國進口大豆同比下降接近50%,而擴大了從巴西的進口量,同比上漲30%,巴西已經成為我國最主要的大豆進口國,大概佔我國大豆進口量的2/3。

而隨著全球疫情的爆發,很多國家像俄羅斯、越南、塞爾維亞等國都採取了糧食限制出口或者提價出口的措施,所以最近大豆進口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進口大豆主要用途是哪些?進口大豆都哪些行業有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從國外市場進口的大豆大部分都是轉基因大豆。

我國自產的大豆基本用於家庭食用油壓榨和食用,而絕大多數的國外轉基因大豆被用作飼料、飯店食用油。

簡單的說就是大部分的國外大豆被用作壓榨食用,這部分油品走向了飯店、路邊攤等。因為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食用油必須註明原材料是否為“轉基因”,而基於轉基因大豆本身價格低的優勢,轉基因食用油也受到更多的大小飯店和路邊攤、食堂的青睞。

另一方面,大豆壓榨之後的豆粕是養殖業的重要飼料,被普遍用於家禽養殖、生豬養殖等。

瞭解了進口大豆的用途和所應用的行業我們不難發現,進口大豆漲價會直接導致餐飲行業食用油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也直接影響到養殖業成本提高,特別是雞蛋、肉食雞、豬肉等。

結語

近兩年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加之本年度突發衛生事件在全球肆虐後各國限制了大豆等糧食的出口,價格也隨之上漲。

兩個方面的原因導致進口大豆價格上漲,目前我國也意識到國際局勢的變動和突發事件的出現將會影響我國糧食進口,所以近年來我國也不斷鼓勵大豆種植,不斷加大大豆種植補貼,爭取早日擺脫這種“受制於人”的局面。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原材料上的價格波動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著整條產業鏈,甚至對同行業的產業鏈也會產生非常大影響。

進口大豆漲價,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大豆行業的下游,比如說豆油、工業、飼料行業、養殖業,一環扣一環得傳遞下去,最後還是得由作為消費者的老百姓來買單。

除了大豆直屬行業,像菜籽油、棕櫚油等食用油,包括菜籽油、棕櫚油等食用油的整條產業鏈也會受到連鎖反應的影響。最終傳遞到消費者身上,這些影響都由消費者來進行消化吸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