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臨金子寨

險峻威武獅形地,

屏障守護東南鄉。

英雄諜血蕩正氣,

激揚奮進後來人。

呵呵,今天是初九,是個好日子。陽光不錯,適合出去透透氣,舒展舒展精骨。

母親熬不過我的執拗,總算尊重了我的意願,父親當嚮導,去登金子寨。

也是,我能平安歸來,對父母來說,就是最大的幸事了,打心底裡,他們不會為難我的,現在,將來,這點,我是肚明的。

車子停在了半山腰,上面的路需要步行。

這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還是並村前由我們松灣千把號人的小村出勞力修建的。

那時,父親在外面工地做活,母親代理生產隊長參加施工,一干就是一個多月,鍬挖肩挑,直到農活開始了,才成就一個毛坯子。

總結會上,鎮上領導道出原委,之所以把任務交給了我們這個只是相鄰卻關聯不大的村,是對我們村的信任,事實證明也是一個大局意識集體意識比較強、凝聚力戰鬥力非常棒的一個村。為此,補助三千塊,以資鼓勵。

原以為山上荒蕪的很,臨走的時候,特地從隔壁堂兄家借了把工具鏟,一來想是看見蘭草之類的挖上幾棵回來,二來若是遇到野豬野狼之類的也好防身。

我還是小時候登山掃墓來過一回,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一群野豬把我們嚇得抱作一團瑟瑟發抖。

父親來這裡也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時上山打柴遇到野生是很常見的,所以也認同我們攜帶的裝備。

儘管二嫂把工具鏟交給我們的時候不是很樂意,她怕我們亂跑一旦感染上空氣中的新冠病毒,後果不堪設想。也是,謠傳說我們途經的太平街路邊己經強制帶走隔離了一個從武漢歸來的發熱病人。

金子寨,是一個行政村,是以一座貌似傲視蒼穹的獅子山而命名,故又名金獅寨。

山頂呈西南至東北走向,長一百五十米左右,寬約五到三十米,四周是湮埋了的石砌戰壕,正圍著不少和我們一樣膽大妄為的人群在憑弔。

兩端為峰,東北端最高,是獅首,建有四角灰色亭榭,前方有廢棄的兩座炮臺,其中殘存的一門土炮己經鏽跡斑斑;西南端稍低,為獅尾,矗立著一座漢白玉色的巨大牌樓,兩面分別書寫“東南形勝”、“浩然正氣”八個紅色行草大字,後方有石門槽,為古山寨之門,據說方臘起義和太平天國張獻忠的部下曾在此據守過。

兩端中間為獅身,是一處小天池,旁邊埋葬著兩位先烈的衣冠冢,是解放戰爭時期張家店戰役外圍阻擊戰的遺蹟。

先烈們的遺體己於三十年前安放在山下不遠處的烈士墓,那裡矗立著一塊高大的墓碑,周邊緊鄰著中學和青石板老街,是原南官亭小鄉標誌性建築,陽光下熠熠生輝。

父親說,當初移墓的時候,親眼看見來自山東的二十二歲連長的身邊陪葬著生前使用過的一把手槍和一隻懷錶,而天津十八歲才入伍的小護士什麼也沒有留下。

站在亭榭裡,極目四眺,群巒疊障,阡陌縱橫,炊煙裊裊,雄鷹在天空中展翅飛翔。父親說,今天的天氣還不算好,他們年輕的時候最喜歡站在這裡南視舒城天龍庵,北望百里之外的六安城內南門錐…

環顧山下,一片生機。豐樂河彎延流長,青瓦白牆掩映在蒼翠之間,令人嚮往,心生希望。尤其是在國家扶貧政策的支持下,隨著大華山旅遊景區的開發,作為門戶之地的金子寨也迎來了飛速發展。

看,圍繞著當地自然資源的發掘利用,山之陽的礦泉水廠、山之陰的厥菜生產基地紅紅火火蒸蒸日上…

相信,未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投入的加大,金子寨會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呈現在人們的面前,金子寨精神將為更多的世人所景仰所膜拜所傳承。

衷心祝願:金子寨,永放光芒,澤潤四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