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道德经》这句如何实践呢?

曹修兵


首先说一下断句的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比较倾向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在探讨之前,先来说两句颠倒话。

比如有人请客吃饭,有的朋友懒得应酬,回了一句“我没时间”。其实还可以颠倒过来说,“我有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你比他高”可以换成“他比你矮”。这一有一无,一高一矮,换个立场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

这第一段是《道德经》的总纲,等于立了一个宗旨,主要是为了破除对于名相的执着。道可道,非常道,换句话说是,道不可道,以常道为道。名可名,非常名,换句话说就是,名不可名,以常名为名。这个“常”在这里并不是指恒常的意思,就是指普通的,平常的,平凡的。道是很平凡的,处处有道,头头是道。

道本无名,道体常寂,故天下之常道归于道体,天下之常名俱是道名。就如瞎子摸象,有言之如柱,有言之如墙,有言之如绳。岂不知柱者,墙者,绳者俱是象体。差别源于妄见,而非象体有异。

下面说常无与常有的问题,有无皆是妄见,说是万物之始也好,万物之母也罢,不论你站在哪个角度,都要向对面看一看,说无的要从无中看出妙有来,说有的,要从有中看出万物的根源来。这个徼的意思是边际,万物哪有什么边际啊,所谓边际,是指万事万物的根源。归根到底是要我们把二者统一起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个什么东西先不管,它就是一个大象,太大了,我们看不到全体,但是我们能摸到象腿,能摸到象的身子,这些也是象的一部分啊。这时候我们把能听到的,能看到的,能感受到的,烦恼也好,妄想也好,统归于道,没有第二的东西,时时处处,道常现前,清净圆满,中不容他,尝一滴水而知大海之味。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徼。”至于常无就是后面的事儿了,咱们只有从常有入手,能观其妙那就了不得了。常有之后常无,常无之后就有也不立无也不著。既不是有也不是无,那是什么?老子说了“玄之又玄”。没有结论,就应化无穷,但立一法,这个道就死了,没用了。


夕魄腾辉


这里划出了一道宏线,生死线,无有去无间,无中生有。无者道始也。有者重生德也。间者中也。中者正当時也。也可以说是度也。过之不及都是虚无,发生一切事物都在正当時,守一生也。无欲未到也,观其妙可预测,有欲过也,观其徼回忆之意。同出而异名只在瞬间。不妄想未来,不思念过去,重点守住零位的无,长生之道。

尾骨朝前会阴处翘,骨子精髓放松到位,无我无它自然无追求入道也。再不明白无缘也。↗




马振廷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一章。这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天地开始的时候我们把它叫“无”。万物的母亲,把它叫做“有”。所以常处于“无”,从无的角度来观察它的妙处。常处于“有”,从有的角度来观察它的边界。

《道德经》的第一章可以说是整个《道德经》的门户。这句话我们要实践于生活。首先要对这个“无”字。进行深度的认知和理解。

老子在这里面着重强调的是大家看不见的那个无形东西的作用。我们要把这句话用于生活,只需要从老子在这里讲的“无”字入手。“大象无形,却力量无尽”。

打个比喻,自然界的大象风。风是无形的。但是它的力量却非常强大。所以,通常用“作风”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用“家风”来形容一个家族的教育;用“国风”来形容一个国家的文化。再来看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人所需要的氧气、营养和精神。这些都是我们看不见的。但是有形的植物在给我们释无形放氧气;有形食物在给我们提供无形营养;无形精神在支撑我们有形的肉体。这个就是无形和有形的对应。从这里我们就不难看出。真正的有形的物质世界都是被强大的无形世界牵动着的。

但事实上现在人们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却将这个思维活反了,都把焦点放在了有形的物质上面,却忽略了无形的作用。所以老子在开篇第一章。就说到“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无欲以观其妙”。这句话就是说我们如果能经常观察自己的精神世界、思想世界以及理想信念,这就是最大的力量。“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就是边界时刻要提醒自己,不可有过度的对有形物质的欲望膨胀和追求。要时刻观察并提醒自己不可有过度的欲望。

接老子的智慧,我也说句话送给读者:财富其实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满足我们正常生活需求的财富是天使。满足我们贪念、欲望膨胀的财富是魔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