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遇首场“医药滑铁卢”,先声药业二次上市破发,每手亏三千

从2013年美股私有化退市后,10月27日,先声药业在港交所二次上市。

不过,该公司上市首日即大幅破发,开盘价11港元,远低于此前定的13.7港元发行价。早间开盘后,其低开19.71%,股价一度跌至10.12港元。截至当天收盘,先声药业每股报收10.46港元,跌幅达23.65%,总市值272.6亿港元(约236.5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先声药业成为中国第一家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生物和化学制药公司,后在2013年实现私有化。作为一家从事药品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公司,先声药业主要专注于肿瘤疾病(包括细胞治疗领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按2019年的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这三个治疗领域约占全中国医药市场的24.7%。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财务资料,先声药业总收入由2017年的人民币38.68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50.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1%。

先声制药的二次上市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其中就有医药投资圣手——高瓴资本。根据基石投资协议,高瓴资本的认购额为5000万美元,上市后,高瓴资本将持股1.09%。

然而谁也没想到先声药业上市首日便破发,开盘跌幅近20%。高瓴资本持有的股票市值浮亏近7750万港元,算下来平均一手(1000股)亏近2800港元。有医药行业投资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表示,首日破发或因先声药业产品线不具备太大优势。

但这对高瓴资本追逐医疗健康风口的脚步可能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作为全球顶尖的投资机构之一,高瓴大约在2012年进入医药医疗、大健康领域,并在多条赛道投入重金。公开资料显示,高瓴资本在创新药领域,投资额超过200亿元,先后投资了百济、恒瑞、君实、信达四大药企;在医疗器械方面,其着重布局了爱康医疗、启明医疗和微创医疗。

据中国基金报此前报道,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曾表示,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一定要秉持长期主义理念。很多生物医药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不赚钱甚至没收入的,但从长期来看,这个领域一定会诞生世界级的伟大公司。(文| AI财经社 张瑞新)


高瓴遇首场“医药滑铁卢”,先声药业二次上市破发,每手亏三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